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搜盡奇峰入畫卷——黃土畫派赴青海寫生

搜盡奇峰入畫卷——黃土畫派赴青海寫生

搜盡奇峰入畫卷——黃土畫派赴青海寫生

赴青海採風部分成員

搜盡奇峰入畫卷

郝小奇

搜盡奇峰入畫卷——黃土畫派赴青海寫生

八月的青海瓜果飄香,涼爽宜人,有幸再次跟隨劉文西、崔振寬率領的黃土畫派的藝術家到青海的海東、黃南地區寫生採風,縱覽秀美山川、描繪風土人情、聆聽大師論畫,不亦樂乎。

搜盡奇峰入畫卷——黃土畫派赴青海寫生

搜盡奇峰入畫卷——黃土畫派赴青海寫生

劉文西是當代中國人物畫現實主義的一面旗幟,他創立的黃土畫派團結了百多名實力藝術家,堅持實踐毛澤東延安文藝座談會精神,長期深入生活,紮根群眾,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定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根本方向,給當今畫壇帶來一種既師承傳統又開拓創新的風氣。

搜盡奇峰入畫卷——黃土畫派赴青海寫生

搜盡奇峰入畫卷——黃土畫派赴青海寫生

青海獨有我國青藏高原、西北乾旱、東部季風三大自然區的風貌,也是藏、漢、回、蒙等文化的交匯點。無論在尖扎縣的坎不拉、還是在同仁縣的阿麻日村,或是澤庫縣的大草原,抑或是循化縣的黃河河谷,映入眼帘的雅丹、丘陵、溝壑、草原,不僅給我們以雄奇、蜿蜒、深邃、博大的驚嘆,同時也合畫家找到了表現山石、峰巒的披麻皴、亂麻皴、鬼皮皴、解索皴等多種技法以及創作衝動與激情,由衷地體會出「搜盡奇峰打草稿」的意境。

搜盡奇峰入畫卷——黃土畫派赴青海寫生

搜盡奇峰入畫卷——黃土畫派赴青海寫生

儘管劉文西與黃土畫派的許多成員來過青海多次,但他們每次來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新的收穫。總覺得看不夠、拍不夠、畫不夠,有一種強烈的緊迫感、使命感。他們不顧山高路遠,不畏烈日風雨,克服高原反應及飲食等方面的困難,起早貪黑不停地工作,從大自然和各族人民的生活中汲取藝術營養、激發創作靈感。特別是劉文西已是82歲高齡,每天還親自采點,總是第一個打開速寫本,最後一個收起畫筆,還不停地為大家點評指導。用他的話來說,畫家必須到大自然中,到人民生活中,才能尊重熟悉表現對象,尋找到藝術語言和歷練筆法技巧,畫出靈魂,創作出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精品。這也正是黃土畫派注重採風寫生,接地氣,融入時代,受到人民群眾歡迎,具有無限生機活力的特徵之一。

搜盡奇峰入畫卷——黃土畫派赴青海寫生

搜盡奇峰入畫卷——黃土畫派赴青海寫生

此次到達同仁縣郭麻日古堡寫生,時逢當地藏族土族、群眾歡度「六月會」。從清晨開始,村民們穿上民族盛裝,迎神、祭祀,點燃煨桑火堆,搭起蓬帳,擺滿瓜子、糖果、糕點、飲料,席地圍坐成一個大圓圈,觀看參與自誤自樂、載歌載舞的節目,祈求山神保佑他們的穀物豐收和牛羊平安。採風團員們紛紛按下快門或拿起畫筆,記錄下這歡聲笑語的場面與別樣動人的瞬間。儘管語言不通,但幾乎所有人都走進圈內,與當地群眾一起跳起歡樂的「鍋莊」。村長敬重地給劉文西、崔振寬、賀榮敏、蔣怡翔和黃土畫派的各位老師及工作人員們佩戴上哈達,表示對藝術家的歡迎。水彩畫家史濤說,我多次來藏區寫生,我的畢業創作就是藏族題材,以後也一直堅持並開始跟隨黃土畫派畫一些陝北和都市題材。面對著人們群眾火熱的生活創造,我們有責任用畫筆來記錄和表現他們的喜怒哀樂,不能有一點怠慢。這次來青海是畫寫生最多,成果最多的一次。

搜盡奇峰入畫卷——黃土畫派赴青海寫生

「熟悉人,嚴造型,講筆墨,求創新」,是黃土畫派的藝術宗旨。在寫生現場,劉老師不停地提醒大家,要觀察細、畫細,畫實、多畫,這樣才能熟悉對象,找出規律性的東西,抓住特點,畫出個性。創作的一草一木都應有名有姓,不能空想和光靠概念性的東西。在緊張的採風活動中,西安美院黨委書記、中國哲理畫畫家王家春與大家交流寫生的見解:「一是寫生活,寫出真實;二是寫生機,寫出神采;三是寫生色,寫出個性」,從而轉化為藝術作品。

搜盡奇峰入畫卷——黃土畫派赴青海寫生

面對瞿雲寺莊嚴神秘的佛塔與壁畫,欣賞李家峽奇特秀美的丹霞與綠水,徜佯在群俠森林廣袤的草場與羊群之間,穿行於積石山下蒼茫渾厚的峽谷與村落,親眼目睹大師的風範,不由想起白石老人的教誨:「善寫意者專言其神,工寫生者只重其形。要寫生而後寫意,寫意而複寫生,自能神形俱見,非偶然可得也。」 他還說過:「我絕不畫我沒見過的東西。」而劉文西及黃土畫派的藝術實踐、藝術思想、藝術道路是與之一脈相承的。

搜盡奇峰入畫卷——黃土畫派赴青海寫生

對此,做為劉老的學生,已經71歲的著名人物畫家高民生深有體會。他自從16歲跟隨劉老師學習中國畫,50多年的從藝經歷,使他深深領悟到劉文西院長一輩子努力踐行毛澤東文藝思想的道路是正確的、成功的。必須認準方向,這一點絲毫不能含糊,否則就會跑偏、變味。堅持到基層和大自然中寫生採風,是提升造型能力與表現繪畫語言的重要途徑,也是劉老師熱愛人民、熱愛生活,孜孜不倦追求藝術真諦,言傳身教的真實寫照。他用一首李賀的詠馬詩:「不從桓公獵,何能伏虎威。一朝溝壠出,且看拂雲飛。」表達了他師從劉老師的心歷路程。

搜盡奇峰入畫卷——黃土畫派赴青海寫生

短短十天的青海之行,高原強烈的紫外線使採風寫生團成員肌膚晒黑了,但我們收穫的是千峰萬壑、雲捲雲舒、草原莽林、千姿百態的變化幻與藏、回、撒拉人等青海兒女對藝術和藝術家的熱情,以及堅韌地在藝術道路上經受磨練的恆久之心。同時也化作上千張速寫、成萬幅照片以及筆會中的精品力作。

搜盡奇峰入畫卷——黃土畫派赴青海寫生

搜盡奇峰入畫卷——黃土畫派赴青海寫生

搜盡奇峰入畫卷——黃土畫派赴青海寫生

搜盡奇峰入畫卷——黃土畫派赴青海寫生

搜盡奇峰入畫卷——黃土畫派赴青海寫生

正如劉文西在總結此行時所說:「我畫寫生有個體會,如青海的山有的像筆墨、有的似線條、有的是點線面結合,且有許多變化,要找到規律和藝術表現形式。在深入生活的開始就有創新,有自己的個性,才能感動人。寫生要動腦筋,寫實寫細,也不是依葫蘆畫瓢。似是一種方法、不似也是一種語言、似與不似之間也是一種形式,從而豐富我們的藝術手法,使我們的創作道路更加寬闊。」是的,黃土畫派已經站在高原,但他們心繫的目標是攀登更高的藝術顛峰。

搜盡奇峰入畫卷——黃土畫派赴青海寫生

作者郝小奇與劉文西院長

作者簡介:郝小奇,筆名、 祁 河 ,曾任工廠黨總支書記兼副廠長、市委副秘書長、西安日報社長。經濟師、高級政工師、高級編輯職稱。現任黃土畫派會員、曲江攝影學會會員,黃土畫派藝術報執行總編

搜盡奇峰入畫卷——黃土畫派赴青海寫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Yuko Nagayama 廣寬的想像空間
最有價值的經典畫作賞析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