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修行人過於在意他人的眼光,有可能慢慢變成騙子

修行人過於在意他人的眼光,有可能慢慢變成騙子

主講 | 雪歌仁寶齊

《入行論》第六品第九十七偈頌:

故我受贊時,心若生歡喜,

此喜亦非當,唯是愚童行。

首先我們要了解,此偈頌是以前面的第九十四偈頌到第九十六偈頌這三個偈頌的內容作為理由,然後得出的結論。

這個理由就是第九十四偈頌到第九十六偈頌的內容,大家都想一下:第九十四偈頌講到「暫時」(「聲暫無心故」),「暫時」是「短暫、或者偶爾我們可以從這個角度想」的意思,就是有時候可以想的。

這個理由裡面講到我們該想的內容:聲音或者稱讚的榮譽,實際上它完全是聲音,所以它沒有心,它沒有感受,對我們沒有什麼樣的喜歡,對我們也沒有什麼影響。

比如,我們有時候說「我不會因此而少了一塊肉」啦,或者「讚譽多了會吃飽」啦等等,這些根本就沒有什麼作用,所以稱讚和榮譽實際上沒有什麼意思。

我們可能有另外的想法:「稱讚者的心裡喜歡我們、稱讚我們,他自己高興,所以我就喜歡,就歡喜稱讚。稱讚本身是沒有心,但是稱讚者的心裡有這種喜悅,所以我也會歡喜。」

如果以這個作為我歡喜的理由,那麼這個稱讚者有時候不會稱讚我,而會稱讚我的敵人。那他稱讚我的敵人的時候,我應該也要歡喜啊。

因為如果我們喜歡的理由是稱讚者內心有喜悅,那這個稱讚者稱讚我的敵人的時候,稱讚者的心裡也有喜悅嘛,因此我們也要歡喜。但是我們不會歡喜。就是像這樣,我們要會分析。

有時候這樣分析分析的話,就感覺到對稱讚的榮譽上,我們特別在意、特別喜歡,根本就沒有什麼意義。

第九十七偈頌這裡說「故」,就是把第九十四偈頌到第九十六偈頌的內容當作理由,所以說「故」。然後講「我受贊時」,就是我受到人家讚揚的時候,假如我生起歡喜,「心若生歡喜」,我生起歡喜心的話,這個實際上是不對的。為什麼呢?因為沒有什麼可以歡喜的,因為稱讚的榮譽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對我不會帶來什麼好處。

就如我們剛剛這樣分析的時候,我們覺得「我歡喜,我喜歡,因為什麼什麼理由」這些,一旦觀察,就會發現這些理由全都不對。

如果這樣仔細觀察,確實如第九十六偈頌講的「他樂故我樂」的話,「於眾應如是」:就是所有的眾生受到讚揚的時候,讚揚者不僅讚揚我,在他讚揚別人、讚揚我的敵人的時候,讚揚眾生的時候,我也應該要歡喜,因為讚揚者心裡生起了喜悅。

所以以這種邏輯推的時候,確實是沒有理由的,找不到我們喜歡稱讚的理由,根本找不到。

所以現在是說:如果我們生起歡喜心,等於是什麼呢?等於是我們沒有理由去歡喜。而沒有理由去做事情的,是誰呢?就是如兒童一樣的人,或者是完全愚痴的人。

所以這裡是說「此喜亦非當」,我們仔細觀察的結果,就是「這是不應當的,這是沒有什麼道理的,是沒有理由可以生起歡喜的」。

我們觀察的時候,就觀察到這個。所以人家稱讚我們的時候,我們如果生起歡喜心的話,等於我們完全是愚痴,如偈頌中所說——「唯是愚童行」。

我們有的人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稱讚,特別在意。其實我覺得這樣不好。因為一個人如果這樣在意別人的稱讚,就會慢慢變成壞人。為什麼呢?因為他會在意人家的眼光。

在意太多了之後,他自己的本性與在人前的表現距離就會越來越大。如果這種距離越來越大,那這個人就會慢慢變成騙子,慢慢地就會不老實,就是這樣。這個是沒有必要的。

我們首先是一個人,先不用說修行人,做人的根本是踏踏實實、老老實實,這是最基本的。修行人就更不用說了。

好看點一下 大家都知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雪歌仁寶齊 的精彩文章:

學習這部著作,龍樹菩薩都發願眷顧

TAG:雪歌仁寶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