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兩個跨越百年的詩人,兩首分別歌妓的詩詞,卻成為經典流傳

兩個跨越百年的詩人,兩首分別歌妓的詩詞,卻成為經典流傳

提起古代的風流,我們首先想起的大概就是青樓妓館之類的地方。如果說起風流的人,那我們大概會提到宋朝的柳永。畢竟,這是一個去世以後,讓秦淮青樓女子都競相祭拜的存在。但你可知道,在百年之前的唐朝,有一個人,頗有柳永的風姿,更是留下一首分別歌妓的詩,讓後人總是放在一起與柳永的詞相比較,這個人是杜牧。兩人的詩詞沒有高低之分,但卻糾纏到了如今。

首先是杜牧,杜牧的分別詩名叫《贈別·其一》。這首詩被人們流傳,短短四句,卻偏偏寫盡了戀戀不捨,寫盡了紅塵往事,更寫盡了這女子的風流之姿。「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從這首詩中,你感受到的是什麼?如果不是我們交代了背景,你大概要以為,這是一首表達愛戀之情的描寫心愛女子的詩吧!

可其實呢,在這首詩中,我們感受到了諸多的美好,不管是這個娉婷的正處於豆蔻年華的少女,還是後兩句的分別,都給人一種濃濃的感情。杜牧要從這揚州路上離開,而身後的女子,大概是美麗去不自知吧!

這是杜牧的分別歌妓詩,我們再來看百年之後柳永的《雨霖鈴》。與杜牧的濃濃愛戀不同,柳永的這首詞是真的在悲傷。不管是聞聲入境的「寒蟬凄切」,還是在結尾的「便縱有千種風,更與何人說」。這首詞都致力於將你我帶入這份分離的別愁之中。我們都知道,在柳永的人生中,與歌妓的交集是讓他最能懂她們感受的存在。這首詞可謂是寫盡了離愁的傷感,更讓人對他們的感情有了不同的看法。

對於杜牧和柳永來說,沉溺風流之地,從來都不是一种放縱的生活。與其他標榜自己高潔不同,他們深入其中,卻也更理解這其中的苦痛。在面對這樣的生活時,總是能做出不同於一般的理解。這給他們的詩詞注進了非常多的生命力。而他們這兩首分別歌妓的詩詞,更是成為了經典,到了如今也一直都在流傳。

有時候,我們總覺得找朋友要找志趣相投的,其實,對於這兩個詩人來說,又何嘗不是呢?他們跨越了百年,卻有寫異曲同工的意思,到也別有一番意思,不是嗎?這兩首詩詞,看似寫的不同感受,卻都有一個主旨。那就是在他們的眼中,他們從來不認為這些女子是應該被低看的,更不應該成為沒有感情的存在。這就是他們的共同點,不是嗎?

我們惋惜的大概就是他們的不在一起吧!若兩人相見,不管是對這俗世,還是對這些青樓女子,都會有許多意見相同的時候吧!這樣的兩人,也定會成為如知己一樣的存在,不是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者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文與人不符的歷史案例:元稹一句話讓情侶熟記,自己卻是渣男

TAG:行者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