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盆景中的道家思想

盆景中的道家思想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道家思想

花木君

道家是中華文化基石之一,對傳統的哲學、文學、科技、藝術、音樂、養生、宗教等等影響深遠,幾千年來,已經深深的印入國人的血脈當中,成為我們的性格品德的特徵之一,對國人的宇宙觀、世界觀、生命觀等都起著巨大的潛移默化的作用。

有些人容易把道家和道教混淆在一起,其實,道教只是道家思想的一個小小分支,道家源自老子,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包羅萬象,「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涵蓋哲學、科學、政治、文化、藝術等門類,而道教只是一個宗教派別,源自兩漢,以道觀為中心進行傳播,相對比較狹窄,由於儒家的正統地位,佛教的異軍突起,和道教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這也是一些人認為道家衰弱的依據,這是對道家的誤解,真正的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一樣,深深地嵌入國人的思想意識當中,若水之無形,取之不竭,用之不盡。

就盆景來說,道家思想對盆景藝術形成和發展有著顯著的影響和引導作用,是盆景藝術的重要靈感來源和精神依據,更是盆景創作的藝術法則和審美觀念的源泉。

道家以「道」為核心,第一原則是「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盆景藝術源自自然,高於自然,注重自然美,把自然界的山水樹木濃縮到一盆之中,師法自然,通過園藝技術展現自然,欣賞自然,從而使得盆景盡量達到渾然天成、巧奪天工的藝術境界,這點就源自道家的核心思想。

道家注重養生,清凈無為,「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栽培盆景最主要的功能是養生,更注重的是精神享受。人們在培育盆景的同時,起到了強身健體修身養性的作用,從而達到心情愉悅、精神舒暢的境界,因而養護盆景並不是用來逐利的工具,不能執著貪念,這點道家和佛家一樣,佛家「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道家「清靜無為」,「致虛極,守靜篤」,「絕巧棄利」,「見素抱樸,少思寡慾,」要求保持平常心,無欲而剛。

道家的無為並不是無所作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盆景是一門藝術,是從自然界經過挑選培育而成的作品,自然需要經過藝術加工,不能照搬仿效,要經過適當取捨和藝術創作,「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然而要尊重自然規律,不能脫離自然,不要過於刻意,「去甚,去奢,去泰」。

道家講究天人合一,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造物主的傑作,人類用藝術形式表達對自然的敬畏,是所謂的「高於自然」,盆景是有生命的藝術形式,反映出創作者對自然藝術文化的領悟,結合自然的生長規律,從而表現出美的天性,這裡面包含著自然美和意境美,糅合著人類的情感認知,從而達到心靈的凈化。

道家思想兼容並蓄,內容龐雜,不少具有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觀,對自然的認識富有哲理,講究對立統一,均衡相對,這對盆景藝術的造型構圖和形態意境影響甚著。

在老子的《道德經》中,運用了大量的相對的辭彙,比如陰陽、雌雄、正奇、虛實、有無、生死、長短、高下、內外、開合、前後、大小、強弱等等,來形容道,「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等等,來說明均衡,而這些,往往是盆景造型構圖的基本原則。

道家的審美觀念和思想,是哲學意義上的美學,同注重和諧中庸的儒家美學以及空明的佛家美學不同,提倡沒有矯飾的質樸美,更加註重自然美,尤其是莊子美學,將人類情感和自然結合得更加緊密,天人合一,講究盡物之性、達生命之情、任造物主之美,追求率性自然、豁達超然、樂觀釋然,洒脫天真,見素抱樸,無為無不為,最終達到「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道」,也就是道家美學的最高範疇,這對盆景藝術的審美和創作起到深遠影響。

道家思想對盆景藝術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筆者只是略揀大概,以管窺豹,難以描摹全狀,依筆者陋見,道家對盆景藝術的貢獻,不外乎道法自然,清靜無為,大巧若拙的自然美,不追求外在的浮華雕鑿,取悅他人的樸素美,飄逸瀟洒、自由馳騁的意境美。

《道德經》有云:「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道家思想博大精深,「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每個人理解不同,對道的認識見解也各不同,因而反映在盆景藝術上自然有差異,筆者不敏,僅自己的淺薄認知試圖描述道的偉大,難免「差之毫厘,繆以千里。」,敬請同道中人指點教誨。

(部分圖片源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2019-1-12易花得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花得木 的精彩文章:

虎頭蘭的品種辨識和鑒賞
盆景中的佛與禪

TAG:易花得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