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科學是如何落後於西方的?起源於清朝的一場日全食

中國科學是如何落後於西方的?起源於清朝的一場日全食

14世紀時,東西方文明幾乎同時陷入停滯。元朝建立後,在佔領區實行高壓政策,進行粗放式管理,極其粗暴落後;西方正處於黑暗的中世紀,黑死病橫行,神權凌駕於皇權之上,聖經成為至高無上的真理,任何科學都被視為異端邪說,義大利思想家布魯諾因維護日心說被活活燒死。不同的是,歐洲新興的資產階級同教會展開了一場反封建反迷信鬥爭,最終迎來文藝復興和大航海時代。

伽利略去世那年,一場決定中國國運的大戰在松山展開,以明軍落敗而告終。兩年後清軍入京,德國傳教士湯若望以其天文曆法方面的學識得到清廷賞識,受命繼續修正曆法。湯若望上書多爾袞,極力建議推行更為準確的西洋新曆。從順治二年起,西洋新曆被清廷定為《時憲歷》並頒行天下。

西洋新曆的推行,與傳統曆法以及滿人慣用的回回曆產生嚴重衝突。中西曆法之爭歷來已久,湯若望也被仇外勢力視為眼中釘。順治十七年,吳明煊上書彈劾湯若望三大罪:潛謀造反、邪說惑眾、曆法荒謬。前兩條罪名都是莫須有,只有第三條有待商榷。但順治帝對湯若望極為信任,未予理會,吳明煊反而因此獲罪。

康熙年間,鰲拜專權,欽天監楊光先再次以同樣罪名彈劾湯若望,失去順治庇護的湯若望被下獄。經三司會審,認定「潛謀造反」為子虛烏有,「邪說惑眾」罪名成立,湯若望被判處絞刑。湯若望入獄後,當天晚上就出現彗星,次日又颳起特大沙塵。凌遲決議上報當天,北京發生地震,一震就是五天。種種異象的出現,滿朝君臣震恐。孝庄太后出面開釋,湯若望終免得一死,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被流放,五名欽天監官員被斬首,《時憲歷》被廢除,復用大統歷。

大統歷行之數年,謬誤越來越大,中西曆法之爭再次爆發,南懷仁極力建議使用《時憲歷》。康熙七年,也就是湯若望去世的第三年,大統歷與時憲歷之間進行了一場終極大PK。在眾多官員的見證下,時憲歷成功預測了一起日全食。又經過數年觀測證明,時憲歷更為準確,新法戰勝舊法,成為後來幾百年官民通用的農曆。

新法雖然獲勝,但沒有開啟中國近代的科學歷程。鬥法失敗的楊光先反而出任新的欽天監,而湯若望早已骨寒兩年之久。楊光先是是傳統儒生,極力反對新法和地圓說。他在《不得已》一書中駁斥道:果大地如圓球,則四旁與在下國土窪處之海水,不知何故得以不傾?真如西人所言,則西洋皆為魚鱉,而若望不得為人矣。

科學無法戰勝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最終也沒能引發中國近代科學的井噴式發展,反而進一步被抑制。康熙本人酷愛西學,在代數、幾何、天文、醫學等方面頗有著述,《康熙皇輿全覽圖》更是被視為當時世界地理學的最高成就。然而,當時的小農經濟社會對科學技術的需求並不高,奉行的仍然是三綱五常那一套。康熙作為一代明君,對漢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之類的帝王之術爛熟於心,出於維護統治的考慮,最終抑制了科學在中國的發展,甚至作出銷毀火器之舉。

康熙之後,歷代清帝對科學越來越不重視。鴉片戰爭時,道光皇帝驚問:「英吉利在何處?」可謂荒謬至極。清朝打輸鴉片戰爭也在情理之中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往今來 的精彩文章:

古代最有名的四大名馬,此馬在主人自刎後投江自盡
商君書為什麼被稱為天下第一禁書?你看看裡面寫的是啥

TAG:史往今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