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楊白勞向黃世仁借錢時是有協議的,後來卻不還,算不算老賴

楊白勞向黃世仁借錢時是有協議的,後來卻不還,算不算老賴

聲明:本文素材來自《白毛女》一書,作者原創,獨家首發,轉載必究,拒絕偽史,保證不涉時政。

楊白勞向黃世仁借錢時是有協議的,換句話說,他們兩人之間是其實形成了一種契約關係。按歐洲人的說法,所謂契約精神,乃是個人與他人,或者與集體形成的一種無形的合同關係,是近代歐洲式民主的主要標誌。

據史料記載,社會契約思想的提出者是法國的盧梭,他也因此被稱為是最激進的民主主義者。各位可別小看這種契約精神,盧梭說了,就國家層面而言,百姓與國家掌權者之間也是一種契約關係。所以,如果掌權者做得不到位,那麼百姓就可以撕毀契約,也就是進行革命,打倒掌權者。

是的,盧梭說過,契約的最大特點就是可以被撕毀!好了,遵循盧梭的社會契約思想,咱就可以來討論今天的話題了。楊白勞向黃世仁借錢時是有協議的,後來卻不還,算不算老賴?這話要從社會和個人兩個角度來看。

首先,從社會層面看,當時正處於國共十年對峙時期,楊白勞是佃戶,租種了黃世仁的地,並向他借錢。這種契約關係是雙方真實意願的表示,是合理合法的。所以,楊白勞後來不還錢,肯定是不對的。而且,從《白毛女》的內容來看,黃世仁去楊白勞家討要了好多次,後者一副我窮我有理的嘴臉,著實像一個老賴。

其次,還是從社會層面看。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雖然是個現代意義上的政府,但很多理念其實還是落後於世界的。當時的蔣介石,絕沒有在中國實行社會契約思想的興趣。各位,既然沒有這一思想,那又哪來的老賴一說呢?不過各位,如果從個人的角度看,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白毛女》講的其實是個悲劇,一個由於地主老財無休止的壓迫和剝削而導致的人間悲劇。故事的結尾,青年農民大春投奔紅軍,頗具象徵意味,體現了作者呼籲農民起來反抗暴政的意願。而喜兒逃入深山成為白毛女,那是情感上的需要,亦或可看成是對農民憤怒情緒的一種煽動。從這一邏輯出發,別說楊白勞還不出錢,就算還得出,他也不能還!!

各位,他不還錢,這意味著楊白勞在反抗這個黑暗的社會。他不還錢,是因為他與黃世仁為代表的地主老財勢不兩立。換句話說,楊白勞只有不換錢,才能彰顯自己的反抗意識,才能成為戰鬥英雄。所以,他不是老賴,而是一名與黑惡勢力做鬥爭的勇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派思維 的精彩文章:

日寇看到國軍在洗一東西,立馬送來一隻桶,宋美齡的評論更有意思
小鳳仙靠這一招成了名妓,晚年嫁了兩次,結局悲慘

TAG:海派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