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在世界的邊緣

在世界的邊緣

pixabay.com

撰文 | 商 周攝影 | 曉 陽責編 | 程 莉

一九七八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了首批12處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在這個《世界遺產名錄》里,有兩個來自波蘭南部的小波蘭省。

在小波蘭省的省會克拉科夫(Krakow)東南方向十公里的地方,有一個叫維利奇卡(Wieliczka)的小鎮,舉世聞名的維利奇卡鹽礦就坐落在這裡。

大約兩億年前,維利奇卡還是汪洋大海,地殼運動讓這裡慢慢變成了陸地,同時也造就了一個巨大的鹽礦。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開始利用這裡的滷水熬制食用鹽。等到十三世紀,當地的人發現了地下的鹽礦,從此開始了這座鹽礦開採的歷史,一直持續到現在。

現在,這座鹽礦的地下留下了兩千四百多個礦坑。這些大大小小的礦坑由近三百公里的採礦通道連接著,分布在不同深度的九個層面上。最上面的一層離地面六十五米,而最深的一層則在三百多米的地下。在位於地下一百多米處的鹽礦博物館,可以看到整個礦坑通道的分布圖,一眼看上去像一個巨大的螞蟻窩,複雜而有序地連接著。

如果僅僅是這些,應該還不夠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真正打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是礦坑裡的內容。感謝文藝復興,藝術在歐洲再次綻放,也包括在這個人為的地下空間里。開始是採礦的工人,然後是職業的雕塑者,用前後幾百年的時間把這座礦山變成了一個地下藝術宮殿。在這座地下宮殿,所有的雕塑都是用鹽礦石完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地下一百多米深處的一個教堂。

維利奇卡鹽礦的地下教堂

現在,這個被開發成為旅遊景點的鹽礦每年接待約一百五十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有著七百多年歷史的鹽礦,給當地帶來的不僅是一處世界文化遺產。在中世紀,鹽是稀罕的生活必需品,是食品保鮮的介質。在最貴的時候,一斤鹽的價格相當於半斤黃金,維利奇卡的鹽業這一行帶來的產值是整個波蘭國家總產值的三分之一。從這種巨大的財富里收益最大的,就是附近的克拉科夫市,中世紀時波蘭的首都、現在小波蘭省的首府。

因為鹽礦,克拉科夫成為了中世紀歐洲的商貿重鎮之一。儘管地處內陸,它卻成為了環波羅的海貿易的漢莎聯盟的成員。也因為這座鹽礦帶來的利潤,克拉科夫建成了歐洲最大的中世紀廣場、美輪美奐的聖瑪麗教堂、富麗堂皇的波蘭王宮。另外,克拉科夫還擁有歐洲內陸的第二所大學克拉科夫大學,在這所公元1368年成立的大學裡,走出了改變人們宇宙觀的哥白尼。

遊人如織的克拉科夫老城一角

沒錯,克拉科夫的老城就是除了鹽礦外的第二個世界遺產。老城的城牆是十三世紀修建的,為的是抵抗蒙古騎兵的侵略。在公元1241年,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帶領強大的蒙古騎兵攻下了當時還沒有城牆的克拉科夫。要不是拔都的父親恰好在這個時候去世,蒙古軍隊不得不退兵,波蘭可能從此就換了語言。

蒙古人的侵略僅僅是個開始。在經歷了作為波蘭首都200多年的繁華之後,克拉科夫繼續了它辛酸的歷史:十七世紀,瑞典人來了;十八世紀,俄羅斯人、普魯士人、匈牙利人來了,然後拿破崙又來了。等到了十九世紀,克拉科夫徹底被奧地利吞併,直到二十世紀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奧匈帝國的失敗,波蘭人終於從幾百年的外族侵入和統治里獨立了出來。但好景不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又爆發了。這一次來到波蘭、來到克拉科夫的是慘無人道的德國納粹。等到德國納粹在二戰戰敗撤出克拉科夫之後,蘇聯的紅色鐵幕又籠罩了波蘭的天空……

上個世紀末蘇聯解體後,人們開始努力建設一個現代化的民主國家。現在,在宏大美麗的中世紀老城的廣場上,明媚的陽光照在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的臉上;廣場的周圍,人們悠閑地享受著波蘭的啤酒。毫無疑問,這是波蘭最好的時代。

被入侵當然是壞事,但從一定角度上來說也是文明的交流。當然,文明的交流還有一種和平的方式,就是寬容地接納外族。克拉科夫,這個飽受外族入侵的城市,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在老城的南面,是一個巨大的猶太人社區。十二世紀,猶太人來到克拉科夫,在這座城市裡繁衍,和當地的波蘭人和平相處,共同患難。在二戰之前,克拉科夫的猶太人已經達到了六萬,占城市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在這個猶太人社區,依然保留有從中世紀起陸續建造的八個猶太教堂。這一猶太教堂的數量,在整個歐洲獨樹一幟,展現著克拉科夫的寬容。

不過,克拉科夫的猶太社區之所以聞名世界,並不是因為寬容的波蘭人,而是因為一個叫辛德勒的德國人,還有一個叫斯皮爾伯格的美國人。

一九九三年,美國導演斯皮爾伯格製作了一部《辛德勒名單》的電影,這部電影就是在克拉科夫拍攝的,講述的也是一個克拉科夫的故事:一九三九年,德國納粹部隊入侵克拉科夫,從此這座城裡的猶太人陷入了災難。以滅絕歐洲猶太民族為目的的納粹軍隊,將猶太人限制居住、集中勞役,然後用毒氣屠殺。伴隨著納粹部隊來到波蘭的,還有一批德國管理人員,其中就包括辛德勒。辛德勒在來到克拉科夫後,收買了一家波蘭人的搪瓷工廠。通過僱傭廉價的波蘭人和更加廉價的猶太人,這個搪瓷工廠在波蘭發著國難財。目睹了猶太人被德國納粹部隊大規模殘忍地殺害之後,德國商人辛德勒心生仁慈,利用自己工廠可以僱傭猶太人的條件,保住了一千二百名猶太人的生命。

導演斯皮爾伯格講的就是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顯示了在納粹統治下人性的光輝,也因此讓辛德勒和克拉科夫的猶太社區聞名世界。

其實,在辛德勒的仁慈之外,還有這樣一個事實:在二戰的那幾年裡,歐洲近六百萬猶太人失去了生命,其中包括數以萬計的生活在克拉科夫的猶太人。不少人是在限制的居住區里被殺害的,還有的人是在克拉科夫郊區的Plaszow集中營里遇難,而最多的則是死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這個臭名昭著,殺害人數最多的納粹集中營就在離克拉科夫七十五公里外的奧斯維辛小鎮上。

這個小鎮也屬於小波蘭省,奧斯維辛集中營是這個省的第三個世界文化遺產。

即使比鹽礦和老城晚一年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奧斯維辛集中營絕對是一個比前兩者更值得去的地方。就像克拉科夫的旅遊推介小冊子里描述的那樣:你可能有很多個理由不去奧斯維辛,因為已經知道它,因為不想看血腥的場面,或者因為覺得那只是德國和波蘭的事情,但是只要去過的人都會覺得應該去。

現在,每年到奧斯維辛集中營參觀的人數已經超過了兩百萬。作為來過的一員,我不僅覺得值得一來,而且如果要推薦世界上最值得去的十個地方的話,我會毫不猶豫地把奧斯維辛集中營放在其中。

儘管去之前我也知道一些關於它的信息,但當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現場的時候,感覺還是截然不同。那些暗無天日的囚牢、毒氣室、焚屍爐、絞刑架,因為囚犯不再存在而讓人有些難以想像當時的場景;但那成堆的鞋子、飯盒,會很容易讓人想起它們的主人。更讓人難忘的是堆在一個巨大的房間里的頭髮,這些還沒有來得及加工成地毯的七噸頭髮,有辮子,也有燙髮,彼此糾纏在一起。這堆積如山的頭髮以及不計其數的犯人的照片讓人情不自禁地去想像,而這種想像又那樣地令人髮指……

奧斯維辛集中營博物館內的犯人照片和服裝

最讓人震撼的,則是奧斯維辛集中營的二號營地。在這個奧斯維辛最大的集中營里,運輸「犯人」的火車鐵軌直接鋪進了集中營的大門。

滿載猶太人的火車開進營地,下車後納粹軍人對猶太人進行分類。有勞動能力的人被送進牢房,迎接他們的將是艱辛的勞動和少量的食品。而佔大多數的沒有勞動能力的老人、小孩和虛弱的病人,則在被剪掉頭髮後直接送進毒氣室「洗澡」。

二號營地佔地一百七十五公頃,近兩平方公里。在奧斯維辛郊外的平原上,顯得一望無際。站在這裡極目四望,幾百座房子很有規律地排列著,給人的第一感覺是一個巨大的養豬場。導遊說這裡可以同時關押十萬人,而納粹的計劃是擴建一倍,到二十萬人的規模。感謝蘇聯紅軍,沒有讓納粹有時間去將這一計劃變成現實。

從1941年開始到二戰結束,在不足四年的時間裡,奧斯維辛集中營屠殺了110萬人,110萬人……

同樣感謝蘇聯紅軍的快速推進,讓納粹部隊在來不及徹底銷毀這個集中營便倉惶而逃。所以現在,集中營之前三百座整齊的房子大部分還在。其中一棟還對觀眾開放,讓人了解當時裡面犯人的生活。房子建得很簡單,因為本身就是當時的犯人自己建的,很不專業,牆體顯得更是粗糙不堪。裡面被木頭柱子和木板分隔成了近六十個單元,每個單元大概四個平方米。每個單元又分為上中下三層,每層七十厘米的高度。參觀的時候我特別注意了一下,看看人是否可以在那樣的七十厘米高的木盒子里坐起身來,答案是不能。也就是說,關在那裡的成人只能躺在那裡。

另外需要一提的是,這個關有八百人的房子里沒有衛生間。看到這裡我想,這個看上去像養豬場的集中營,實際的居住條件卻是連豬舍也不如。

當看著直通鐵路、一望無際的集中營、不如豬舍的宿舍,再加上被納粹臨走時炸塌了的巨大的毒氣室,每一個參觀者都是一樣的心情:沉重又震撼。這個集中營告訴我們的不僅是德國和波蘭的故事,更不僅是日耳曼人和猶太人的故事,而是一個屬於全人類的故事。

遊歷小波蘭省,讓人難忘。就像在克拉科夫時那個年輕、自信、說著一口流利英語的志願者導遊說起的那樣:「在這個地球上,波蘭從來就沒有站到舞台的中央過;但在世界的邊緣也不是壞事,因為這為我們看世界提供了另外一個角度。」

的確如此,在這個世界的邊緣,我們可以看到被侵略、被瓜分、被屠殺、被控制,也可以看到寬容、接納、建設、獨立、民主、和平。而所有這些,都是人類文明史的一部分。

本文在2017年發於「新語絲」,最近作者做了修訂,並加上了照片。

更多內容:http://www.zhishifenzi.com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商務合作請聯繫

business@zhishifenzi.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14個領域新技術或遭禁運,美國想幹啥?
該死的免疫下:無盡的噩夢

TAG:知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