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馬未都:最另類的「造假」,把一幅真畫一揭為二,變成兩幅真畫

馬未都:最另類的「造假」,把一幅真畫一揭為二,變成兩幅真畫

藝術品造假的追求無非就是求財,是利用前人的優秀作品,來仿製出外觀一模一樣的贗品,藉機達到以次充好的目的。但今天要說的「造假」,嚴格來說它並不假,作品本身是真品,既然是真的,那麼就很容易讓收藏家疏忽大意。然而本來只是一件作品,卻能經過造假者的「妙手」,把一件變成兩件,甚至三四件。利潤就翻了好幾倍,今天就來跟大家說說收藏界中最另類的手段!

馬未都曾在節目中就特地說過這個事情,他說早年著名作家鄧友梅先生寫過一篇小說叫《尋找畫兒韓》,主要講的就是把真畫給一揭為二的故事,當然這是小說,裡面肯定有些誇張的成份。現實中有這種方法嗎?的確是有的。高手把畫一揭為二不是做不到,而是很難做到,畢竟想把一幅真畫給分離成兩幅一模一樣的,而且還要讓藏家分辨不出來,其中有很多限制條件,並不是什麼書畫都能這樣搞。這種「造假」手段說不上頂級,但夠另類,以民間傳說居多,但真敢實施起來的很少。

早年安徽涇縣紅星宣紙廠

在字畫裝裱行業有個傳言叫「一畫九揭」,最厲害的揭畫大師能將一幅畫揭出數張一模一樣的來。但必須有個前提條件,普通的宣紙不行,因為就那麼一張,真揭開了也就廢了。作品使用的材料必須是經過多層加厚的「夾宣」,也叫「雙宣」。這種宣紙吸水性和平整性很好,有韌性不易折,所以就有了一個天然的造假機會。其實剛開始揭畫師並不是為了造假,有些字畫因為年代久了產生老化、受潮等因素損壞了,需要重新揭開裝裱,為了讓紙張能保存更久,會在原本的畫紙上多加幾層「命紙」,在特定條件下將畫作上的墨跡滲入,這才產生了揭畫的條件。但這些書畫大多也不是什麼大師級作品。

電影《無雙》

那除了裱畫行業的普通畫作,古代名家作品因為年代久遠,墨跡早已幹了,要怎麼揭畫呢?其實前段時間大熱的電影《無雙》中就對此做了詳細解釋。在電影里,郭富城和其他幾人賭一幅名叫《偃松圖》的古畫,因為已經現世兩幅,大家都說這第三幅是假的,郭富城卻說三幅都是真的,都是同一幅作品揭下來的!歷史上那些繪畫大師,因為長年累月的畫畫,所以練出來的臂力很是驚人。在作畫之時可以力透紙背,墨跡從表面滲入紙張,所以就算揭開,下面也完全一樣。由此看來並不存在假貨之說,的的確確是名家留下來的墨寶。只不過一分為三罷了。

齊白石作畫

但馬未都還強調一點,能揭開的古畫,必須是像八大山人朱耷、齊白石、吳昌碩等名家的大寫意風格。但如果是作品中兼帶工筆那就不行,因為工筆那部分並不能力透紙背,所以下面什麼都沒有,一揭開就暴露了。而且相比之畫作,其實書法更容易揭一點,因為寫書法的大多墨蘸得足,力用得大,但「飛白」比較多的書法也沒辦法揭!過去就有那麼一些人,要以書法作品送禮,但思來想去又覺得虧得慌。所以乾脆找行家揭成兩幅,送人一幅自己留一幅,這買賣做的忒精了!揭畫最受限制的還是上面的印章,大多名家都會留下自己的印章,但只蓋在淺淺的表面,下面全是印油,揭開之後還要補筆,往往就會露出破綻。

宣紙生產現場

這種不似造假卻也是另類造假的手段,現在很少有人使用了。畢竟一個弄不好就毀了原作,那可真是得不償失。現代的字畫造假早已形成規模,除了出色的畫師臨摹仿造之外,如今更有了諸如電腦複製、激光製版、一比一還原每一個「蟲蛀」和老化痕迹。「技術含量」較高,坑害的人真不少。藝術品造假是每一個收藏者揮之不去的夢魘,在討論過去造假的時候,其實內心還是希望,未來再也不要有新的造假方法被發明出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收藏大視界 的精彩文章:

這五種古董被吹上天,很多人都說是「祖傳寶貝」,但真的不值錢!
馬未都:古董造假不可避免?做舊用化學品使勁懟,要錢不要命!

TAG:收藏大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