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有種高危職業病,越來越流行。

癥狀有:頭昏,胸悶,氣短,心率失調,血壓升高……嚴重者,需要120急救。

啥病?

……輔導孩子寫作業。

許多80後家長萬萬沒想到,自己考大學,闖社會,結婚,買房(可能還是學區房),在人生征途上過五關斬六將,最後居然被小學作業題虐死。

微博話題#輔導孩子做作業是渡劫嗎#,讓家長狂吐苦水,閱讀量超3億。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因作業引發的家庭事故,更是觸目驚心——

患者於2018-10-26日在看孩子寫作業過程中,生氣後出現言語不能,大舌頭,右手寫字笨拙,字體變醜……門診以「腦梗塞」予收住入院。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以前家長自我安慰說,孩子考不好沒關係,健健康康就是最大的福氣。

現在是,佛了:

孩子考不好沒關係,自己健康就是最大的福氣……

這種有點小BT的心理,正好被一檔國產綜藝捕捉到了——

《考不好 沒關係?》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以下簡稱《考不好》

它的出現,帶動了一個新詞——

「恐輔症」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而節目給這種癥狀開出的療程是:

互換身份。

充分貫徹「你行你上」的原則,不是嫌孩子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做么,好——

從1000個家庭里,選出21個不同職業的爸爸,擺成偶像選秀一樣的陣型,在孩子面前進行一次真實考試。

你問孩子?當然是監考啦。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為什麼是爸爸?

早在上個世紀,1999年春晚,馮鞏牛群相聲節目《瞧這爹倆》就向全國敞露了這個問題。

兩個爸爸都望子成龍,結果一個考倒數第二,一個考倒數第一。

但給兒子起的名字都很有志氣,一個叫牛頓,一個叫馮斯特羅夫斯基。

為了讓孩子吃苦,找歷史案例,從「朱元璋六歲開始要飯」說起。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一方面,因為「男主外,女主內」的心理,中國爸爸陪伴孩子時間普遍偏少,帶孩子,好像是女人家務活的一部分;

而另一方面,爸爸還容易有種不安分的進取心——我要成功,我的孩子也得成功。

所以孩子總是困惑……

爹,教我寫作業時候你不積極;問我要成績單的時候你倒積極了。

想要孩子考得好,那爸爸是不是該以身作則?

你別說,這些爸爸站出來,一個個大都躊躇滿志——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自信,也有道理。

因為考得太簡單,都是小學生試卷里抽出來的真題。

例:

被稱為足球之國的國家是?

「埋怨」的「埋」讀什麼?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腳趾頭都能想出來吧。

但你看,這些位爸爸的笑容,居然漸漸凝固……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原來那些看似小兒科的問題,總有一兩道,會闖入他們知識點的盲區。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顛倒了身份,暴露的不僅是父親。

還有習慣了被打壓的孩子。

他們每一個人「得權」後,心裡都有可能盤算著「復仇大業」。

聽他們的語氣,難道不是有樣學樣的耳濡目染么?

「瞧你記性放哪去了。」

「回家揍他,罰站。」

「把他的煙扔了。」(把你的玩具扔了)

「你是怎麼當爸爸的。」(你是怎麼上學的)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當每一個爸爸憋不住想問「我的兒子怎麼這樣對我」時,不免想到「可能我一直這樣對我兒子」吧。

好,全場最出乎意料的一幕來了。

一道歷史題,爸爸面露難色,沒答上來。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誰料場外的兒子,瞬間爆炸。

急得眼淚直打轉。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爸爸意外,兒子哪來這麼大反應,小眼睛裡裝滿了大大的疑問。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他還沒入戲,兒子卻入了戲:

你平時總讓我考試不能輸給別人家的孩子,到頭來你怎麼可以輸給別人家的爸爸?!

無奈啊,只能打馬虎眼講幾句沒說服力的大道理後,爸爸趕緊離開舞台,到場下安慰流淚的兒子。

一旁的小胖墩情商極高,根據親身經歷,給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回家好好吃一頓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這就是《考不好》最值得深思的地方——

表面上,它是一檔父子身份互換的觀察答題秀:孩子考不好,沒關係?

但其實,它想解開許多人固執的心結:爸爸考不好,真的沒關係。

中國父親,一輩子都在考試。

總是太想在孩子面前,拿出最漂亮的成績。

你看,爸爸又升職了,爸爸當年學習多棒,爸爸又賺了!又贏了!

這人設社會上放不下,但你敢不敢在兒子面前放一放?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不認輸」的人設,正是親子間長久無法跨越的一道障礙吧。

最近Sir好像老是想提這部片……沒辦法,這種中國式親情的愛與痛,在《洗澡》里表現得最明顯。

父親和兒子,好像仇家。

朱旭老爺子扮演的老劉頭,是舊澡堂子的看門人。大兒子在深圳打拚,打心眼裡看不起老爸這位老澡堂子。

因為弟弟的一張明信片,他起身回家去看父親。

……看看他是不是真死了。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好久不見,父子三人一起吃飯。本該高興,但話到嘴邊沒一句好聽。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是父親不想兒子,不愛兒子?

當然不。

聽說大兒子要回深圳了,他馬上捨不得。

只不過,再次用了最刺耳的方式……

我丟一個兒子我認了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奇怪,父親對大兒子的愛,格外彆扭,格外掩飾。

但對(弱智的)小兒子,他卻坦蕩自然,無拘無束。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為什麼?

只要小兒子還是孩子一般,老劉頭就永遠是那個超人爸爸。

而在成為男人的大兒子面前,他已經「輸了」——

他的事業蕭條,身體衰老,和兒子的關係已經顛倒,變成了那個需要被照顧的人。

但,父親怎麼會輕易認輸,輕易服老?

在Sir看來,許多父子關係都會有三個階段:

兒子崇拜父親,理想是將來成為父親一樣的人;

青春期反叛父親,接受偶像的坍塌,發誓要證明給父親看;

長大成人,開始理解父親,漸漸地開始讓著越來越老的父親,守護著老男人的自尊心。

說白了,這就是「直男精神」默契的傳遞。

可直男精神發揮過了頭,就是直男癌。

《考不好 》里就有這樣的「直男癌」父親。

落選臨走前,他慷慨陳詞教育兒子,「男人,寧可站著死,不能退縮。」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Sir特別希望,每一個家長都能放鬆,放鬆,是放下、鬆手的意思。

放過自己,放過兒子。

丟了臉面有啥關係呢?

輸了綜藝,兒子到底又輸了啥呢?

相信沒幾個父親說得清楚。

嘴硬的父親會說,輸一次就是輸兩次輸N次,最終,咱大部分中國人面對的,不就是應試教育?

可贏就是幸福嗎?

還是終其一生背上枷鎖,賺錢後還是賺錢,加班後還是加班,焦慮中還要扯上別人焦慮?

78年恢復高考,四十年應試教育養成的幾代高手,終於純手打出了一個金燦燦的創業年代。

我們不是看得少吧——多少老闆學不會快樂,多少優秀員工不敢放鬆,多少失敗者走上絕路?

互聯網時代的世界,很平。

大家彼此看得見成績、排序,不是第一,你焦慮;第一名,更焦慮。

這是個死循環啊朋友們。

一定有人不服,Sir理解。能輕易說服人的,都不叫時代難題。

但這世上總有幾個想得開的爸爸,有解:

學會競爭學會快樂,就像獨立生存獨立思考,是Sir認為孩子最需要培養的兩個核心。

獨立生存,是立世基礎;

獨立思考,才能培養找到屬於自己快樂的三觀和智慧。

Sir從哪學來的?想來,還是那些父與子的好電影。

最後說一部吧,《我是你爸爸》(真不是故意討便宜)。

一場非常不起眼的小戲。

兒子給爸爸看手相,趁著「迷信」,兒子講了好多「真」話。

說,你啊,命里沒才,當不了大官,也當不了作家。

但生命線挺長,能活到80歲。

這才是我們要的爆款綜藝(但最好偷偷看)

Sir覺得,這才像父對子、子對父最好的祝福。

因為一世兩父子,先是你教我走路,你教我做人;然後是我做給你看,我推著你走,走才是關鍵,路上的風景都是點綴。

最值錢的東西,叫陪伴。

Sir電影原創,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關註:Sir電影

微博搜索關註:毒舌電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ir電影 的精彩文章:

沒了吳亦凡果然好看太多
戲紅人不紅的「鮮肉」終於出頭

TAG:Sir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