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萬太平軍沖向天京,救援天王洪秀全:結果一戰全滅,主將被殺
有網友問:太平天國期間為什麼名將輩出?如何做到的?這主要是看對手是誰?我們以僧格林沁部隊為例子。僧格林沁的主力在第2次鴉片戰爭的八里橋戰役被英法聯軍單方面碾壓,毫無還手之力。
但是,僧格林沁卻可以全殲太平軍名將林鳳祥,李開芳等人帶領的數萬北伐軍,這可是太平軍的精華力量。同時,僧格林沁的部隊還南下殲滅性打擊了太平軍第2次北伐的5萬援軍。
隨後,僧格林沁部隊的西凌阿,多隆阿帶領部分部隊進入湖北。最後多隆阿成了太平軍英王陳玉成的苦主,幾乎對陳玉成保持了百分之百的勝率。多隆阿聯手湘軍鮑超在安慶戰役的2年時間,基本全殲了英王的主力。奪取廬州,導致英王突圍撤離,最後陷入絕境。
在1864年,陳得才,賴文光等人帶領數十萬太平軍和捻軍從西北地區,回軍東南,要解救天京。結果在河南湖北交界,被僧格林沁打敗,陳得才自殺。由此可見,太平軍的名將主要是建立在對手的水平上的。
清軍到了這個時候,其實已經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將領。高級軍官都是些文官,低級軍官要麼是世襲,要麼是普通行伍出身,還有花錢買官的,湘軍軍官更都是縣城鄉下的地方書生。太平軍軍官大多數都經過土客械鬥,其實也可以算為行伍出身,雙方差別不大。
我們分析整個太平天國戰爭就會發現,太平軍最善於避實擊虛和防禦戰。但是,要想建立王朝,就必須要進行一系列的大殲滅戰。太平軍戰爭十多年,其實極少成功進行一次戰役殲敵一萬人以上的殲滅戰。
就是打破江南江北大營,也是避實擊虛,並沒有殲滅性打擊江南江北大營的清軍有生力量。那些清軍還是1862年以後,才在浙江江蘇,通過一次次戰役一次次戰鬥慢慢消耗掉的。


※都打不過?數萬蘇軍進軍中東,直接對抗以色列:結果還是失敗了
※近千加拿大軍隊空運增援烏克蘭,戰場多次現身!俄軍:照打不誤
TAG:精兵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