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滿清為何能統治中國三百年?有一支軍隊很厲害,專門用來看管漢人

滿清為何能統治中國三百年?有一支軍隊很厲害,專門用來看管漢人

八旗最初源於滿洲(女真)人的狩獵組織,是清代旗人的社會生活軍事組織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雍正皇帝在描繪八旗軍駐地時,則用了一句「隱然有虎豹在山之勢」。八旗軍士氣高漲如虎豹,卻藏住了自身的爪牙隱忍不發。其實,雍正的這句話還向我們透露了另一層信息,那就是:「滿清統治者處理政治矛盾和滿漢關係的手段越來越高明了。」

如今,很多人都覺得八旗士兵在入關後不負往日凶名,其實,這正是滿清皇帝散播的迷霧,他們的目的就是讓人忽略這支隱於山上的虎狼之師。我國歷史上僅有兩個統一中原的朝代是由少數民族統治的,分別為元、清兩朝。同樣,作為外族統治,滿人穩坐江山三百年,統治時間數倍於蒙元。努爾哈赤入關時,滿人中能打仗的士兵只有二十幾萬,在進入中原後卻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打壓漢族,鎮壓各方勢力的反抗,建立起一個鐵桶一般的政權。

所以,很多史學家認為:大清的成立不僅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在世界史中也是一個難解的謎團。

有人說,滿人在入關後之所以穩坐江山三百年,完全是因為他們的統治被「漢化」了,在沿襲了唐宋明三朝的傳統封建制度後,掌握了統治漢人的不二法門,守住了江山。這種說法雖有道理,卻不盡然,清朝沿襲了明朝的制度,卻又「青出於藍」。正是這些與明朝不同卻又高明的地方,使清朝統治者能夠駕馭中原。

其中,最別具一格的就是八旗制度。滿清歷代統治者都將八旗視作滿人的根基,不斷強調八旗對於穩固統治的重要性。

任何一個政權,都有其建國之基。八旗制度幫助滿人建國,又隨著清朝覆滅走向末路,這也恰恰說明滿清統治並未被徹底「漢化」。令人感到惋惜的是,我國史學家對於八旗制度並沒有太多重視,在修撰清史的過程中,竟然,忘了給「八旗制度」留一席之地,在幾十個滿清統治的規章用典之中,也沒有「八旗志」的出現。

努爾哈赤自舉事建國起,到入關進駐北京,短短二十八年時間,這群住在群山中以遊獵為生的女真人完成了定都北京的偉業。縱觀歷史上的朝代更替,論發展效率根本無出其右者,對此,許多史學家僅以一句「驍勇善戰」概而括之。就像是金代完顏阿古打的「猛安謀克」制一樣,努爾哈赤也有自己的「八旗制」,這才是努爾哈赤賴以逐鹿中原的資本。

起初,滿人有名為「牛錄」的組織,也就是十個滿族獵人組成的狩獵團體。1601年,努爾哈赤對這一組織進行了改造,由每個「額真」管轄三百人的「牛錄」,而這些「牛錄」歸白、紅、黃、藍四旗管轄。幾年後,努爾哈赤再次優化了「牛錄」的體制,並擴增了四旗,這就是八旗的由來。

八旗軍有兩種特點,首先,是軍民結合,閑時為民耕作,戰時為兵上陣,並不荒廢。其次,為軍政一體化,執行任務時受調派,沒有任務時歸旗主調遣,既以旗治人,又以旗統兵。在打仗時,八旗兵根本不需要輜重補給便能出征,所有軍備全靠自給自足。並且,在皇太極登基後,在滿人八旗的基礎上增設了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自此八旗軍又有漢、蒙、滿之分。

滿人八旗以輕騎兵輕火器兵為主,在吸納了擅長重騎的蒙古八旗和擅長重火器的漢軍八旗後,八旗軍的作戰水平直線上升。然而,八旗始終是滿人的根基,雖然有蒙古人和漢人加入,但是,大權仍集中在滿族貝勒手中,這是毋庸置疑的。有了這支驍勇善戰的勁旅,滿清統治者在與各地起義勢力和南明作戰時遊刃有餘,其勢摧枯拉朽無可匹敵,這是八旗軍最鼎盛的時期。

定都北京後,滿清統治者面臨著複雜又嚴峻的形勢,此時,全國都處於民族矛盾中,滿族皇帝能夠依靠的不是八旗還能是誰?降清的明軍被編製成綠營,人數是八旗軍的幾倍,但是,滿清統治者根本不敢依靠這群降卒。滿清統治者絞盡腦汁的思考:如何使得八旗這支親軍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其精銳作用,所以,他們本著強軍的宗旨對八旗軍推行了一系列改革。

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讓八旗兵從軍民結合轉化為職業軍人。

滿人入關後每個八旗兵雖照例領到了自己的「份地」,但是,局勢卻不允許他們閑時為民,參與農業生產。由此,八旗兵們選擇將自己的土地倒手轉賣,大部分八旗兵都失去了經濟來源。為了保障八旗兵的利益,滿清統治者採取了「定旗餉政策」。

「定旗餉政策,也就是給八旗兵發工資,此外,每年還會發給八旗兵24斛米,為他們修建房屋,八旗兵每逢婚喪嫁娶還可以向朝廷支取一筆銀兩。

此外,為了讓八旗兵「好鋼用在刀刃上」,滿清統治者將一半的八旗兵駐紮在京郊,拱衛首都。與此同時,全國各地的省會城市、軍事要地、邊關海關均由八旗兵把守。其目的就是控扼京師以外所有最重要的軍事據點,是為駐防。

主要形成以下幾條駐防線:

運河駐防線(京師、德州、京口、杭州)、黃河駐防線(德州、開封、西安)、長江駐防線(江寧、京口、荊州、成都)、東南沿海駐防線(杭州、福州、廣州)、此外還有京畿駐防線、關外駐防線、塞外蒙古編旗駐防及甘肅新疆駐防線等等。

清廷根據旗民分治的原則,在駐防地為旗人築城別居,或者在城內划出一角令旗人居住,通常稱之為「滿城」。

其實,這批駐守在外的精銳八旗主要作用並非參與防務,而是監視漢軍綠營。

清初,全國共有近八十萬綠營軍,這些人都是漢人,且受過嚴格的軍事訓練。滿清統治者讓十萬八旗兵分管這八十萬綠營軍,又讓這八十萬綠營軍控制鎮守各地,就像是以臂使手遊刃有餘,這項舉措可謂十分高明。

這樣一支不僅常駐於邊疆,而且常駐於腹里內地的制度化的武裝力量為歷朝所未有,是滿洲統治者維護統治的主要工具。直至18世紀中葉,八旗營區終於系統地分布於全國的軍事要地,實行永久性的駐紮。

並且,參與各地防務的八旗軍有兩大特點,這兩大特點均被史學家忽略不計,其實,這正是八旗兵增強滿清統治作用的要素:

一是、滿清統治者雖然從原則上讓八旗士兵駐守在全國各要地,讓他們發揮著鎮壓漢人的作用,但是,在具體做法上卻十分微妙。駐守在各地的八旗兵從不與老百姓混居,而是集中住在滿營中,很少招搖過市,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守在營地不輕易出動。

每當地方有治安問題,先是有地方府衙出面,若處理不了則有綠營出面解決,讓綠營的漢軍拋頭露面做惡人,八旗兵則暗中觀察從旁指揮。所以,雍正才會說:「八旗兵就像是隱匿在山上的虎狼,隱而不發。」其實,這就是統治者想要八旗軍達到的效果。

二是、駐紮在全國各地的八旗兵總體分為兩種:一種是我們先前說過的,駐守在各大省會、交通要道、邊境防線上的八旗兵,他們是正規的職業軍人,靠朝廷下發的軍餉生活。另一種則仍駐守在東北三省,由於,這批八旗兵駐守在家鄉,所以,保留了軍民結合的特點,靠耕種自給自足,並不是很依賴朝廷的糧餉。

但是,駐守在繁華省會的八旗兵,難免會受社會環境影響,貪圖享樂,慵懶無為。部分史學家看到這部分八旗兵,所以,覺得八旗兵整體的戰鬥力都有所衰退。

《清史稿》中就有這樣的記載:「太宗征藩部,世祖定中原,八旗兵力最強。聖祖平南服,世宗征青海,高宗定西疆,以旗兵為主,而輔之以綠營。仁宗剿教匪,宣宗御外寇,兼用防軍,而以鄉兵助之。文宗、穆宗先後平粵、捻,湘軍初起,淮軍繼之,而練勇之功始著,至是兵制蓋數變矣。……以兵興者,終以兵敗。嗚呼,豈非天哉! 」

如今,史學界中大部分人都以此為基礎,將其引申為公論,說:「八旗兵的戰鬥力在康熙時期就已開始衰退,綠營隨之崛起... ...」實際上,在《清史稿》的這段文字中,綠營軍起的只是「輔之」、「助之」的作用,從整體大局上來說,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還是八旗軍。只不過,這支隊伍始終站在幕後主持大局,並未拋頭露面罷了。

實際上,八旗兵的衰落與整個大清王朝處於同步狀態,十九世紀清朝國力衰退,軍事實力急轉直降,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八旗武力的衰弱。八旗兵之所以不復往日榮光,我們不能僅以一句「腐敗」來概括,八旗衰落的牽涉了許多問題。可惜,在留下的史籍中,很少談及軍事,就算是談到了說得也是綠營軍,我們很難見到關於滿清根基八旗軍的身影。

所以,我們根本沒辦法找到八旗兵衰落的根本原因。

努爾哈赤入關後,八旗軍享受的是「額外待遇」,使這群原本靠閑時務農經商的八旗兵們失去了經濟來源,只能成為靠著朝廷養活的寄生階層。清初八旗軍數量不多,國庫尚充盈,能夠養活這群軍人軍屬。清中葉後,朝廷的經濟狀況越來越差,八旗人口也隨著八旗子弟不斷開枝散葉越來越多,朝廷逐漸無力養活八旗士兵。

眼看八旗陷入危機,朝廷將八旗中的蒙古人、漢人逐漸踢出八旗,以保障滿人八旗的利益,可是,這項舉措治標不治本,根本解決不了實際問題。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作為滿族統治者根基的八旗兵逐漸陷入危機,在八旗基礎上,建立的政權也在發生著動搖。

太平天國事件後,八旗兵遭到致命打擊,根基受損的滿清就此走向末路,陷入無可挽回的敗局之中了。可以說,八旗制度與清政權相始終,它既是清王朝取勝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使清王朝最終走向衰敗沒落之路。

參考資料:

【《清史稿》、《八旗制度中的滿蒙漢關係》、《清代八旗駐防將軍兼統綠旗的問題》、《清朝靠什麼打江山、坐天下:八旗制度興衰始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這個人很厲害,千年間很多人崇拜他,但到了清朝卻備受辱罵
明朝「治貪」如此厲害?為什麼在明朝時期,「清官」會越來越少?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