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妙趣橫生:清中期以前的石灣陶業與瓦脊陶塑的出現

妙趣橫生:清中期以前的石灣陶業與瓦脊陶塑的出現

均玉 哪吒鬧東海 長4.3、高1米

佛山祖廟前殿西廊看脊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

作為地方民窯的石灣窯,日常用的瓦器是最大宗的產品。明清時期,石灣陶業的生產已極為繁盛。清初屈大均曾記載:「石灣多陶業……故石灣之陶遍二廣,旁及海外之國。諺曰,石灣缸瓦,勝於天下。」在屈大均的記載里,該處最具特色、最神奇的陶器是金魚缸。這裡生產的金魚缸,有陰陽之分,盛水會一清一濁。陶泥的主要成分是粘土和砂子,而瓷泥的主要成分是高嶺土,前者的顆粒較粗,後者則質地堅固緻密。相對瓷器而言,陶器的吸水率較高,透氣性也較好。陶器確實能在一段時間內盛水不腐不濁。但恐怕也未如屈大均陰陽之說那麼神奇。

陳渭岩 光緒皇帝塑像

儘管石灣窯的主要產品是日用瓦器,但陶藝品的出現和發展也不晚,至少在清代前期已有相當的規模。清代其中一個生產美術陶器的行會花盆行,其歷史至少可以追溯至清初。瓦脊陶塑也就是裝飾在祠堂、廟宇等屋脊上,或以花鳥神獸或以人物故事為圖案的陶塑,是花盆行的重要產品。

以陶塑瓦脊裝飾廟宇、祠堂的做法,常見於嶺南(廣府地區)、廣西(西江流域)以及東南亞(珠江三角洲華僑聚居地)一帶。乾隆六年(1742)的《花盆行歷例工價列》碑文,詳細列明花盆行所生產的各種類型、尺寸陶器的工錢。由這個工價表可見,花盆行的生產品種主要是花脊(以花卉、博古為圖案的瓦脊陶塑)、花盆、仿古器皿(如尊、琮)等。這說明了,最晚在乾隆時期,瓦脊陶塑已經流行,並且這一時期的瓦脊陶塑主要是花脊,而非今天兩廣地區最常見到的人物、動物瓦脊。

陳渭岩 慶親王塑像

同時,這通珍貴的古代手工業行會碑記也反映了,至少在18世紀中,該行會已具有相當的組織規模。馬素梅博士在粵、港、澳三地的考察表明,三地現存最早的瓦脊可追溯至嘉慶年間。佛山博物館在兩廣地區的考察也表明,現存最早的瓦脊也在嘉慶年間。廣西玉林大成殿的瓦脊陶塑(嘉慶壬申,1812年)、澳門觀音堂的花脊(嘉慶丁丑,1817年)、現藏佛山祖廟的「松齡鶴壽」瓦脊(道光七年,1827年)以及廣西黃姚古鎮寶珠觀的花鳥瓦脊(道光八年,1828年),均是早期瓦脊陶塑多為花鳥的實物證據。

陳渭岩 肅王塑像

人物瓦脊陶塑出現的時間較晚,在咸豐至光緒年間最為流行。人物瓦脊陶塑,多以神話和戲曲故事為題材,比如八仙賀壽、天官賜福、姜子牙封相、郭子儀賀壽、甘露寺相親、穆桂英挂帥等。一條瓦脊陶塑常常分成幾段,每段或一個故事,或多個故事連景式組合。以陳家祠及佛山祖廟兩處的瓦脊為例,位於中段的故事通常是神功戲裡的劇目。神功戲,又稱酬神戲,通常是指在神誕、打醮等活動中,為酬謝神恩延請戲班演唱的戲曲,以此「神人共樂」。

陳渭岩 洵貝勒塑像

石灣人物瓦脊陶塑的造型簡練而生動傳神,色彩鮮明,裝飾性強,為兩廣及東南亞地區的華人社區所鍾愛。石灣瓦脊安放在距離地面五六米高的屋脊之上。站在地面上的觀眾,需要遠距離仰視瓦脊。因此,瓦脊陶塑的設計和製作需要作細緻特別的處理。每一段瓦脊代表不同的神話、戲劇故事情節,因此每一個陶塑人物需被安排在某個特定的位置,形如觀看戲台上戲劇一樣,一幕接一幕。觀眾可以根據平時看戲的經驗,通過人物的衣飾、人物的位置、手持的器物以及背景道具等細節,解讀瓦脊所表現的故事。

陳渭岩 張之洞塑像

瓦脊人物的頭部常常比正常比例稍大,且往往頭部、身子向前傾。由於是遠距離的觀賞,瓦脊人物的面部、動作刻畫都比較簡練、雷同。眉目常以劃線方法表現。手和腳的處理也不在細節,而在手腳所呈現的姿態動作及所持的器物。動作、所持的器物是人物身份以及故事情節的重要表徵。其衣飾往往施以花盆行常用的藍、黃、綠等釉。衣紋線條也比較粗略簡潔。

原文作者:黎麗明

原文來源:《收藏家》2016年12月刊《從仰視到平視——近代石灣陶塑藝術風格的源流與演變》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頭條號

百家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霍去病之墓開神道石刻先河,「馬踏匈奴」猶使胡塵千里驚
《古董局中局》開場鑒寶行話,沒你想的那麼高深!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