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鬧蝗災,百姓到底吃不吃蝗蟲?老檔案的記錄出人意料
1943年,河南地區剛結束大旱,百姓們以為苦的日子過去了,沒想到,接下來發生的事更加驚心動魄:大量蝗蟲破土而出,從東北方飛入豫省,遮天蔽日,蔓延全境。蝗蟲所經之處,寸草不生,導致受災面積達到了2000萬畝。這個時候,百姓們才想來那句老話——大旱之後,必有蝗災。如何治蝗,成了最為急迫的問題,有人說直接吃了算了,那麼到底能不能吃蝗蟲呢?
根據《豫省蝗災實錄》記載,1943年夏天,豫省好幾個縣本來大豐收,老百姓一個個額手相慶,想著在經歷了恐怖的旱災後,總算能好好過一年了。六月間,二麥(大麥小麥)長勢不錯,再過一兩個月就能收穫了,可沒想到,毫無預兆的蝗蟲群從東邊飛了過來。後來人們回過神來:花園口被扒開,造成了黃泛區,蝗蟲就是從豫東黃泛區來的。這個時候咬牙切齒地咒罵罪魁禍首沒用了,只能動手滅蝗自救了。
一開始,各地老鄉把蝗蟲當成了「瘟神」,到處燒香敲鑼,以為這樣就能改變局勢,趕走害蟲,可這種滅蟲土法毫無作用,蝗蟲越來越多,滿地都是,人連落腳的地方沒有。
眼看局勢無法控制,當地官府開始行動了,治蝗命令由縣府發出,經由鄉、鎮、保、甲一層層傳遞,命令內容很簡單:各地自行組織扑打。為了監督政令,縣長要求各地官員將撲滅的蝗蟲裝袋,統一交到縣政府,過磅交差。
由於蝗蟲太多,每個縣基本上都能撲殺幾十萬斤,比較多的禹縣甚至撲滅了一百五十萬斤蝗蟲。因為蝗蟲繁殖能力強,為了徹底殺滅蟲患,縣府一般準備幾口大鍋,將各地送來的蝗蟲倒進鍋內,用熱水燙死,然後埋入深坑。
算起來各縣戰績似乎都不賴,但沒過幾天,老鄉們就不打了。因為你消滅了自己這片的蝗蟲,暫時保護一部分綠植,可蝗蟲們專門往綠植多的地方聚集,也就是說,哪個地區消滅的蝗蟲多,就會迎來更多的蝗蟲。所以百姓們索性不管了。
說是不管了,但蝗蟲吃的都是自己辛苦種下的糧食,誰能不心疼?大夥又湊在一起商量辦法,有人說蝗蟲吃我們的糧食,我們就把它們抓住烤了吃。
經過試驗,這個辦法不行,因為蝗蟲不是動物,身上沒有油脂,一烤就焦,嚼起來又苦又硬,根本沒法下咽。
有人建議把蝗蟲炸了吃。可那是舊社會,百姓一年都吃不上點油花,一村人都湊不齊一鍋油,如何油炸?況且蝗蟲土腥氣重,炸完必須用重椒鹽佐味,還要拿小蔥解膩。別忘了,當地剛鬧完旱災,有口稀飯麥粥喝就不錯了,哪有調味料和小蔥?
這邊還沒想出解決活蝗蟲的問題,那邊死蝗蟲又出狀況了。各縣府埋在地里的蝗蟲,由於暑熱,全部變質腐爛,異味久久不散,縣長們沒辦法,只能叫停了上交蝗蟲的任務。
百姓們急得團團轉,眼睜睜看著蝗蟲吃完了玉米和穀子,但還好,紅苕埋在地里逃過一劫,棉花不好吃,也被蝗蟲放了一馬。後來就靠著這點紅苕和棉花,百姓們勉強度過了冬天。可所有人都沒想到,第二年蝗蟲又來了……
參考資料:《豫省蝗災實錄》
你有沒有吃過油炸蝗蟲,味道如何?歡迎留言、分享。
請隨手關注、點贊、轉發,支持原創!
※七千年前的基因危機:人口銳減,所有男性互相攻擊,只留自己後代
※英國放出部分隱藏二戰宣傳海報,此前從未面世,清晰度可當壁紙
TAG:廁讀大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