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遠征小勃律國的虛與實:是唐軍瞬間全部凍死,還是凱旋而歸?
唐朝時,西域有個叫小勃律的國家,位置大概在現在克什米爾西北部,在西域各國中實力比較強大。小勃律國本來臣服於唐朝,後來被吐蕃引誘,娶了吐蕃公主,因此臣服吐蕃。
唐朝與吐蕃是宿敵,小勃律國成為吐蕃的打手,阻攔西域國家朝見唐朝,並搶奪貢品。唐玄宗李隆基為此很生氣,派軍隊前去征討小勃律國,都無功而返。在天寶六年(747年),唐玄宗派名將高仙芝率領步騎一萬人去征討小勃律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高仙芝從從安西都護府出發,行軍千里,風餐露宿,耗時一百多天。唐軍來到連雲堡,擊敗這裡的吐蕃守軍,斬首五千級,生擒千人,馬千餘匹,各種軍需物資數萬件。
唐軍到達阿弩越城時,高仙芝派將軍席元慶先行去小勃律國,欺騙小勃律王說:「我們不會進攻你的國家,只是借路去大勃律國而已。」然後又將小勃律國酋長騙來,將他們全部綁了。後來高仙芝趕到小勃律國,將酋長們全部殺了。
小勃律王驚慌逃入山中,高仙芝派兵進山搜捕,沒有找到,於是招降小勃律王,許諾饒他不死,於是小勃律王出來投降。高仙芝平定了小勃律國,凱旋而歸。
但是,唐朝遠程小勃律國的故事還有另外一個版本,記載於唐朝段成式所著的《酉陽雜俎》中,其中說:
天寶初年,西北邊將安思順進貢五色玉帶,唐玄宗又在國庫中得到五色玉杯。唐玄宗發覺近日西域沒有進貢五色玉,於是派人責備西域各國。各國國王說:「進貢的五色玉在路上都被小勃律國劫走,所以沒有到達長安。」唐玄宗大怒,想征討小勃律國。
群臣大多勸阻,唯有李右座贊成唐玄宗,並且說王天運有勇有謀,可以作為遠征軍主將。唐玄宗於是命令王天運率領四萬唐兵,並且統領西域各國聯軍,一同遠征小勃律國。
王天運兵臨小勃律國城下,國王恐懼請罪,於是將國中寶玉全部獻出,並請求年年向唐朝進貢。王天運不答應,當即屠城,擄掠三千人以及城中珠寶而還。小勃律國有一個術士,對王天運說:「將軍無義,不祥,天將要降下大風雪。」王天運沒有理會。
王天運帶著唐軍返回,行軍數百里後,這時忽然四面起風,天上飄下雪花,像鳥翼一樣大。寒風非常強烈,將前方的小海水吹起,將波浪凍成冰柱,又將冰柱摧毀。
過了半日,唐軍來到小海附近,小海突然漲水,四萬人一瞬間被淹,立刻被凍死,只有一個外族人和一個漢族人得以生還。
回來的二人將此事上報給唐玄宗,唐玄宗感到很驚奇,當即命太監跟隨二人去查驗。他們到了小海一側,看見冰山崢嶸,隔著晶瑩剔透的寒冰發現了士兵的屍體,有站著的,有坐著的,清晰可數。太監準備回去復命,寒冰忽然稍微融化,眾多屍體消失不見了。
這不禁讓人疑惑唐朝遠征小勃律國的虛與實,是4萬唐軍一夜凍死,還是凱旋而歸?根據正史《新唐書》和《舊唐書》記載,高仙芝遠征小勃律國凱旋而歸,比較可信;而《酉陽雜俎》是一部志怪筆記小說,上面記載的故事大多荒誕不經,所以真實性值得懷疑。
儘管如此,但段成式畢竟是唐人,在《酉陽雜俎》收錄了一些史書沒有記載的唐朝秘聞。我們可以設想,或許唐朝至少兩次遠征小勃律國,有一次是王天運領軍,全軍被凍死;最後一次是高仙芝領軍,平定其國,凱旋而歸。因為第一次遠征失敗,朝廷覺得顏面掃地,所以刻意隱瞞了此事。
如果這個設想成立,那麼王天運率領的4萬唐軍瞬間被凍死,可真的就成了歷史上的靈異事件。
文獻參考:《新唐書·列傳第六十·哥舒高封》《酉陽雜俎·卷十四·諾皋記上》
流年檐下雨,浮世階上苔。我是作者【檐雨階苔】,歡迎關注。


※宇文化及的弟弟想歸降李淵,於是獻上了一隻金環,其中有何深意?
※突厥可汗率領10萬鐵騎來到長安城外,李世民如何智勇退敵?
TAG:檐雨階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