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比演好反派更難的,是演回好人

比演好反派更難的,是演回好人

又一部翻拍自韓國電影的國產片上映了。不過這一次的改編,總算是把本土化做得到位了。

對,我說的就是正在上映的《「大」人物》。

不過我有點不太理解的是,影片在宣傳的時候,竟然把「包貝爾挨揍」當成大看點。

於情於理,誰會想去影院看某位演員挨打啊!反派太壞太欠揍,扮演反派的演員就活該被打嗎?我們還是不是文明世界、法治社會了?

包貝爾去《吐槽大會》上也拿這個自黑,說「(王千源)一看劇本里全是打我的戲,就愉快地答應了。」可以說是很有娛樂精神了

玩笑歸玩笑,但王千源接演《「大」人物》的真正原因肯定不是因為能揍包貝爾,就像觀眾不會因為能看到「包貝爾挨揍」就買票去看這片一樣。

這裡,就不得不說說王千源在《「大」人物》中扮演的男主角孫大聖。

韓國原版電影《老手》里,男主角由黃政民扮演。正是憑藉著這個角色,黃政民第二次獲得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韓國電影《老手》劇照

當時跟他一起入圍的還有李秉憲(《局內人》,最終獲獎)、宋康昊(《思悼》)、劉亞仁(《思悼》)等。不用多說你也能明白,這個角色設定與黃政民的表演有多麼優秀。

無論是《老手》還是《「大」人物》,影片的成功的關鍵就在男主角身上。而男主演能不能讓一個極富正義感、使命感的普通刑警角色立起來,又是這個關鍵的關鍵。

《老手》中的黃政民顯然是成功了。看過《「大」人物》之後,我覺得王千源不僅成功了,還給了我更多的驚喜。

第一次記住王千源的表演,還是因為楊亞洲導演的兩部電視劇:《空鏡子》和《浪漫的事》。

《空鏡子》中,他出現的時間不超過十分鐘,扮演女主角孫燕的相親對象之一陳果仁。就在這幾分鐘時間裡,他就演活了一個有潔癖、愛挑剔還愛打探別人隱私的小氣男人。

《空鏡子》中的王千源

再到《浪漫的事》,王千源的戲份多了一些,成了三女兒宋風(張延 飾)的男友,一個說話結巴的環保主義者。因為這部劇當年播出後還是挺火的,以至於有人以為王千源本人真的有口吃。

豆瓣上,電視劇《浪漫的事》劇照下的評論

這兩部劇里,王千源的戲份都不算太多,但是他完全靠表演讓觀眾記住了他。很多年以後,在被問到給年輕演員的建議時,他說:「珍惜你的每一個角色吧。其實所有的大角色都是從小角色或者每一場戲來的。」

雖然是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但是王千源並沒有一上來就演上主角的好運氣,而是從男九號、男八號、男七號、男四號,一步步摸爬滾打成挑大樑的男主角。

當然,王千源也不是一開始就明白這些,大學畢業後被分到了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的他也迷惘過。

那時,接受了四年專業的表演訓練之後的王千源,很長一段時間裡是在舞台上演大樹、演狐狸、演狂風,這讓他覺得自己的表演毫無用武之地。

但其中一次演出的經歷,卻讓他觸動很深。那次表演台下的觀眾是一群有智力缺陷的孩子。表演結束後,這些小觀眾圍著「貓頭鷹爺爺」「石頭哥哥」們真情實感地流淚。

參加《表演者言》時,王千源說了很多關於表演的體會與想法,沒有套話,全都是實打實的經驗之談

他們的淚水使得王千源驚覺,過去的自己是把世界上最真摯的觀眾拋棄了。在那之後,他對自己的要求是,要麼就別演,要演就要對得起觀眾,「他用生命去看,你用生命去演。」

重新理解了表演與演員之後,王千源也終於遇到了《鋼的琴》中東北下崗職工陳桂林這個角色。

王千源是遼寧瀋陽人,本來就對東北那個環境很熟悉。他很快就決定接下這個角色。即便是影片之後遭遇了資金不足,一天只能拍一條,他也沒有想過退出。

這份堅持,讓王千源憑藉《鋼的琴》拿到東京國際電影節的最佳男主角。

《鋼的琴》劇照

得獎後沒多久,原本對「影帝光環」抱有更多期待的王千源冷靜下來,「拿獎的時候,這個事情其實已經翻篇了」。在他看來,重要的是「不要老記住得獎的感覺,你要記住怎麼樣得到了這個獎項的,那個感覺是最重要的。」

堅持去體驗生活,去挖掘角色的內心,提前著手準備,踏踏實實地表演,按照這樣的創作模式完成的表演能夠得到觀眾和業內的肯定——這是王千源成為東京電影節影帝後收穫的最重要的經驗。

2014年的《綉春刀》是王千源第一次拍武打戲,而讓他決定接下這部戲的,就是他想要挑戰這種未知。為了演好「大哥」盧劍星,他提前三個月就開始練習影片中的武術基本動作。

不僅是武打戲,他還不斷去思考古裝戲應該怎麼去演。從古代人應該怎麼坐卧行走,經常練武的人整體會是一種什麼形態,到粘上鬍子之後人應該怎麼說話,事無巨細。

到了《解救吾先生》,王千源又迎來了全新的挑戰:第一次出演大反派。

其實,《解救吾先生》留給王千源的角色準備時間並不算長。在看過人物原型綁匪的錄影帶以及其他資料之後,王千源很快就捕捉到這個角色最核心的特質:猶如城市裡一個飢不擇食的豺狗、喪家之犬,見誰綁誰,見誰殺誰,沒有什麼規則。

為了演出綁匪華子的兇悍、殘忍,他在片場跟扮演受害者吾先生的劉德華幾乎沒有什麼寒暄,「因為我是匪,他是我的人質。」

而在拍攝華子行刑前的戲份時,王千源直接熬了個通宵,然後通過狂喝咖啡、跑步來脫水,讓自己在外形上看上去更加枯槁。

這個角色僅存的人性與良知也同樣在這段行刑前的表演中得到呈現。拍攝時,包括導演丁晟在內,很多在現場觀看的人都哭了,而王千源當時的感覺是,自己算是交差了。

拍攝《解救吾先生》時,演完這場後,片場很多人都哭了

《解救吾先生》的華子讓王千源收穫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的提名,也讓他在這幾年裡成了新的華語電影反派代言人。

在《破·局》里虐過郭富城之後,王千源就直言不諱地說:以後真的不想再演壞人了。跟所有演員一樣,他也擔心自己的表演與形象被標籤化、模式化。

終於,《「大」人物》讓王千源如願了:這一次他不僅不再演反派,還是在影片中暴打反派的「超級警察」孫大聖。

之所以說孫大聖是超級警察,跟他的名字與孫悟空之間的相似性關係不大,主要是因為作為警察的孫大聖不僅腦子轉得快,身手也了得。

經過《綉春刀》《解救吾先生》《破·局》等影片的磨練之後,王千源對於動作戲顯然又有了新的理解。

拍《綉春刀》時,王千源給自己第一次拍得武打戲打了及格分。不過他那時也吐槽過自己,經常拍起動作戲來,就光想著記招,「像背題一樣,就沒有表演那種感覺了。」

對於《「大」人物》,王千源又對自己的動作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乾淨利索。而對於文戲,王千源的處理仍舊是一如既往地得心應手。

要跟罪惡與不公正硬磕到底的主角,必然得有勇有謀。孫大聖並不是只有一身好功夫的警察,他還是一個擁有小人物智慧的普通人,一個好丈夫、好爸爸。

孫大聖之所以沒有被金錢與權力腐蝕,也正是因為他知道小人物的生活是如何的不容易。而對王千源來說,在對小人物的理解和把握上,他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

電影中,孫大聖與趙泰在夜店中的第一次碰面是一場重頭戲。

這次的針鋒相對中,兩個角色不僅要展現出各自的特質,也要通過這場戲確立他們之間的矛盾:小人物與大人物的矛盾,善待弱者與欺凌弱者的矛盾,善良與邪惡的矛盾。

在這場戲裡,面對趙泰的挑釁,孫大聖始終保持著微笑。從一開始的避免矛盾,到看似不經意的言語諷刺,再到他對於趙泰欺凌弱者行為的鄙夷,孫大聖對於趙泰的態度已經足以說明他的人物特點。

而觀眾看到這裡,就已經明白:孫大聖與趙泰之間必有一戰。

雖然並沒有裸露戲份,但也不難看出這部電影里王千源的身材真的保持得非常好。(完全沒有拿王硯輝老師做對照組的意思,他在這部電影里超可愛)

在拍攝動作戲的過程里,王千源說他每一天都是膽戰心驚,「怕打到別人,怕弄傷自己,怕動作不夠漂亮。」

他話說得謙虛,但在觀眾看來,《「大」人物》里王千源的身手絕對不亞於練家子。

電影中,無論是孫大聖抓住高速駕駛的車不放手,還是被趙泰摔到擋風玻璃上,王千源全都是自己來。

《「大」人物》動作特輯中,王千源在拍完各種動作戲份之後最經常說得是:再來一條吧

為了拍好動作戲,王千源進行了嚴格的體能訓練,每天堅持有氧運動,就算是拍完夜戲也還得練會肌肉。

而王千源的對於自己的這種要求,與角色本身的設定也是不謀而合的。一個為了正義與責任,敢於挑戰「大人物」的警察,必然是不會輕言放棄的人;正義與邪惡的對決,也必須要酣暢解氣。

影片最後,孫大聖與趙泰之間的廣場對決,果真沒有讓觀眾失望。孫大聖在被打倒與站起來繼續戰鬥的循環中,用他的拳頭,宣洩了觀眾心中的不平與憤懣。

正是因為了解孫大聖這個角色,了解孫大聖與趙泰的武力對決對於觀眾情緒釋放、影片的主題提升有多麼重要,王千源才會如此重視他在影片中的動作戲表現。

甚至可以說,孫大聖打得漂亮、有力,就代表著小人物、代表著正義的勝利。

也是在《表演者言》那個節目中,王千源還說過一句話,「你老想演那種好的角色,或者很重的角色,它要是一輩子不來呢,你就一輩子不好好演嗎?」

對演過小角色也演過小人物的王千源來說,他已經明白,很多時候,問題的關鍵不在於角色,而在於演員自己。只有演員自己不給表演設限,他的表演可能性才會沒有限制。

從《綉春刀》里第一次演武打戲,到成為動作片里挑大樑的男主角,王千源靠得不是武學天賦,也不是技術外掛,而是實打實的汗水與努力。

從能拍打戲,到把打戲拍得賞心悅目,王千源用作品與表演證明了他的勇氣與突破。對他這樣的演員來說,沒有眼高手低的超越,只有腳踏實地的無限可能。

希望,更多的演員,也能夠明白這個道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桃桃淘電影 的精彩文章:

票房口碑北美雙贏,這部現象級懸疑片到底好在哪?
《戲夢巴黎》里還有很多你不了解的樂趣!

TAG:桃桃淘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