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他曾資質平平,一度深陷絕望,卻最終成為「宇宙之王」

他曾資質平平,一度深陷絕望,卻最終成為「宇宙之王」

因為「宇宙之王」,大家應該只憑題目就能猜到今天故事的主角是誰。這位今年去世的物理學家名氣如此之大,以至於很多時候我們會在不經意間忽略一個事實,即除了黑洞、輪椅和《時間簡史》,我們可能對他知之甚少。

宇宙之王——霍金。

紅移只是因為光線累了

1942年1月8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普通的一天。而對於科學界來說,這一天有兩件事不那麼普通。

一件是伽利略逝世300周年,另一件,是霍金誕生。

現在很多人會覺得霍金出生在這一天是冥冥之中的安排,不過霍金本人並不這樣想,他曾說過:不要忘了,這一天里大約有20萬個嬰兒出生。我們不知道有沒有其他孩子長大後成為物理學家或者天文學家[1]。

霍金幼時家在倫敦,但他卻在牛津降生。這是由於二戰時,英國和德國相互之間承諾,不會轟炸對方大學城(英國的牛津和劍橋,德國的海德堡和哥廷根,四座城市分別有世界著名的大學)。

後來,霍金回到倫敦上學,但由於所在學校的教學方法激進且失當,直到8歲他才學會閱讀。1950年,全家因為他父親的工作變動而搬家。他被送進「女子中學」(High School for Girls)讀書(雖然叫這個名字,那所學生也招收10歲以下的男生就讀[2])。

此後,他進入聖奧爾本斯學校(St Albans School)讀書。在當時英國的教育體制中,學生會被分成A、B、C三組,只有在A組的學生才有希望在未來從事學術工作。

霍金入學時被分在A組,但是一年之後,班級排名20位之後的學生會被降到B組。在第一年,霍金前2個學期在班裡的排名分別是第24和第23,但最後一個學期他考到了18名,幸運地沒有被降級(英國一年有3個學期)。

實際上,霍金從未排在班級前一半。但不知同學們是看出了什麼端倪還是只是出於無心,給成績平平的他起了一個「愛因斯坦」的外號[2]。

霍金回到聖奧爾本斯學校(圖片來源:參考資料[3])

在聖奧爾本斯學校期間,霍金知道了哈勃發現的紅移,而這暗示了宇宙在膨脹。但他覺得紅移肯定還有別的原因:遙遠星系發出的光線在宇宙中經過長距離的旅行到達地球,因此會非常疲勞,所以變紅了,就像我們跑步跑累了臉會變紅一樣。

然而這樣紅移和宇宙膨脹就沒什麼關係。直到他開始讀博士之後,聽說有人發現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才知道自己當年的想法完全錯了。

霍金,一生都在探索宇宙、探索星空。圖片來源:Pixabay

比脫歐談判更難的事情

霍金的父親曾經在牛津大學學院讀書,因此建議他也去申請牛津大學。霍金儘管成績並不出眾,仍進入了牛津大學並且拿到了獎學金。1962年到了快畢業的時候,他在考試前一晚因為緊張沒有睡好覺,在考場上發揮不佳。

年輕時的霍金和他的媽媽。

霍金的考試成績介於一等學位和二等學位之間,需要通過一個面試來決定最後的結果。在被考官問到他以後的打算時,霍金說他想做研究,如果是一等學位的話,他就去劍橋接著讀書,如果是二等的話,他就會留在牛津。最終考官們給了他一等學位,他也如願以償前往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

在劍橋,他本來想跟隨著名天文學家弗雷德·霍伊爾(Fred Hoyle)讀博士,但是霍伊爾的學生已經招滿了,所以他被分給丹尼斯·西阿瑪(Dennis Sciama),雖然霍金此前從未聽說過他,但後來卻為此感到很慶幸。

因為霍伊爾是描述宇宙性質的穩態理論(steady-state theory)的創立者和維護者。這個理論後來因為無法描述觀測到的結果而風光不再。如果讀了霍伊爾的博士,霍金大概就需要為穩態理論辯護了——這對他來說,是個比脫歐談判更困難的任務[1,4]。

由於不擅長動手,他選擇了理論研究

學生時期的霍金髮現自己不適合一些需要較強動手能力的研究,儘管他的父親曾經很希望他去學生物學,但霍金覺得也許理論研究更適合自己。

現在看來,他的直覺也許沒錯。

在當時的理論物理研究中,霍金認為粒子物理髮展迅速且成果很多,但是有些繁雜,他的想法可以用理查德·費曼的一句名言來說明:「如果我記得那麼多粒子的名字,我就成為一名植物學家了。」

選擇研究方向時,霍金敏銳地發現,雖然廣義相對論研究遭到冷遇,但卻提供很多施展才華的空間,而這其中聽起來匪夷所思的黑洞吸引了他的目光。愛因斯坦曾經在1939年的一篇論文中試圖論證恆星不可能在自身的引力作用下塌縮,但在霍金開始進行研究之時,已經有科學家相信這類奇異天體的存在。

1974年,霍金對黑洞的思考越來越深入,也發現了不可思議的地方——他通過計算髮現,黑洞能夠輻射出粒子,但理論上不應該有任何東西能從黑洞中逃出來,即使光都不可以。

霍金對黑洞的思考越來越深入,也發現了不可思議的地方。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開始他覺得自己肯定算錯了,但是越想越不對勁兒,因為反覆的計算證明自己的想法沒什麼疏漏。所以,他覺得黑洞可能就是這麼離奇,於是他公布了自己的計算結果,也就是此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霍金輻射」。他的好朋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基普·索恩認為,這可能是20世紀下半葉最令人驚詫的理論發現。

因為愛情他重新振作,寫下《時間簡史》

霍金在21歲的時候被查出患有盧伽雷氏症,等於被醫生判了死刑,對此他一度感到非常沮喪,整日借酒消愁。但當他遇到後來第一任妻子簡·王爾德(婚後改名簡·霍金),愛情又重新給了他生活下去的力量。

霍金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簡。

霍金的身體狀況並未像醫生預計的那樣迅速惡化,他開始和簡規劃未來的婚姻生活,並由此鼓起勇氣,重新投入到研究中,順利拿到博士學位。

1982年,霍金產生了寫本書的想法,一來為了給女兒準備學費,二來是希望通過這本書讓公眾了解到我們究竟對宇宙知曉多少。霍金最初為這本書擬的書名是《從大爆炸到黑洞:時間短史》。不過這本書的編輯彼德·古查迪把正副書名調換了一下,並且把「短史」(short history)改成了「簡史」(brief history)。這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時間簡史》。

1988年4月1日,這本書在愚人節當天正式出版。此後,各類「簡史」層出不窮,成為出版界的一個熱門品類,應該都是拜霍金所賜。一篇在倫敦《獨立報》上發表的文章曾把《時間簡史》與《禪與摩托維修技術》相提並論,令霍金感到非常高興[2,5]。

《時間簡史》封面。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他們很幸運,還不知道美國總統是誰

2014年,以霍金為原型的傳記電影《萬物理論》上映。觀影前,霍金對飾演自己的埃迪·雷德梅恩(Eddie Redmayne)說:「看完我會告訴你我的想法,很好,或者別的。」看完電影后,他說自己很喜歡這部電影,只是覺得電影里應該有更多物理的知識和更少的感情戲[1]。

《萬物理論》海報。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在雷德梅恩看來,除了具有深邃的思想和堅毅的品格,幽默感也是霍金醒目的特質之一。

霍金曾經多次批評以美國總統特朗普為代表的政治家對氣候變化問題的忽視,認為這將給人類帶來災難。

而在談到星際旅行時,他也不忘調侃一下特朗普。半人馬座α星距離地球4.37光年,地球上的信息傳到那裡需要4.37年的時間。霍金覺得那裡如果有智慧生命的話,現在一定很幸福,這是因為他們不必為知曉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以及之後的所作所為而感到困擾[1]。

霍金把自己出生於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紀念日歸為一個巧合,而他逝世於愛因斯坦的生日這一天,也只是一個偶然。但毫無疑問,霍金曾經沿著伽利略和愛因斯坦開拓的道路,幫助我們更加深刻地洞察了宇宙的秘密。

這位差點被「降級」普通學生,擺脫身體的束縛,在適合自己的理論研究中發出璀璨的光芒。在他去世後,他被安葬於倫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居於牛頓和達爾文之間。在屬於他的那塊紀念地磚上,就刻著他的名字、他的生卒年和「霍金輻射」的方程。

紀念霍金的地磚。圖片來源:威斯敏斯特教堂官方推特

一個沒有早早展現出天分的少年,最終卻與群星同在。

題圖來源:圖蟲創意

參考文獻:

[1] Stephen Hawking. Brief Answers to theBig Questions, 2018.

[2] 史蒂芬·霍金. 我的簡史. 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3]https://www.st-albans.herts.sch.uk/2018/03/14/professor-stephen-hawking-ch-cbe-frs-frsak/

[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nnis_W._Sciama

[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_Brief_History_of_Time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微信: SquirrelClub

微博:科學松鼠會

科學松鼠會,是一家以推動科學傳播行業發展為己任的非營利組織,成立於2008年4月。我們希望像松鼠一樣,幫助公眾剝開科學的堅果,分享科學的美妙

永遠的宇宙之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松鼠會 的精彩文章:

從「富含鈣」到「強化鈣」再到「鈣保健品」,你知道怎麼分辨嗎?
古埃及人民用金字塔來埋葬法老,而巴西白蟻只是把它們當「垃圾堆」!

TAG:科學松鼠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