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與其抱怨,不如改變!
生活是公平的。
你攀登過多少高山,就見過多少風景。
你開墾過多少荒地,就能有多少收穫。
你努力了多少,就能回報多少,如果沒有,那肯定是努力的還不夠。
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奮起直追。
接受現狀,停止抱怨,一步一個腳印,一點點改變,才能最終抵達自己想去的地方。
一、抱怨的人,人緣差
抱怨是一種可以傳染的負能量。
一個人遇到不能解決的困境,把這種挫敗、無力感傳遞給身邊的人,本身就是一種自私的表現。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父母、子女、同事,在不同的角色中,每個人都有承擔他自己的責任。
在生活壓力巨大的今天,每個人都在努力活著。
沒有人是你免費的垃圾桶,不停的抱怨只能把雙方都拖入泥潭。
王陽明被貶龍場,隨從相繼病倒,他一方面要照顧隨從,一方面要抵禦瘴毒,還要和當地野蠻的鄉民打交道。
他從未抱怨,反而一點點努力,不辭辛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獲取了大家的信任。
隨從相繼痊癒,瘴毒也得到控制,鄉民也成了他們的朋友。
正是這種積極的生活態度,讓王陽明收穫了一大批的追隨者。
在這個世界上,給人陽光的永遠比帶給人陰霾的,更受人歡迎。
二、抱怨的人,不求上進
考試失敗,抱怨試題太難。
工作失誤,抱怨客戶難纏。
抱怨的人,只需要動動嘴,就可以把自己的責任摘的一乾二淨。
減輕了自己的內疚感,讓自己心安理得地渾渾噩噩,維持現狀。
孟子講: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難,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王陽明的學說開始不被人們接受,人們罵他是「異端邪說」。
弟子給王陽明抱怨說:他們根本不懂老師的學問,就妄加評論。
王陽明卻不生氣,說,是我們對自己的宣講太少了。
他開始在京城組織講學,一場不行就兩場,逐漸憑藉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心學和理學分庭抗禮的局面。
所以說,與其抱怨問題,不如找到問題的癥結,出手解決問題。
三、抱怨的人,內心沒有方向
王陽明說:持志如心痛。
一個人如果定下目標,就像心痛一樣,根本無暇他顧。
王陽明在很小的時候立下成聖的目標,此後歷經坎坷,從遭廷杖,下大獄,被追殺,被貶龍場,被誣謀反,命運不知道給他開了多少玩笑。
但是他沒有抱怨過。
在龍場這樣的絕地,他依然在思考著心學的構建,終於開花結果,立地成聖。
沒有人生來就充滿著正能量,但是立下足夠堅定的志向,明了自己的方向,對日常生活中的不如意就不會那麼在意。
一個人如果心裡有一個必須抵達的地方,他把所有精力都投注進去尚且不知足,怎麼會花額外的精力去抱怨呢?
四、不要抱怨,改變就是希望
王陽明曾經說:在事上磨鍊。
一件事要做成,一定要不斷嘗試,不斷矯正,不斷付出努力。
很多年輕人初入社會,之所以抱怨,是覺得這個世界跟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不一樣。
自己做了該做的,但就是沒有效果。於是自甘沉淪,抱怨滿天。
俗話說:鐵匠沒樣,邊打邊像。
很多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
世界上很多事情,沒有一個現成的圖樣,都是一點點摸索、試錯得來的。
失敗了不要灰心,不要抱怨,只要肯用心,多嘗試一些,多付出一些,早晚都會有收穫的。
道教ID:daoismcn
福生無量天尊
重酬原創作者,道教媒體平台徵稿啟事,百萬讀者等你來約!
青陽道人
修行交流,請加道長私人微信,長按左側二維碼添加。
文章整理 | 青玄 編輯排版 | 青素
道教是天尊對人間最慈悲的叮嚀!


※修鍊,如何才能達到」精氣歸源,聚氣結丹「?
※道教齋醮科儀音樂欣賞,《澄清韻》!
TAG: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