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莊子和西遊記:在對的人眼裡,你是珍珠;否則,你還不如一粒米

莊子和西遊記:在對的人眼裡,你是珍珠;否則,你還不如一粒米

文|高寒(讀史專欄作者)

有句頗有意味的老話:在雞的眼裡,一顆珍珠不如一粒米。

一個人他是一顆珍珠還是一顆魚目,有時端看是從誰的眼裡看的。

我們平時也經常聽到對同一個人不同的形容和評價,有的人會嫌棄的說,哎呦,這個小孩太內向太老實了;而另一個人卻會說,不錯,這個孩子很誠實很真摯。

評價不同,是因為觀察切入的角度不同

《西遊記》中,孫悟空有兩個師父,一個是教他通天本領的菩提老祖,一個是解他五行山之困的唐僧。

兩個師父對孫悟空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

菩提老祖在眾多弟子中,對孫悟空青眼有加,因他是天地生成,天然有慧根而喜悅;唐僧則念念不忘,孫悟空是個頑劣不改的潑猴,打心眼裡不太喜歡。

菩提老祖傳道授業,對於能聽出妙音,能對傳授的修鍊之術有深刻共鳴的弟子,自是看重。而書上說悟空聞菩提老祖講到妙處喜的抓耳撓腮。

孫悟空的領悟力、慧根,是他的第一位師父菩提老祖觀察弟子的重要角度。

唐僧則不同。

唐僧最重要的特點是虔誠,謹守規矩。他觀察弟子的角度,也是從自己重視的地方入手。

孫悟空的本領、慧根,在他這裡就沒有太大的認同價值,而孫悟空的離經叛道,在他眼裡卻大大的放大了,幾乎成了他猜忌責罵孫悟空的主要原因。

觀察角度的不同,有時體現了層次的不同

《道德經》有句話頗有意味,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同樣的道,在三種不同層次的人眼裡,所呈現出來的價值是有高低之別的;對待的態度更是從勤謹的思索踐行,到半信半疑的迷惘,再到徹底的大聲嘲笑。

之所以有這樣大的差異,一方面可以說是悟性的不同,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悟性的不同,也是和一個人的人生態度,價值觀息息相關的。

舉個例子說,在很多文學作品中,從挑女婿的標準上,就很能看出一個人的本性。

清高自傲的黃藥師寧願選風流成性的歐陽克當女婿,也不喜歡敦厚的郭靖。

郭靖在他眼裡就是個一無可取的木頭、獃子;而在成吉思汗眼裡,他卻是個頂天立地的漢子。

令狐沖在師傅岳不群眼裡,就是個放浪不羈,不知長進的弟子;到了任我行那裡,任我行與女兒聖姑任盈盈,倒頗能賞識他的英雄氣概。

而最有名的以嫁女兒為目標的小說《傲慢與偏見》中,有個特別滑稽有趣的人物,那就是五個女兒的媽媽,班納特太太。

從這位太太的眼裡看出來,我們不難發現,越是愚蠢的行為越得到她發自內心的讚賞,越是優美的高尚的,越讓她感到反感。

看到蠢材柯林斯先生在舞會上出乖露醜,她倒一本正經的認為,他顯然是個聰明優秀的青年;而她的二女兒聰慧端正,富有魅力,卻是五個女兒中最不討她歡心的一個。

書中開篇兒,就對這位太太的性格做了幽默的總結:她是個智力貧乏、不學無術、喜怒無常的女人。

層次越高的人,越能透過表象欣賞你最本質的價值

有句話是這樣的,「就是最明亮的星球上也會有黑斑。而有一類人的眼睛就只能看見那些小瑕疵,對星球的萬丈光芒卻視而不見!」

關注小瑕疵,而對光芒視而不見,本身也許就反應了一個人的格局,和層次。

而更糟的是,有些時候,連什麼是瑕疵,什麼是光芒都混淆了。

他也許只看見你的不善言辭,卻不懂得欣賞你的溫厚善良;他只道會耍小聰明是了不起的靈巧,從而看不起真誠的質樸無價。

在《莊子》中談到一種叫做鵬的鳥,脊背像泰山,翅膀像天邊的雲,且有萬里之志。卻遭到了小水澤里小雀的譏笑。

小雀飛翔能達到的高度只有幾丈,飛翔的範圍不過是小水澤中所長的蓬蒿的範圍,所以,根本不能認識鵬的價值理解鵬的志向,認為是可笑的。

我們平時認識一個人,其實往往也可以通過他是怎麼評價他人來認識。

有個觀點說,越是層次不高的人,在評價他人的時候越傾向於認同庸俗的標準,而不是根據這個人本身所有的價值來看待。

而越是層次高的人,越有能力認識一個人個性的一面,認識一個人獨特的價值,對於什麼是真正的價值,把握的更精準。

有時,也許價值觀的不同,代表了很多方面的不同,性格的、目標的、格局的。

找到一個對的人,讓你不會生出明珠暗投之感。

.End.

精選好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嗨強哥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武將百猛圖,珍藏!
鴻門宴上項羽不殺劉邦,並非婦人之仁,實為深謀遠慮

TAG:嗨強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