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唐盛世有2個強國經驗,北宋潛心學習唐朝,為何卻「跑偏了」?

大唐盛世有2個強國經驗,北宋潛心學習唐朝,為何卻「跑偏了」?

唐朝和北宋前後相鄰,而和唐朝比起來,北宋最不堪的就是國防。唐朝追亡逐北,痛擊突厥,國威橫跨蔥嶺高原,遠揚歐亞大陸,而北宋雖然號稱富貴無雙,但縱有文士風流,上了戰場就要挨打,雖然說也是西夏和遼國的大哥,不過全部是花錢買和平。

並且越花錢麻煩就越多,挨打之後就再加錢,靖康之恥之後都已經沒錢再用來買和平了,難道說北宋就一點沒從唐朝身上吸取歷史經驗,就想過這樣慫在國家裡面過日子嗎?但實際上北宋不光是有進取心,並且也曾經認真學習過唐朝的成功經驗。但學習也不一定是學好了,唐朝的這兩項成功經驗,北宋都曾學習過,不過卻都是跑偏了。

唐朝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之大的軍事成功,第一個重要的經驗就是唐朝擁有著強大的戰略規劃能力。我們常常會嚮往手持大唐陌刀,大殺四方,裝備玄甲精騎,縱橫千里,但相比兇悍的戰力裝備之外,更具智慧的就是唐朝卓越的戰略規划水平。在所有對外戰爭之中,不管是反擊突厥或者是硬剛吐蕃,大唐最強的地方就是戰略層面,往往能夠一手抓住對方的喉嚨,謀而後動,三個世紀里唐朝將戰略經驗用得是爐火純青。

最能夠體會到唐朝戰略經驗的就是大唐早期的死敵突厥,在唐太宗剛剛登基的時候就被突厥直接偷了屁股,就在人家的刀口之下,在渭水邊簽訂了買和平的協議,相比於澶淵之盟來說更加屈辱。唐太宗咬牙切齒,三年磨劍,唐朝的情報終於做到無孔不入,將突厥的一切動向掌握在手裡。

在經過縝密的分析謀劃之後,終於制定了強大的反擊突厥的計劃。貞觀三年,戰爭打響,唐朝六路大軍齊發,李靖率領3000鐵騎奇襲定襄,將突厥一劍穿心,以最小的代價拿下了最輝煌的勝利。而宋朝也學習了,只不過他們學的不大對口,讓不負責軍事方面的文人做策劃,簡直就是在把將士們往虎口裡送。

唐朝第二個成功的經驗就是精明的外交策略,簡單來說就是分化瓦解的能力。唐朝在反擊東突厥之前先做好了反制布局,派出一批又一批的使者,三年的時間裡在草原中穿梭,突厥之下的各部都已經被唐朝策反,戰爭開始的時候突厥也陷入了內亂。和唐朝比起來,宋朝更顯得是一廂情願,在聯合高麗各國時單純的給高麗送禮品,不管人家喜歡不喜歡,而高麗在收到禮物之後就是坐山觀虎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盛世史略 的精彩文章:

「李廣難封」究竟為何難封?3個原因讓李廣「性命難保」
皇帝佳麗三千卻生不齣兒子,娶了個黑奴,生下了優秀的接班人

TAG:盛世史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