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六大武將,一個比一個不要命!民間將其編成一順口溜人人皆知

三國六大武將,一個比一個不要命!民間將其編成一順口溜人人皆知

三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時間段,上承東漢下啟西晉,這個時期英雄輩出,所以才會有羅貫中筆下的《三國演義》。桃園三結義,不變的是張飛關羽劉備的兄弟情;挾天子以令諸侯,不變的是曹操的老謀深算;揮淚斬馬謖,不變的是諸葛亮的堅韌果敢;既生瑜何生亮,是周瑜的無奈。除此之外三國時期還有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事例,那麼三國時期既然是戰爭動蕩的年代,單論武力誰是真英雄?

民間有這樣一個順口溜「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這六位也是三國時期著名的六大武將。那我們先從呂布說起。俗話說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呂布在歷史上素以英勇聞名,他擅長騎射,臂力過人,被譽為「飛將」。十八路討伐董卓時,桃園三兄弟聯手和呂布打成平手,濮陽大戰時曹操帳下六虎將也是和呂布平手。然後是趙雲,趙雲趙子龍,常山真定人,身長八尺,長相雄偉,是三國時期有名的美男子。他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都取得了很大的勝利。

典韋,曹操麾下的一名大將,曾單手舉起牙門旗,濮陽之戰中,與呂布親身搏戰,戰了多時逼得呂布撤退。在宛城時張綉背叛曹操,為了保護曹操典韋孤身一人抵擋叛軍,因寡不敵眾最後戰死。一代英雄溘然長逝。關羽關雲長,曾斬殺袁紹大將顏良,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就連曹操都曾想遷都以避其鋒芒。關羽去世後被民間逐漸神化,被尊為「武聖」,與孔子並稱「二聖」,後世人民多將關羽稱為關公,並且過年要貼在門上作為守護神。

馬超字孟起,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徵召其做官都被拒絕,後投靠劉備。他起兵反曹,是曹操的心腹大患,他輔劉七載,在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之地時牽制住曹操的先鋒主力。最後是張飛,字益德,與關羽並稱為萬人敵。長坂坡上據水斷橋,僅帶領二十餘人斷後,曹操大軍皆害怕張飛的勇猛而不敢向前,因此給劉備留下了時間撤退保全了性命,不然可能不會出現三國鼎立了。

但是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三國時期還有許多其他名將,如孫堅、夏侯惇、黃忠等等,這些人也是一個比一個能打。民間的排名只是因為百姓僅僅了解這麼多。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這段時期為我國古代文化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許多成語都出自這個時期,比如三顧茅廬、草木皆兵、望梅止渴、吳下阿蒙、得隴望蜀、如魚得水等等,還有說曹操曹操就到、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等歇後語。總而言之,三國時期的故事異彩紛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洪荒之使 的精彩文章:

為何清朝140次文字獄,都拿明朝人開刀?都是一位明朝人惹的禍
皇太極上位後,為何改國號為大清而不是大金?五行八卦中藏有真相

TAG:洪荒之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