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圍殲黃維兵團,為什麼遲遲下不了決心?

圍殲黃維兵團,為什麼遲遲下不了決心?

圍殲黃維兵團並不是殲滅黃百韜兵團後的最好選擇,毛澤東和中央軍委的考量是解決了黃百韜,攻佔宿縣之後,在黃維還未到徐州地區與杜聿明集團匯合之前,立即由華野消滅北線的邱清泉兵團、李彌兵團和孫元良兵團。

無奈黃維兵團東援黃百韜兵團的速度太快,淮海戰役總前委將領們已經開始醞釀在運動中加以殲滅。

在1948年的11月14日,劉、陳、鄧在給毛澤東的電報中就已經提出要殲滅黃維兵團。

但是毛澤東沒有批准這個方案,直到11月22日,劉、陳、鄧再次電報陳述意見後,毛澤東才最終決定殲滅黃維兵團。

為何毛澤東遲遲下不了圍殲黃維的決心?

首先,他考慮的是黃維幾個軍武器精良、建制完整、戰鬥力要比非蔣介石嫡系部隊的黃百韜兵團強得多。

其次,中原野戰軍此時尚未度過轉戰大別山之後的困難時期,這時由劉、陳、等能夠調動的野戰部隊只有七個,總兵力只有十幾萬人。況且,中原野戰軍在轉戰大別山期間,幾乎丟掉了所有重武器。

用中原野戰軍對付兵強馬壯的黃維兵團,明顯是吃虧的。

當時,我軍裝備最好的是東北野戰軍,但它遠離中原戰場。

粟裕的華東野戰軍,有17個縱隊,40多萬人馬。

毛澤東為了減輕中原野戰軍的負擔,一直想讓華東野戰軍能抽出儘可能多的兵力再來殲滅黃維兵團。

但是,戰場上的變化是不能完全根據自己的意圖掌握的,黃維兵團已經氣勢洶洶殺過來了,如果讓它佔領了宿縣,打通了津浦路,與徐州的杜聿明集團合在一起,淮海決戰就會半途而廢,好不容易贏得的戰果將會喪失。

中原野戰軍當時絕非兵強馬壯,當時屢次主動請纓,這是何等的難能可貴。

毛澤東最終在先打徐州還是先打黃維兵團的選擇上,同意了劉、陳、鄧的請求,將淮海戰役第二階段戰事安排為殲滅黃維兵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釗說史 的精彩文章:

濟南戰役,我方主帥沒考慮到一種可能,卻僅用8天攻下濟南城
麥克阿瑟驕進之敵遭當頭一棒,彭德懷對三十八軍作戰不力大為惱火

TAG:釗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