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父親是國軍參謀總長 兒子是航運大王 投資大陸還捐建兩所學校

父親是國軍參謀總長 兒子是航運大王 投資大陸還捐建兩所學校

彭孟緝,1908年9月出生於湖北武漢。早年在湖北省漢陽文德書院讀書,後來到廣州中山大學文學系學習,沒有畢業就決定投筆從戎。1926年3月考入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五期。畢業後,再到日本戰野炮兵學校進修,回國以後任陸軍炮兵學校主任教官。

1937年2月彭孟緝任陸軍獨立炮兵第十團(機械化重炮團)團長。抗戰全面爆發,8月彭孟緝率炮兵第十團參加了淞滬抗戰,11月撤退時,炮兵第十團部分火炮被已經埋下地雷的公路橋攔住退路,炮團戰士忍痛將炮推入河中。1938年4月27日彭孟緝晉任陸軍少將,任陸軍炮兵第七旅第十團團長,後任炮兵第七旅副旅長。1940年6月任重炮第一旅副旅長。1941年6月任軍事委員會軍政部炮兵第一補充兵訓練處處長。1943年1月任炮兵第一旅旅長。1944年兼第四戰區炮兵指揮部指揮官。1944年9月參與桂陽、柳州戰役,12月任黔桂湘邊區總部炮兵指揮部指揮官。

1945年5月任中國戰區陸軍總司令部(總司令何應欽)炮兵指揮部中將指揮官,日軍無條件投降,彭孟緝主持了日本炮兵部隊受降儀式。同年10月隨台灣行政長官兼警備總司令陳儀到台灣,12月軍政部派彭孟緝為第二要塞調查組主任,負責高雄港之要塞調查。1946年7月,台灣正式成立基隆、高雄、馬公三個要塞司令部,彭孟緝任高雄要塞司令部中將司令官。1947年「台灣全省警備總司令部」成立,彭孟緝升任第一任司令,1948年9月22日晉任陸軍中將。1949年1月18日,「台灣警備司令部」成立,陳誠兼任總司令,彭孟緝任副總司令。

右邊是彭孟緝

國民政府逃台後,彭孟緝擔任革命實踐研究院軍官訓練團主任,1952年擔任陽明山革命實踐研究院主任。1954年升任副參謀總長,在參謀總長桂永清去世之後,接任參謀總長。據說因資歷不夠老,同僚不服,隨後老蔣把他調任陸軍總司令併兼台灣防衛總司令。1959年晉陞陸軍一級上將,再次出任參謀總長。1967年先後出任台灣地區駐泰國及日本「大使」。1972年彭孟緝擔任戰略顧問,1997年逝於台灣。

彭孟緝的妻子是鄭碧雲,婚後一直伴他軍旅生活,從彭孟緝的回憶文字可以看出:「我妻鄭碧雲女士------在戰亂中和我共渡軍事生涯,不但是生活的伴侶,而且是事業上的良友,每當在重大事件的緊急關頭,她常常會慰勉鼓勵------」

彭孟緝的兒子取名彭蔭剛,1935年出生,1946年隨父母去台灣,曾經去美國留學,1962年從美國威利羅拉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先去美國貝爾電訊公司任系統工程師5年,後棄工從商。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創建台灣中航偉聯集團,以自行投資與合資方式,經營貨櫃、倉儲及運輸業。到80年代,彭蔭剛共擁有中國航運股份有限公司、偉聯運輸股份有限公司、偉聯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航偉科技有限公司、貿聯倉儲股份有限公司、偉聯投資有限公司等20多家子公司,分別經營運輸、製造、倉儲、高新科技、國際貿易、海外投資及房地產開發等。成為聲名顯赫的航運大王。

「中華和平」號是連戰夫人命名的

20世紀90年代,中航偉聯集團開始投資祖國大陸,航運大王彭蔭剛先後在湖北、上海、重慶、陝西、廣東、河南、北京投資興辦了國際航運集裝箱製造、電子、農藥及電動汽車等科技含量較高的項目。彭蔭剛的企業像雨後春筍、勃然興起在祖國大陸各地。1994年彭蔭剛還捐建武漢江夏區明熙小學和山坡碧雲小學。

2002年11月彭蔭剛擔任「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2003年6月25日,航運大王來到上海外高橋造船公司簽約訂造兩艘17.5萬噸好望角型散裝船。取名「中華和平號」和「中華富進號」。之後又訂造了一艘同樣噸位的貨運散裝船,名叫「中華榮耀號」,可見航運大王心系「中華民族復興」。彭蔭剛的妻子董小萍是董建華的妹妹,岳父董浩雲也是著名的船王。

董建華參加彭蔭剛貨輪下水儀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謝流石 的精彩文章:

姚文元的父親和母親的一些情況
紅6軍政委段德昌烈士和夫人 子女後代

TAG:謝流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