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我,一個外行,在現場如何理解張小龍的演講

我,一個外行,在現場如何理解張小龍的演講


  

Raphael,Self Portrait with a Friend

正如題目所說的,這是一篇有關張小龍9號晚上演講的文章。你一定會問,為什麼還要寫呢?你既不是最快的,也不是最全的。

快的能快到什麼速度呢?坐在我身邊的兩個朋友,在張小龍登台前已經寫完300字,達到公眾號文章的原創標準了,張小龍一登台,文章就發送了。全的,張小龍演講一結束,全文發布的記錄者就相當不少。現場是一個媒體的戰場。

第二天,10號,關心的人,都已看完演講的全文。連太看完了很感動,轉到公司群里,讓所有員工必須看一看。我對她說,我也會寫一篇,是不一樣的。

最大的不一樣,顯然就是遲了,涼了,今天已經不再是話題。這也是我本意,故意遲一點,涼一點,當然,也不能太遲、太涼,隔一天剛剛好。有些東西忘了,有些細節更鮮明。

在寫演講前,請先讓我說一下自己在廣州的另一個社交活動。

我是一個正常人。也就是說,出門和陌生人聊聊天,開開玩笑,交交新朋友,都做得到。但我並不愛出門,我愛有規律的居家生活,幾點起床,幾點幹活,幾點看NBA,幾點健身,大致都安排好了,周而復始,這種生活極簡,但很有意思,符合少即是多的原則。出門打破這個規律,總是讓我有點不安。

但是,有機會在4000個現場觀眾中坐在第三排看張小龍演講,還不用自己買票,我怎麼可能拒絕這個機會?你以為你是誰?一個再不愛出門的人也會出門社交,只要足夠有吸引力。

但我在廣州最愛的人,不是張小龍,是我哥哥,我已經一年多沒見過他了。廈門與廣州雖然很近,但我們經常多年才見一次,不過一個小時多點的航程,想見就能見。這可能就是成年人的友情吧。我想你,但是很少見到你。

當然,他不是我親哥。是20年的老友。我想,如果要一個哥哥的話,應該就是他,善良、溫柔、聰明、高大、包容。

我一看行程,只有8號晚上確定有空,入住完酒店飛奔去找他。在包間里,兩張椅子依圓桌的直徑相對擺著,他一見就說,怎麼行,來,搬起,靠在一起,好說話。

一個晚上,無非老友聊些舊事與日常,他的人生開創了新局面,精神飽滿,活力四射,勤奮度達到了新高,看了讓我更愛他。

送我回酒店門口,他下車擁抱我,當晚有一點冷,特別適合擁抱,抱起來暖洋洋的,而且,他不僅沒有中年男人的臭味,還有點香,於是我又再抱了他一下。再見了,哥哥,雖然喝酒時信誓旦旦約見面,但下一次見面可能又是很久以後。

你也像我一樣,有一個或幾個這樣的老友,重要程度超過業內大神,超過張小龍。所謂的人是社交動物,就是人都需要這樣的朋友,需要一個擁抱。

9號晚上,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張小龍4個小時的演講,極其成功,這點你已經知道。乾貨滿滿,一氣呵成,沒有段子,沒有套路,沒有亢奮。他說,我要喝口水,現場數千人抱以微微的笑聲和掌聲,大家像聽他這個老友在聊天,甚至就像是喝了幾杯酒,特別放鬆,又特別信任你,話開始多起來,所以預計的2小時,講成了4小時。

但表面上看來,張小龍其實是衝突的、矛盾的、左右手互搏的。

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演說家,他只是業餘演講者,但他的演講是最成功的,而且只要他願意,每年的演講都會成為盛大事件,即使沒有任何新意,聽眾也會像見一個老友一樣,心甘情願再來;

他寫完一段話想發表,又會默默刪除,表達謹慎而羞澀,但又有極強的訴說慾望,只要開了口,就停不下來;

他說他在公司是一個獨裁者,這點我完全支持,好公司就應該獨裁,好公司不過只是實現天才想法的組織;但是他的演講沒有一點攻擊性,即使調侃「每天有1億人教我怎麼做產品」,也是善意的,他是一個溫柔的人;

他說微信開機屏幕永遠不會有廣告,但你我都知道,微信其實是個大廣告平台,而且會變得更大;

他說他放棄KPI考核機制,但又為微信達到10億用戶而自豪,還在演講中披露了令投資者興奮的消息:微信用戶日均登錄朋友圈7.5次,每日總登錄達到了100億次;

微信公眾號平台事實上已是媒體帝國,但他依然對現場的專業寫作者說,它原來並不為你們準備的;

專業的遊戲公司正在進軍小程序遊戲,他卻說,我希望圈外的業餘者來做小程序遊戲;

他在騰訊工作,卻因為不想用QQ而開發了微信;

他發朋友圈,卻因為朋友圈有壓力而發得越來越少,甚至開發了「三天可見」功能,讓人逃避這壓力,1億人使用了這功能;

他說人本能是懶惰的,不愛閱讀的,但又開發了「好看」功能鼓勵人閱讀,拓展人的閱讀範圍;

他追求精美,但又不停降低普通人記錄的難度,在視頻動態功能中,就這樣吧,這4個字是提醒用戶隨手記錄就行,看到就好,不要追求美化。這點要加個星標,在這個環節,他說,在溝通交流中,要考慮到時空環境及工具,比如搖一搖功能,PC不可能有,手機才有,一個人記錄、閱讀信息的時空及工具,是生產信息及使用信息的重要組成。說實話,做為一個傳媒老鳥,這一點是我原來沒有想到的;

他的演講,都有解釋環節:你們說我這麼想的,可我不是這麼想的;

……

你在現場聽,或你看完他的演講記錄,你卻感受不到矛盾,你覺得他表述得很好,像清晨的一滴露珠一樣完美。

除了偶像崇拜,你說什麼都對,一定還有別的原因,這些矛盾一定有本身的自洽之處,南極與北極是對立的,但地球是完美的,因為其中有漫長而豐富的過度。

我,坐在他前面不遠的地方,專心聽了4個小時。在技術上,我是一個純外行,是業餘者,是張小龍喜歡的聽眾,他說,10億人就是1個人,人的一切動機,在我們是原始人時都存在,那時候的人,社交是為了什麼?

人永遠是矛盾體,我們渴望社交,又在社交中受傷;我們展示,我們又掩飾;我們瘋狂地找朋友,又急功近利敗壞友情;我們給得太少,又要得太多;我們渴望成功,卻以傷害他人為成本;我們都是無法替代的個體,但總是只能默默站在角落。人的這種矛盾,在社交中容易放大,要怎麼避免,怎麼自洽?在4個小時中,張小龍一直在解釋他找到的辦法,在耐心地教人使用這個辦法,我一直在等那句統領30000字的話,我想,如果等不到,我只能自己概括了。

張小龍說,我們要問問自己的原動力是什麼?

原動力是不會變的,車開了1000公里,動力還是由發動機輸出,人飛了10000公里,動力還是由心臟提供。

張小龍認為,最好的原動力就是:理性的善良,是一種能力。

我等到了想要的那句話。

咔嚓一聲,一切矛盾都融合化解了。

沒有理性的善良,是愚蠢,成為惡人的養料,並養大了惡。沒有善良的理性,那不是人,是機器,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榨乾他人的機會、時間與生命。而理性的善良,讓我們善待他人,我不想別人對我做的,我也不會對你做,在這善良基礎上,動用理性增長自己的用戶、財富、影響力,我之所得,亦是你之所得,就像長久的友情,是兩人一起變好,好友的悲傷,不會成為自己的快樂之源。

很慶幸,這個時代有張小龍這樣的企業家,也很慶幸,他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理性的善良,將通過微信這個工具,將通過每年的演講,傳遞給微信的使用者,他不僅給你一個工具,他還給你一個理念:理性的善良,這能力,才是大能力。正如迪特·拉姆斯影響喬布斯,正如喬布斯影響他,他也將影響一大批未來的企業家。

當然,也影響了我。

不過,無論張小龍影響力多大,在廣州,我最愛的男人,還是我哥哥,真實的社交,是一起成長,是冬夜的一個擁抱,是不需要搶發的新聞,是不懼怕時間流逝的永恆,是不可替代的,是溫暖,是思念,是愛。我想,這可能是張小龍喜歡的朋友圈,無論多麼偉大的人物,都無法取代自己真實的好友。

推薦:不會享受生活的人,都有病


上文:知識付費,預料中的失望,預料外的憤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連岳 的精彩文章:

工作像求愛,你愛它,它才可能愛你
50%的北上廣一族,浪費了自己的勤奮

TAG:連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