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飲酒不醉是英豪,戀色不迷最為高

飲酒不醉是英豪,戀色不迷最為高

飲酒不醉是英豪,戀色不迷最為高

飲酒不醉是英豪,戀色不迷最為高

有一個這樣的傳說,說宋代才子蘇東坡與大相國寺了元和尚(號佛印)交好,常在一起談禪和詩。一日,蘇東坡訪了元未遇,便在寺內悠閑漫步,在某處牆壁上看到一首了元題寫的詩:「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在裡邊藏;誰能跳出圈外頭,不活百歲壽也長。」

蘇東坡閱後,見是一首勸人遠離酒色、掙脫財氣的詩歌,不乏哲理。不過,品評之餘,蘇東坡覺得此詩出世之味太重,一時技癢,在後面和了一首:「飲酒不醉是英豪,戀色不迷最為高;不義之財不可取,有氣不生氣自消。」蘇東坡從入世的角度,界定了對酒色財氣要把握的度,分寸拿捏得十分精準。

後來,宋神宗攜王安石游寺,看到二詩後,興趣盎然,便讓王安石和一首。王安石自然隨手就來:「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民不奮發,無氣國無生機。」王安石真乃大政治家,能從酒色財氣的小角度,洞開國計民生的大視野,證明他時刻關注著國家命運和民生大計。

宋神宗讀後,龍顏大悅,乘興也揮筆寫下一首曰:「酒助禮樂社稷康,色育生靈重綱常;財足糧豐家國盛,氣凝太極定陰陽。」君臣二人的詩,如出一轍,關心的都是江山社稷這個宏大命題,倒也符合身份。

不過,這個傳說杜撰的嫌疑頗大。一者,史載,蘇東坡與了元和尚來往,是蘇東坡任職杭州的時候,是在杭州金山寺,並非開封大相國寺,了元也多在江浙和江西一帶寺院,遍查資料,未見他到大相國寺的記載;二者,宋神宗攜王安石游寺可能,但在壁上題詩,作為皇帝的他,則不太可能;三者,這三首詩看似工整,也符合各自身份,但「戀色不迷最為高」、「無氣國無生機」、「財足糧豐家國盛」之類,從遣詞到語氣,均頗似近現代人。這些詩,或是後人,甚至今人杜撰的吧。

不過,儘管宋神宗未曾題寫過這麼一首詩,但並不妨礙他成為一位皇帝詩人,而且是一位感情真摯的詩人。

據《宋史·公主列傳》記載,神宗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宋神宗年僅三十歲的妹妹(後來被封為秦國大長公主),重病垂危,宋神宗多次到公主府上探視,親手為妹妹把脈,還端著粥一口一口餵給妹妹吃。

妹妹去世,宋神宗立即前往,還未進門便放聲痛哭。隨後,他輟朝五日,悼念心愛的妹妹。其間,悲痛難以自抑的宋神宗,還特為妹妹作了三首輓詩,其悲切之情,足以感天動地。坊間有「自古君王皆薄倖,最是無情帝王家」一說,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能一概而之。或說:帝王也有多情種,情到深時愛亦真。 (本篇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蕭家老大 的精彩文章:

在《後漢書》中,被編入《酷吏列傳》董宣是個啥樣的人?
八廓街是拉薩最古老的街道,也是各式寶貝和藏族工藝品集中的地方

TAG:蕭家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