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他是教授的教授,留學13年卻沒有一個學位,會22種語言

他是教授的教授,留學13年卻沒有一個學位,會22種語言

清華校長梅貽琦曾經說過一句著名的話:「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清華國學曾經有四大導師:梁啟超、王國維、趙元任、陳寅恪,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被稱為「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的百年難見的大師——陳寅恪先生。

1890年,陳寅恪出生於名門,他爺爺是湖南巡撫陳寶箴、父親是「清末四公子」之一、夢中狂呼殺日本人的陳三立,陳寅恪有著極好的家學淵源,從小就打好了深厚的國學底子。之後陳寅恪先是東渡日本,之後又到歐洲各國遊學,輾轉留學13年,一共會22種語言,比如梵文、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等,但讓人驚詫的是,如此學貫中西、百年難見的大才留學13載卻沒有獲得一個博士學位,對此他曾經這樣說過:「考博士並不難,但兩三年內被一個專題束縛住,就沒有時間學其他知識了,只要能學到知識,有無學位並不重要。」

1925年,陳寅恪回國,清華大學成立國學研究院,要聘請國學大師,其中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入選,當梁啟超推薦陳寅恪做導師時,校長卻認為陳寅恪沒有一個博士學位、沒有大部頭的著作、難堪重用,梁啟超卻說:「陳先生的學問勝過我,我等身的著作比不上陳寅恪的一篇小文」,校長聽後聘用了陳寅恪。陳寅恪知識龐雜、學問高深、講的內容十分深,連清華的教授們都來聽他講課,因此他被人們稱為「教授之教授」!

一直以來,陳寅恪一門心思撲到了學問上,將自己的終身大事拋之腦後,父親陳三立多次催婚,但陳寅恪卻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埋頭研究學問,直到遇到了一個名叫唐篔的女生,陳寅恪終於遇到了愛情,兩人結為連理,此時的陳寅恪已經38歲,放到任何時候都算是「大齡剩男」了。兩人結婚後相濡以沫,先後育有三女。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父親陳三立憂憤成疾、拒不服藥、拒不進食,5天後與世長辭,時年48歲的陳寅恪飽嘗國恨家仇之苦,他帶著妻子和女兒們開始了漫長的逃難生涯,後來,陳寅恪雙目失明,對於一個研究學術的人來說不啻于晴空霹靂,但陳寅恪並沒有自暴自棄,他開始口述由夫人書寫成書。

1969年,陳寅恪去世,享年79歲,45天後,相濡以沫一生的妻子唐篔隨他而去。傅斯年曾說過:「陳先生的學問,近三百年來一人而已!」這位提出並一生貫徹「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陳寅恪先生不愧為「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努比(Nuby)兒童保溫杯 寶寶吸管學飲杯 新生兒嬰兒水杯不鏽鋼帶手柄保溫壺280ml(小猴子)

¥109.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有事說 的精彩文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是誰寫的?不是羅貫中,而是明代大才子
為何強盛的明朝下西洋時不直接殖民世界呢?僅僅是因為領土足夠?

TAG:歷史有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