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貧窮的農家子弟,念書不多、不斷練字,60歲後書法字帖賣百萬冊

貧窮的農家子弟,念書不多、不斷練字,60歲後書法字帖賣百萬冊

2019年的1月7日,是陝西著名書畫篆刻家陳竹朋辭世四周年的日子。這一年,如果他還活著,剛剛一百歲高齡。老人辭世時已經96歲,這對於一位飽經人世沉浮的人而言,是一個罕見的年歲。這位至今仍名聞漢中的老前輩,他的書法、藝術人生,還有多少人關心呢?

在漢中書畫藝術界,陳竹朋是個響噹噹的名字。他和其他兩位書法家並稱「一陳二徐(徐毓泉和徐永錫)」,是當地書法圈公認的老前輩。

一位學生和陳竹朋的合影

對於他的藝術人生,我們還是先簡單看看他自己的回憶:

他生於一個破落的農業家庭,雖然在家人的回憶中,他家族上溯幾代也算「名門望族」,但在他出生後,早已家道中落,兄弟四人每個人分兩畝多地,成年後他得一間瓦房,因下雨滲漏,無法居住,他也無錢修補……這種貧窮的境況,從兒時一直持續到他工作以後。

因為家窮,陳竹朋的上學也就成了問題,他也因勤於做家務,而成了親人朋友的「僕人」,被呼來喝去,買東西、做雜務,什麼都能幹,什麼也不拒絕。

因此,直到18歲,陳竹朋僅僅上學兩年多,期間還跟著行醫的親戚學過幾年藥理知識。

因時局原因,1937年,早已超齡的他報考當地高小,這短短的日子基本成了陳竹朋文化常識的關鍵來源。

兩年以後,陳竹朋畢業,也和當時的青年一樣,結了婚。事實上,為了這份婚姻,在彩禮的問題上他幾經磕絆,這都加深了他對艱難生活的認識。

在此前後,他開始有能力幹了一些文職工作。直到1940年冬天,文從沈夢了解,21歲的陳竹朋,在同族好友的介紹下,以漂亮的小楷書簡歷,被西北師院迅速錄用,正式吃上了「公家飯」。他有了滿意的工資,心下歡喜!

就是在高校任職期間,陳竹朋開始真正打下了好書法的堅實基礎。在他的回憶中,當時的教授中有著名的文化泰斗黎錦熙等人,而教授,講師,助教,學生等人關係頗為融洽,他也因此有機會和一些書畫家接觸,所受到的影響也是深刻的!

之後的日子,陳竹朋又數次經歷坎坷,工作不斷被調動,但主要都是擔任文教行政職務……生活折磨著他、也磨礪著他。在風雨中不斷成長和錘鍊,他也漸漸從書法愛好者轉型成一名出色的書法工作者!

時光不甘蹉跎,努力不會騙人。當陳竹朋漸入晚年,他也迎來了自己一生中可遇而不可求的美好時光。

1970年代開始,陳竹朋的書法作品漸漸獲得出版部門的重視,數種書法冊子相繼出版,其中他的第一部冊子《楷書結構習字帖》,15年間再版七次,印行量達45萬冊,

這令老人十分感動,他在回憶中說「我的初衷不過是為初學書法的青年朋友,提供了一個登堂入室的台階,竟然會發生偌大的吸引力……有朋友來信祝賀我做了一件大好事,填補了西北出版部門在這方面的空白!」

而在同時期,老人書寫的《注音百家姓》在1980年到1981年間,兩次重印,總數就達到63萬冊!

兩本冊子,在他60歲以後,發行一百多萬冊,現在看來算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在當時大概也並不算十分出色,但就在陝西——特別是漢中地區而言,無疑是具有破天荒轟動效應的!

因此,陳竹朋獲得了較高的關注度,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兒!

在晚年,老人迎來了自己最為享受的時光:他,先後被聘任為陝西書協理事,漢中書協副主席,西安終南印社顧問職務;省內外的博物館,紀念館,風景區先後邀請他題字、勒石;此後,他又出版了多種楷書、隸書字帖,在當地廣受歡迎!

陳竹朋的書法,具有極強的傳統功力,書作雍容大度,平中見奇,隸書、楷書的傳統功底深厚,他的存在,讓漢中的書法家,不至於落關中書家群下風太多……

而,因為他出色的社會貢獻,其人其事,至今仍在漢中,被廣泛熱議。

這樣的書法家,這樣的奮鬥人生,值得被廣泛了解和傳頌,

雖然在全國範圍的影響力並不出色,但這也算精彩的人生了!畢竟,曾經熱鬧、輝煌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圈 的精彩文章:

陝西軍旅書法家火生珍書法作品欣賞:法度嚴謹,平和簡靜
20世紀陝西代表書法家,隨華世奎學楷、跟張寒杉學篆,字無俗氣

TAG:書畫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