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近代同樣面臨西方入侵,為何中日的態度卻迥異?

近代同樣面臨西方入侵,為何中日的態度卻迥異?

文|小河對岸

自大航海之後,西方國家迅速崛起,而其他區域的國家卻漸漸淪為從屬的地位。在我國是以鴉片戰爭為近代西方入侵的標誌,在日本是以黑船事件(美國以炮艦轟開日本的國門)為標誌。但中日兩國對這兩個事件的態度與評價卻全然不同。提起鴉片戰爭,國人就咬牙切齒,而「鴉片」本身就是一個罪惡的名詞。而日本對黑船事件的評價卻比較正面,至今在日本各地仍可見與「黑船事件」相關的各種歷史紀念遺迹,這相當於我們給英國侵略者修紀念碑,這實在超乎了國人的一般想像。

近代同樣面臨西方入侵,為何中日的態度卻迥異?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那為何近代同樣面臨西方的入侵,中日的態度與評價卻迥然不同呢?這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首先,日本把美國入侵,當成了一個機遇,認為美國的入侵為日本帶來了近代文明。日本通過向西方國家學習,迅速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不但擺脫了被侵略的命運,還擠進了列強的行列。而我國卻過多地把西方入侵,純粹當成一場災難,而沒有抓住向西方學習的機遇,以致越陷越深、承受的災難越來越重,就越加地仇視西方。

近代同樣面臨西方入侵,為何中日的態度卻迥異?

其實無論是「鴉片戰爭」還是「黑船事件」,西方國家的目的都是為了貿易而不是為了殖民奴役。翻看我們的近代史,可以發覺西方國家(英美為代表)對我們的領土其實沒有太大的興趣。真正對我國領土有興趣的國家,只有兩個,一個是沙俄,一個是後來的日本。

我國近代真正被西方國家(俄國與日本除外)侵佔(非租借)的領地,也只有香港島與澳門。而割據這兩塊彈丸之地,顯然並不是為了殖民,而是為了作為在中國的貿易基地。而鴉片戰爭,在英國就被稱為貿易戰爭,很多人會覺得這是英國人的無恥,在玩文字遊戲。實則並不完全如此,在當時的世界,鴉片是合法貿易商品,跟今天的煙草一樣。英國本土禁售鴉片,是到1914年,而我國在民國的時候,國內的很多地區還大量種植鴉片。

近代同樣面臨西方入侵,為何中日的態度卻迥異?

林則徐禁煙,不是為了禁毒,而是為了防止白銀外流,說白了就是反傾銷,本質上跟美國的波士頓傾茶事件一樣。這也是英國國會能以微弱多數,通過對滿清戰爭的原因所在。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條款,也都是為了貿易。這跟日美簽訂的《神奈川條約》差不多,雖有強迫的不平等,但遠沒有到不可承受的地步。以致在《南京條約》簽訂過的很多年,滿清政府都沒有什麼感覺。

中國真正被打痛、打醒,是甲午中日戰爭。而這已經是鴉片戰爭之後的五十多年,由中國的鄰居-日本帶來的。這場戰爭直接打斷了滿清的脊梁骨,不但割地,賠款(兩億三千萬兩白銀)也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而觸發了中華民族的生存憂患。

近代同樣面臨西方入侵,為何中日的態度卻迥異?

故而,按理說,滿清原本能比日本多十餘年機遇(鴉片戰爭比黑船事件早十餘年),卻沒有抓住。而日本卻抓住了向西方學習的機遇,迅速崛起,並成為了亞洲唯一的強國。

再則,中日對西方國家的心態也截然不同。清朝雖在英國面前,不堪一擊,可始終認為英國不過是奇技淫巧而已,自己乃天朝上國,怎肯低下頭去向「蠻夷」學習。都是「蠻夷」接受華夏文明的教化,又怎麼能去學習「蠻夷」的文明與制度。這實則上是愚昧無知帶來了的盲目自尊,在盲目自尊被別人打臉之後,又由於過度自卑而造成的畸形心態。

近代同樣面臨西方入侵,為何中日的態度卻迥異?

日本雖也有華夷觀念(日本認為滿清入關之後,中國淪為了蠻夷,而日本繼承了華夏文明正統),卻善於學習別國的先進文明。自白江口戰敗之後,日本就開始全面學習唐朝的制度與文明,而至南宋亡以後,日本就徹底中斷了向中國學習。對於唐宋的文明,日本是一種仰視的態度,對元朝的那一套,日本根本不屑一顧。而到了明朝,日本基本上是一種平視的態度。對於清朝,日本則是完全的俯視(鄙視)。

黑船事件,讓日本見識到了西方文明的成果,再度燃起了日本的學習熱情。日本的近代思想啟蒙者-福澤諭吉,甚至主張與愚昧、野蠻的亞洲鄰國(滿清、朝鮮)劃清界限,迅速地接受西方文明與科技成果,而融入到西方世界,此即「脫亞入歐」。

近代同樣面臨西方入侵,為何中日的態度卻迥異?

二戰後,日本雖被迫接受了美國的改造,卻實現了政治民主,經濟更實現了飛躍,成為了當今的高度發達的國家,更讓日本覺得西方文明與制度的優越。故而,日本對黑船事件的態度與評價與我們不同。如果你穿越到過去,看到過去的自己,自己都想上去扇自己的嘴巴,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歷史態度是不是有些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知社 的精彩文章:

近代比滿清賠款還多的國家,卻仍為世界一流強國
清軍不入關我們就沒有現今的疆域,這種觀點對不對?

TAG:有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