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防空導彈天平應該偏向何方?性能鑄就實戰奇蹟,價格成為量產關鍵

防空導彈天平應該偏向何方?性能鑄就實戰奇蹟,價格成為量產關鍵

防空導彈是現代軍隊對抗空中威脅的主要作戰手段。那麼防空導彈該在性能和價格中偏向哪一點呢?

防空導彈的性能一直是各國改進導彈時提升的重點,尤其是其對抗的主要目標飛機和導彈的性能越來越強,如果防空導彈技術跟不上敵方進攻武器的發展速度,那麼在以地制空時就會遇到很嚴重的問題,甚至會造成整個防空體系由點到面的逐步崩潰。

像早期防空導彈慣用的採用的無線電制導方式,簡單易用,價格低廉,所以被各國多型防空導彈所採用,S75,S125,SA6等導彈更是在中東戰爭中締造了薩姆奇蹟,但是這種制導方式也有其致命的缺點。其在對抗大型轟炸機如B52,B58時可以靠地面雷達指引和操作引導摧毀目標,但是在對付靈活輕巧的戰鬥機時就很難發揮作用了。

尤其是其極易被干擾,在敵方電子戰部隊的EA111,EA6等電子戰機看來就是最容易對付的目標。因此即使其價格低廉也不能避免被淘汰的命運。而新一代的雷達半主動或主動制導防空導彈則更為昂貴,但也帶來了更先進的性能。

尤其是其對抗敵方電子干擾和對付敵方多機型編隊方面相當以往的早期導彈有著脫胎換骨般的變化。其由於採用更先進精密的雷達,因此面對一般的干擾可直接無視,就算面對敵方攻擊機戰鬥機組成的龐大編隊也能從容應對。但是像愛國者3和薩德這種高級的防空導彈,就不能用來對付一般的目標,因為其應用了動能殺傷戰鬥部和多級固體發動機,造價十分高昂,就算是對付彈道導彈都有些不划算,更別說一般的飛機和小型導彈了。

因此防空導彈究竟是注重性能還是造價完全看怎麼在兩者間取得微妙的平衡。如果導彈做到了造價低廉但是技術落後,那麼即使數量很多也只能淪為無用的敵方靶子。但是如果造價過高性能先進,就會讓可裝備的數量大大減少,其組成的防空網必然存在很多漏洞缺陷,因此也不可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點防務 的精彩文章:

FC31戰機是怎樣的存在?確實比不上殲20,但是也有許多亮點
最硬的材料用來造穿甲彈?鎢芯的炮彈有多厲害,以前為什麼不用

TAG:奇點防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