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雜談:經方是如何命名的
弘景曰:陽旦者,昇陽之方,以黃芪為主;陽旦者,扶陰之方,以柴胡為主;
青龍者,宣發之方,以麻黃為主;
白虎者,收重之方,以石膏為主;
朱雀者,清滋之方,雞子黃為主;
玄武者,溫滲之方,以附子為主。
此六方者,乃六合之正精,升降陰陽,交互金木,既濟水火,乃神明之劑也。
張機撰《傷寒論》,避道家之稱,故其方皆非正名,但以某藥名之,以主推為識耳。
據陶氏此文,青龍,白虎等名,是古經方正統的命名,是道家傳統的稱呼,與天文學上二十八星宿中的青龍、白虎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甚至可以說是從無始以來。
陶氏以宣發、收重釋青龍、白虎等,其義穩妥,可謂諸方應用的指南,
遠較其他注家望文生義、捕風捉影、以偏概全的解釋為優。
對於大、小的定義,仲景也與陶氏有別。
從《傷寒論》中大小青龍、大小白虎、大小承氣、大小建中來看,仲景似以作用緩和者為小方,作用劇烈者為大方。
而陶氏則秉承《湯液經法》、《內經》的原義,以四味者為小方(偶爾也有三味、五味者);
以七味者為大方(偶爾也有八味者),這是經方原始的、傳統的命名方式。
太老師張大昌先生,作《湯液經法擬補》,發揮相演已久的「七方十劑」為「十方十二劑」,以應十天干,十二地支之數。
使方劑學說理論上更加完善,格式上更加規範,也是以四味者為小方,以七味者為大方。
既然《傷寒論》的小青龍湯是《湯液經法》的大青龍湯,那麼《傷寒論》中的大青龍湯又應如何理解呢?
《傷寒論》中的大青龍湯,我習醫之初,簡單的理解成麻黃湯加倍麻黃加石膏。
後發現方中還有生薑、大棗,才認識到,生薑、大棗雖是尋常之物,也不可忽視。
這是一首復方,包含了多個方劑,如麻黃湯、麻杏石甘湯、桂枝去芍藥湯、越婢湯。
應從多角度、多層面去理解,不能如盲人摸象,以偏概全。


※原來白酒可以治病,治的是……
※體檢報告顯示健康,幾天後卻被確診癌症晚期!你的體檢報告能不能信?
TAG:小道經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