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這位從難民營走出的澳大利亞國腳,懷揣一顆善心逐夢前行

這位從難民營走出的澳大利亞國腳,懷揣一顆善心逐夢前行

現年23歲的阿維·馬比爾(Awer Mabil)來自於一個南蘇丹家庭,但他出生在肯亞的一個難民營。小時候,飢餓和擁擠是他和家人每天都要面對的問題。得益於一項人道主義計劃,他的一家在2006年被澳大利亞政府收留,不過在成為職業球員前,他始終生活在種族歧視的陰影之下。

好在一切已成往事,在去年10月澳大利亞4-0戰勝科威特的比賽中,馬比爾首次代表袋鼠軍團出戰即取得進球。而在亞洲杯小組賽第二輪的比賽中,他又收穫一球,幫助澳大利亞3-0擊敗巴勒斯坦。

這位從難民營走出的澳大利亞國腳,懷揣一顆善心逐夢前行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994年,馬比爾的父母因為蘇丹戰亂被迫逃到了肯亞,一年後,馬比爾出生在位於肯亞西北部城市卡庫馬的難民營里。

卡庫馬難民營是聯合國難民署在1991年建立的,最初是為了收留12000名因蘇丹戰爭失去親人的未成年人。到了1993年,該難民營已收容了大約2.1萬名難民,其中1.6萬人為兒童。由於該城市位於烏干達、南蘇丹和衣索比亞邊境附近,所收容難民的數量不斷增多,現在難民營人數已達到18萬,其中大約60%是南蘇丹人或南蘇丹後裔。要知道,卡庫馬最近的大城市洛德瓦爾總人口不到5萬人。

「我們用泥土建造了一個小屋,面積大概是西方世界普通房子里一間卧室的大小。」馬比爾回憶說。

「但你知道那不是你的家。我們四個人擠在裡面——我,我的媽媽、哥哥和妹妹(馬比爾的父親在南蘇丹戰亂中去世了)。我們每兩周從聯合國領一次食物。」

「每個人能分到1公斤大米,所以我們家能拿到4公斤大米,3公斤豆子。但我們只能每天定量吃一點點。」

「我們一天只吃一頓飯,就是晚飯。沒有早餐或午餐可言,你必須想方設法撐到晚飯時間,所以你會非常非常珍惜那餐飯。

馬比爾從5歲起就開始在難民營和朋友們一起踢球,「因為沒什麼別的事可做」。

這位從難民營走出的澳大利亞國腳,懷揣一顆善心逐夢前行

「我喜歡踢足球。這是唯一讓我免於麻煩的事情,」馬比爾說。「我最關注的是曼聯,但因為附近只有一台電視機,你必須步行兩個小時,而且還要交1美元才能看。」

「如果去不了,只要有朋友告訴你比賽結果就行了。」

2006年,他的生活發生了變化,他和家人以難民的身份移居澳大利亞南部首府阿德萊德。剛到這個陌生的環境不久,馬比爾就開始踢球了。

「我想,『太棒了,這就是我的機會,如果我努力訓練,什麼都有可能發生,我可以追逐我的夢想。』這是夢想的起點。」

作為一名意志堅強、速度奇快的邊鋒,馬比爾的天賦引起了南澳大利亞州國家訓練中心的注意。該中心由南澳大利亞州足協運營,每年都會給有潛力代表澳大利亞參賽的運動員頒發獎學金。2011年,馬比爾憑藉出色的表現,得到該中心「年度最佳球員獎。」

16歲那年,馬比爾被阿德萊德聯隊簽下。2013年1月11日,當時只有17歲,周薪僅為50美元左右的馬比爾在阿德萊德聯與珀斯光榮的比賽中上演處子秀,這也使他成為了澳超史上第二年輕的出場隊員。

這位從難民營走出的澳大利亞國腳,懷揣一顆善心逐夢前行

與所有年輕球員一樣,馬比爾最初得到的機會寥寥。幸運的是,時任主帥約翰·科斯米納樂於給年輕球員機會。

在職業生涯的第二個賽季,馬比爾獲得了一份年薪4萬美元的職業合同。在客場1-2輸給惠靈頓鳳凰隊的比賽中,馬比爾打進了職業生涯處子球。在賽季末,他還隨球隊贏得了澳大利亞足總杯。憑藉優異的個人表現,馬比爾獲得了澳大利亞足協頒發的「年度最佳U-20球員獎」。

然而,馬比爾生活中的變化並不都是好的。在澳大利亞,他第一次遭受種族歧視,但他不認為澳大利亞是一個「種族主義蔓延的地方」。

「我面對過很多次,」他說。「在我16歲時,有一次當我回家,一個鄰居攻擊了我。」他說。「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關上門,然後讓我的哥哥(上文是哥哥)和妹妹躲起來。關門的時候,我說:『走開。』他們則不停地說:『滾回你的國家去!』」

「除此之外,你在日常生活里也會經歷類似的事情,比如你當走在路上的時候,有人會在車裡摁喇叭說些不好聽的話,這很正常。」

這位從難民營走出的澳大利亞國腳,懷揣一顆善心逐夢前行

儘管如此,他表示能為澳大利亞隊效力讓他感到驕傲。「我之所以代表澳大利亞出戰,是因為這個國家給了我和我的家人第二次生命。」他說。

「我不認為澳大利亞是一個種族主義國家。有些人是種族主義者,但這是一個屬於所有人的國家。澳大利亞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因為我在那裡生活了半輩子。我把它稱為家,所以我很自豪能代表澳大利亞。」

2015年1月,馬比爾曾前往荷甲豪門阿賈克斯試訓,不過未能留下。同年7月,他以澳超歷史最高身價130萬澳元轉會至丹麥球隊中日德蘭。加盟之初,馬比爾只是過著被租借的日子,他曾被租借至另一支丹超球隊艾斯堡,以及葡超球隊費雷拉,最終憑著在租借期間的出色表現,馬比爾在2017/18賽季回到隊中,隨後成為球隊的主力隊員。

這位從難民營走出的澳大利亞國腳,懷揣一顆善心逐夢前行

2018俄羅斯世界盃預選賽附加賽,馬比爾第一次得到袋鼠軍團召喚,但未能亮相。2018年10月16日,他終於在友誼賽上完成了處子秀,並在比賽的第88分鐘打入一球。

「外界的反應非常驚人,」馬比爾說,他甚至收到了來自他的偶像之一,曼聯名宿埃弗拉的祝賀簡訊。

「我從小就看著埃弗拉代表曼聯踢球,」他說。「從這些頂級球星那裡得到讚許說明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但還需要繼續努力。」

2014年,馬比爾成立了自己的基金會——Barefoot to Boots(從赤腳到球靴),最初的主旨是給卡庫馬難民營的孩子們提供足球鞋,而四年過去後,基金會主旨已變成改善非洲年輕難民的生活條件,並且已得到了澳航、澳大利亞足協、聯合國難民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澳大利亞政府的支持。

這位從難民營走出的澳大利亞國腳,懷揣一顆善心逐夢前行

「我還有家人在南蘇丹和肯亞。那是我的家,我的根,也是我父母的家鄉,所以我依然愛著那裡,但是那裡仍然不安全。希望一切都會好起來。」

「我會定期回到難民營,將球鞋、足球裝備和醫療設備捐給那裡的難民。如果我有兩周的假期,我會在那裡度過一周,然後與家人一起過一周。」

「(住在那裡)真的很艱難,但我很感激那段時光,我的餘生都會感激。」

「那段日子讓我明白:珍惜美好的時光,永不放棄自己的夢想。」馬比爾感慨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