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民間12句老話,深藏生活中的大道理!

民間12句老話,深藏生活中的大道理!

1. 清明到,兒盡孝。

清明節活動流傳已久,最為盛行的是掃墓祭祖。指清明節是兒孫們盡孝祭親人的時候。

2. 清明多栽樹,穀雨多種田。

指清明節前後是植樹造林的最佳時期,人們多忙著栽樹;穀雨節前後人們多忙著播種。

民間12句老話,深藏生活中的大道理!

3. 清明發芽,穀雨採茶。

指茶樹一般在清明節前後發芽,到了穀雨就開始採摘。

4. 七月半,敬祖先;八月半,慶團圓。

七月半,即農曆七月十五日,舊時人們稱這一天為鬼節,一些人在這一天焚香燒紙,祭祀祖先。八月半,即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是家家慶祝團圓的日子。

民間12句老話,深藏生活中的大道理!

5.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說明人有了喜事精神特別爽快,就像中秋的月亮,顯得格外明亮。

6. 三十無魚不為宴,初一無雞不成席。

這是流傳於東北地區的春節飲食習俗。除夕夜宴要有魚,表示年年有餘。初一宴席要有雞,預示來年大吉大利。

民間12句老話,深藏生活中的大道理!

7. 三十夜裡的火,元宵夜裡的燈。

從唐代起,在這一天夜晚就有觀燈的風俗。民間習俗,每年除夕之夜家家戶戶都要燃火守歲,元宵之夜家家戶戶都要掛燈籠,觀燈賞月。

8. 霜降到立冬,翻地凍死蟲。

指每年霜降到立冬時節,進行秋耕,有助於消滅病蟲害。

民間12句老話,深藏生活中的大道理!

9. 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襖送。

裘:毛皮的衣服。指端午節沒有過,禦寒的皮衣、棉衣不要脫去,以免受寒。

10. 五月初五過端陽,吃完粽子忙插秧。

說明過了端陽節就到了種植晚稻、忙著插秧的季節。

民間12句老話,深藏生活中的大道理!

11. 五月端午祛病邪,家家門前掛艾葉。

民間習俗,每當端午節到來時,家家戶戶門前都要掛上艾蒿,以祛病避邪。

12. 五月五日午,天師騎艾虎,手提菖蒲劍,降魔三萬五。

天師:指道士。艾虎:用艾做成的像老虎的東西。舊俗端午節給兒童戴在頭上,認為可以驅邪。菖蒲劍:因菖蒲葉子形似劍,故名。此諺語講述端午節驅邪降魔的民間習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素佛堂 的精彩文章:

《孫臏兵法》七句金言,看完讓你受益匪淺
《鬼谷子》智慧:耳聰目明,洞察姦邪

TAG:素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