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劉備本是中山靖王的後」:2489枚玉片包裹的劉勝和他的寶貝們

「劉備本是中山靖王的後」:2489枚玉片包裹的劉勝和他的寶貝們

展覽:漢世雄風——紀念滿城漢墓發掘50周年特展

展期:2018.12.28-2019.3.28

地點:國博南9展廳

2018年歲末,國家博物館迎來了最後一個重磅特展「漢世雄風——紀念滿城漢墓發掘50周年特展」。本次展覽共計展出文物149套722件,其中光一級文物就佔了五分之二!當真是名副其實的壓軸大展。

香爐、酒杯、骰子:這是個愛玩的傢伙

在漢世雄風展覽中,開門迎客的便是兩件明星文物——分別出土於劉勝和竇綰墓中的博山爐。博山爐是香爐的一種特殊樣式,因其爐蓋為山形而得名。文獻中最早記載這一名稱的是《西京雜記》,該書成書約在東晉。在博山爐出現並開始流行的西漢時期,這種器物則以「熏盧(爐)」自銘。儘管「博山爐」之名晚於此器之實,但卻是非常形象了。

錯金博山爐

出土於劉勝墓的錯金博山爐,被放置在獨立展櫃中,讓觀眾們可以360度無死角地欣賞這件中山王的寶器。作為此類器物中最負盛名的一件,錯金博山爐甚至可以說是漢代博山爐的「標準照」。這件博山爐體量不大,但細節極盡工巧之能事:在山形爐蓋富於動勢的丘壑中,不但野獸出沒,還有獵人伺機而動。博山爐就如同一方小世界,當我們細細觀看時,必會被引入驚心動魄的故事中。而這一幕並非發生在尋常山間,錯金裝飾的雲紋纏繞、遍布器身,暗示這小小香爐是一處仙境。當爐內的香料點燃時,仙境便降臨人間——煙霧從爐蓋隱藏的孔隙彌散而出,猶如山間的青嵐。縹緲間,海山與猛獸都變得影影綽綽……這時,博山爐不再是一件尋常器用,而轉變成煙幕與雲海共同營造的仙山奇境。

《史記》說劉勝「樂酒」,在滿城漢墓中也出土了相當多與酒相關的文物。在眾多「酒壺」中,最大、裝飾最華麗的一件是蟠龍紋壺。壺通體用鎏金、鎏銀工藝裝飾,熠熠生輝的四條金龍盤踞在壺腹上,歷經兩千年歲月磨洗,仍然光彩奪目。壺底不起眼的地方,有工匠刻畫的銘文,其中「楚大官」字樣引起了學者的關注。

蟠龍紋壺

從銘文來看,這件蟠龍紋壺來頭不小,原屬於漢封國楚國,但它為什麼出現在了劉勝的墓中呢?這恐怕與景帝前元三年爆發的七國之亂有直接關係——第三代楚王劉戊起兵謀反,敗死。這可能導致本屬楚國的奢侈器用被查沒入宮,又轉而頒賜給劉勝。作為景帝之子,劉勝受封中山王事在平定七國之亂的同月,不知獲賜楚國查沒的蟠龍紋壺時,父親對尚且年幼的劉勝有什麼提點?而在奢華酒壺裝點的宴會上,劉勝心中又作何感想?族叔的結局是否會讓美酒難以入喉?

酒之樂,不止在酒,還在於同飲之人和飲酒時迷醉縱情的玩樂。展廳中一套特別的「玩具」金銀鑲嵌銅骰格外吸引眼球。這隻銅骰個頭極小,直徑只有2.2厘米,但是通體錯金銀裝飾,邊角還鑲嵌綠松石和紅瑪瑙,顯得相當豪奢。與今天的正方體六面骰不同,漢代王公貴族用的骰子「容量」更大,竟然有十八面!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六博具中,有一件與此幾乎一樣的木骰。但是木骰上老老實實標著數字「一」到「十八」,而這隻銅骰上只有十六個數字,剩下兩面分別為「酒來」和「驕」——很明顯這隻骰子是飲酒時用來取樂的,不得不感嘆漢代人真的很會玩。

金銀鑲嵌銅骰

金銀鑲嵌鈾骰展開圖

當然光擲骰子還不夠有趣,出土時與金銀鑲嵌銅骰放置在一起的是一套行酒令錢,應配合骰子一同使用,這次展覽貼心得將二者一同展出,供觀眾追想中山王酒宴的情景。

從金縷玉衣看,他是個大胖子

就像《史記》中記載的那樣,劉勝認為作諸侯王就應當「日聽音樂聲色」,他也踐行了這一目標。滿城漢墓出土的文物讓我們看到中山王生前的尊貴和享樂。不僅如此,劉勝夫婦還想通過尋仙問葯讓日子「長樂無極」。劉勝墓出土的先進醫藥用具,讓我們有機會了解西漢時期的醫療技術。如用來針灸的金、銀醫針;設計巧妙、可以撬開患者緊閉口唇用來灌服湯藥的長流銀匜……可見中山王夫婦非常重視養生之道。

長流銀匜

尋仙問葯或許可以延年益壽,但死亡的腳步仍然無可避免地到來。元鼎四年(前113年)二月,劉勝去世,終年五十三歲。展廳內壓軸展出的便是中山王最終的歸宿——盛放劉勝肉身的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

劉勝墓出土的金縷玉衣是考古發掘中第一次發現的保存完整的漢代玉衣。經過修復後的玉衣外觀與人體無異,頭部由臉蓋和頭罩組成;上衣分為前後兩片並有左右袖筒,袖筒接玉手套;褲有左右兩褲筒,下接玉鞋,每部分都是各自分開的。玉衣完全由玉片構成,玉片之間以黃金製成的絲縷連綴,故稱「金縷玉衣」。劉勝的玉衣共用玉片兩千四百九十八片,連綴玉片用的金縷都重達一千一百克。玉衣又稱玉匣,是漢代皇帝和貴戚所使用的殮服。劉勝的玉衣製作格外精良,腹部甚至有意做出凸起的弧度,應是為了貼合中山王的身形,那麼劉勝本人大約是個身材高壯且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

中山王劉勝金縷玉衣

出土時玉衣內還有一套九件的玉九竅塞,這次也放置在金縷玉衣一側展出。古人相信玉有防腐的功效,將屍身九竅以玉塞堵住,再放入玉衣之中,這樣便可維持肉身不腐,以期重生。但是顯然珍稀昂貴的玉衣未能實現預期的功效——出土時,玉衣被壓在朽壞棺槨的木灰和漆皮下,玉衣內的屍骨也早已腐爛,生前享受無盡榮華的中山王劉勝,也僅殘存灰褐色朽灰和些許牙齒殘片……

兩千年未被盜擾崖洞墓是個奇蹟

當我們欣賞中山王的奇珍異寶時,也不應忘記展覽的主題——紀念滿城漢墓發掘50周年。正是考古工作者辛勤的田野工作和持續數十年對文物的整理、記錄及研究,才讓今天的我們得以深入了解中山王和他所處的時代。此外也不應忽視滿城漢墓本身也承載著相當豐富的信息。

滿城漢墓以人工開鑿的洞穴為墓室。在西漢初期,這種崖洞墓代表著大型墓葬的新潮流,與需要開挖深坑、放入槨板棺木再以土填埋的豎穴墓相比,鑿山為陵的橫穴墓顯然帶來了一種不同的思路。試想一下,將永眠之所從槨板分割的「大盒子」,變成山中相連的洞穴——這樣一來,墓葬變得更接近現實中的居室,對事死如事生的漢代人來說顯然更有優勢。

劉勝墓中室

劉勝、竇綰墓的墓葬形制基本一致,都分為甬道、左右耳室、中室和後室五個主要空間,根據出土遺物的指示,我們可以很容易將它們理解為帶有車庫的院子、儲物間、客廳和卧室。後室還帶有一個小側室,錯金博山爐就被發現在這裡,根據散落周圍的其他器物推測,這間側室對應的是中山王地下宮殿中的浴室。錯金博山爐被放置在側室,極可能比照中山王劉勝生時的場景,這無疑是極有趣的發現——在水汽蒸騰的浴室內燃起博山爐,望之若雲的仙山彷彿更加唾手可得。

滿城漢墓的珍貴也在於此,兩千年來墓葬被嚴密封堵、與世隔絕,直到半個世紀前重新開啟時,一切都還停滯在葬禮結束的一刻。

未經盜擾和破壞的墓葬讓考古工作者可以通過墓葬空間來認識文物,又通過文物去定義墓葬空間……如此一來通過展覽、通過文物,我們看到的不再是靜止的器物,還是中山王和王后的生活——考古學家們通過科學的發掘,不僅獲得了精美的國寶,也打開了進入古代世界的「時空隧道」,帶我們通向被塵封的鮮活的歷史空間,在這裡,每一個細節都讓我們重新發現過去,帶來激動人心的新知。

「劉備本是中山靖王的後,漢帝玄孫一脈留」

京劇《甘露寺》中有一段喬玄勸誡吳王慎殺劉備劉皇叔的唱腔,算是膾炙人口。提到劉備的出身時,有這樣兩句「劉備本是中山靖王的後,漢帝玄孫一脈留」。劉備的身世是否真如他自己所言姑且不論,中山靖王卻實實在在是皇室貴胄,他就是此次進駐國博的滿城漢墓特展的墓主人。

1968年春,在河北省滿城縣西邊的陵山上,兩座並列的崖洞墓被意外發現。它們就是震驚世界的滿城漢墓。

陵山之名古已有之,久遠不可考,它的得名應與這兩座古墓有直接關係。即便在今天,陵山東南還有一村名為「守陵村」。西漢時帝陵皆設有「陵邑」,「五陵年少」說的就是居住在國都周邊陵邑中的富豪子弟。諸侯貴戚的陵園雖然沒有帝陵的規模,但根據文獻記載,也不乏遷封地居民以奉園陵的例子。守陵村很可能便是看守維護陵園的「奉園民」所建立,該村的村民至今仍傳說祖先是給人看墳的,只是年代過於久遠,看守的究竟是誰的墳,已經無人知曉了。

從地理來看,陵山確實不負其名,山勢之特別萬中挑一:主峰東側自然形成南北相對的山頭,兩座墓葬就開鑿在主峰東坡上,不但日日沐浴初升的第一縷陽光,兩座山頭亦像巨闕一般,拱衛墓主人的永眠之所。

陵山之中埋葬的是誰?滿城漢墓的主人確實稱得上「有名」,畢竟他的父親很有名,兄弟更有名,連重重重……孫都是極有名的人物。學者們根據墓中所出銅器的銘文推知,1號墓的墓主是西漢時期第一代中山王劉勝,2號墓則屬於劉勝的妻子竇綰。

銅器銘文「中山內府鍾一容十斗重卅六年工充國造」

劉勝是漢景帝劉啟之子,也是武帝劉徹的異母兄長,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受封中山王,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去世,謚號「靖」,又稱中山靖王。這個稱謂想來大家並不陌生,畢竟三國時蜀主劉備便自稱是中山靖王之後。

關於劉勝的記載並不多,卻頗具傳奇色彩。作為第一代中山王,劉勝在位四十二年,是西漢歷代中山王中最久的。他一生在政治上並無建樹,耽於享樂、沉迷酒色,光孩子就生了一百多個。還曾對兄長趙王劉彭祖說:「兄長作為諸侯王,總是去做本該官吏做的事。諸侯王就該每日欣賞音樂,縱情享樂。」(常與兄趙王相非,曰:「兄為王,專代吏治事。王者當日聽音樂聲色。」《史記?五宗世家》)。尋常人看到這裡恐怕會嘲笑劉勝荒唐,但考慮到他被封為中山王時正值「七王之亂」,目睹父親和叔伯兄弟間同室操戈,恐給年少的劉勝留下深刻印象……

文/莫陽

本文刊載於2019年01月11日 星期五《北京青年報》C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青藝評 的精彩文章:

唉,怎麼會有這麼多悲催的「下游女性」和「無緣老人」
想掙粉絲的錢,只能迎合無下限:網綜出現私人定製,不看別人「只看TA」

TAG:北青藝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