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擂鼓墩古墓出土一件罕見的兵器,經過試驗,在車戰中甚有威力!

擂鼓墩古墓出土一件罕見的兵器,經過試驗,在車戰中甚有威力!

在秦漢的車戰時代,無論是使用方法還是殺傷力方面,排在第一位的兵器就是戈戟。今天小編要說的這一桿戈戟,他藏在湖北省博物館,造型獨特,號稱三戈戟,那麼它到底有何神秘之處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從頭揭秘吧。

一九七八年夏,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南郊街道,準備進行商業開發,當時的開發商已經擬定好了圖紙,在施工前,按照規定,考古人員必須要對施工場地進行勘測,以免因施工造成地下古迹的破壞。在經過周密的勘察後,考古人員覺得地下有東西,隨後,便進行了試探性發掘,結果一挖不要緊,還真的挖出了一座古墓。

擂鼓墩古墓出土一件罕見的兵器,經過試驗,在車戰中甚有威力!

擂鼓墩古墓出土一件罕見的兵器,經過試驗,在車戰中甚有威力!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隨州市的考古部門得知消息,立刻派專家小組前去進行緊急性保護髮掘,經過七八天的發掘,古墓的棺槨終於露了出來,經過專家對墓中的文物鑒定,發現該墓是戰國時期的大型木槨墓,即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玉器,金器,樂器,兵器等15000多件,是名副其實的大墓。其中最出名的國寶級文物,就是一套65件青銅編鐘,該編鐘在地下埋藏2000多年,至今還能夠演奏各種音樂,為世人所驚奇,被譽為「古代世界第八奇蹟」。

擂鼓墩古墓出土一件罕見的兵器,經過試驗,在車戰中甚有威力!

在眾多器物中,小編覺得有一件「怪」武器很另類,它不僅模樣奇,而且使用方法也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它雖然是一桿長戟。可是它卻顯得與眾不同,按照常理來講,古代的戟都是一戈一矛結構,可是該戟卻是三戈一矛的造型,這種奇怪的結構讓專家們愁得直皺眉頭,為了儘快地揭秘,一場關於三戈戟的研究開始了。

說到這裡,小編有必要介紹一下關於戈戟這種武器的歷史。戈戟,是春秋戰國時期士兵普遍使用的一種兵器,秦始皇陵中陪葬的兵馬俑,手中拿著的正是這種武器。在騎兵尚未出現的時候,當時的戰爭都是以戰車為前鋒的,戰馬拉著戰車,戰車上安置數名手執長戟的士兵,靠著戰車巨大的衝擊力,士兵可以用手中的長戟或削或刺,來擊殺戰車周圍兩方的敵人,其效果在戰爭中非常恐怖。

擂鼓墩古墓出土一件罕見的兵器,經過試驗,在車戰中甚有威力!

擂鼓墩古墓出土一件罕見的兵器,經過試驗,在車戰中甚有威力!

曾侯乙墓出土的三戈戟,除了有正常的戈戟的功能之外,其威力是否會大大增強呢?這個問題一直讓專家難以解釋,畢竟,該戟已經在墓中沉睡了2000多年,它是否用於過戰爭?至今還無人知曉。可要想驗證其威力,也並不是沒有辦法,專家們便開始生火融銅,並著手進行複製,幾天後,一把1:1比例復原的三戈戟,被製作成功,一次三戈戟的威力測驗,很快就要展開了。

一位專家手持三戈戟,站在馬車上,他揮動三戈戟,開始進行模仿性的實「戰」,他的目標是車兩旁早就立好的草人。經過測試,專家們發現,三戈戟可以輕鬆割斷草人的脖頸,甚至三個草人並排而立時,三戈戟還可一舉勾住兩到三個稻草人,並能輕易將其脖頸全部割斷。

擂鼓墩古墓出土一件罕見的兵器,經過試驗,在車戰中甚有威力!

通過測試後,專家們也得出了如下結論,三戈戟威力巨大,如何配合戰車強大的衝擊力和慣性,印證了「取敵方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的說法。可是專家在使用中,也發現了另外一個問題,當用三戈戟同時勾住敵人好幾個目標後,所需拉拽的力量就大大增加,甚至不緊緊攥住戟柄,還有還有被「目標」反拉下車的危險,因此斷定,這種三戈戟並不是給普通士兵裝備的,而是需很孔武有力的「大力士」才能操控,這種武器,當時絕對算得上是一種「重型武器」!

擂鼓墩古墓出土一件罕見的兵器,經過試驗,在車戰中甚有威力!

擂鼓墩古墓出土一件罕見的兵器,經過試驗,在車戰中甚有威力!

三戈戟的出土,不僅讓世人重新見到2000年前的重型兵器,更可以看出當時的人們對於武器的革新和發展,所做出的辛苦努力。可見,古人對於可以改變戰爭走向的軍械的探索,從未有過放棄,而這種改變個人,以及國家命運的探索精神,正是我們現代人要學習的榜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店 的精彩文章:

落雁沙是什麼?只因三個原因,它成了厲害角色
二里頭遺址出土最「古」青銅器長流杯,專家看罷說:有點怪!

TAG:歷史小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