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老祖宗留下的智慧,不懂太可惜了!疾病講堂——內經教你冬季養生

老祖宗留下的智慧,不懂太可惜了!疾病講堂——內經教你冬季養生


點上面「

經絡穴位

」即可免費關注




關注後,每天和大家一起暢談【經絡穴位】驅病養生的獨特魅力,更新三集中醫教學視頻,歡迎您的加入!



?

各位朋友大家好,又到了疾病講堂時間,

疾病講堂節目每周六上線,主要針對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疾病進行講解

,大家有健康方面的困擾或疾病方面的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我們將選取有代表性的問題在後續節目中為大家進行講解



今天不跟大家講疾病,換個話題,我們一起

聊聊冬季養生

。就從我們中醫經典

《黃帝內經》

中跟大家剖析分享。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

《黃帝內經》中講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這段話講的就是冬季應該如何去養生。




(圖片來源於網路,

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



?

第一句「

冬三月,此謂閉藏

。」就說明了冬季季節特性,什麼叫閉藏,就是說冬天是草木凋零,萬物生機潛伏修養的時候,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必須順應天時,所以人在冬季的養生法則也是要閉藏的。




(圖片來源於網路,

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



怎麼閉藏呢?「

水冰地坼(tuo),無擾乎陽

。」水冰地坼是說流動的水凍成了冰,天地間最後的大地都凍裂了,坼就是裂開的意思。


無乎擾陽是說這段時間不要去擾動陽氣

,為什麼呢?因為冬季之所以天寒地凍是因為陽氣蟄伏隱藏起來了,陽氣為什麼要蟄伏起來呢,因為

陽氣在這一年中經歷了春夏秋三季的耗損了,它需要給自己一段時間休養生息

,所以就在冬天蟄伏了起來,花費三個月的時間來修養。



那麼既然陽氣修養去了,我們就不要去打擾它,讓它好好修養生息,這樣第二年它才有充分的力量來支持我們的身體去開始新一年的勞作。



要讓陽氣修養,不能擾動它,但我們在冬天還是要動啊,一動還是會調動陽氣。該怎麼辦呢?



(圖片來源於網路,

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



?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首先就是從睡覺上來說,睡覺是我最重視的養生法則,冬天的日常睡覺就是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說

冬天睡覺要早睡晚起,跟太陽同步,

太陽落了就要上床休息,太陽升起來了在起床。



說到這有的朋友可能要問了,那到底應該幾點起床幾點睡覺呢?我們的老祖宗是有大智慧的,他們很早就意識到了冬天的

不同時候太陽升起和落下的時間是不同的

,中國這麼大,東西方的不同地區太陽升起和落下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

所以說,必待日光,但沒有說是哪個時辰或者幾點。這是一個大的法則,各地都應該根據本地的地理條件來遵守

,而不是具體的幾點睡覺幾點起床的死條文。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這句話比較不好理解,它講的是我們應該如何在冬天調養情志,這裡說的志不是指志向、志氣,而是代指人體整個情志思想方面。冬天與人體五臟中的腎是相對應的(春應肝,夏應心,長夏(小暑到立秋時節)應脾,秋應肺,冬應腎),而腎是藏志的(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腎藏志),所以這裡用志來志人的整體情志。





(圖片來源於網路,

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



?

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是說要把自己的情緒蟄伏下來就像獵手潛伏起來、像要把自己的寶物藏起來一樣,就好比你有了一點自己的小私心、得到了一個好寶貝,悄悄地藏起來不讓別人知道那樣。通俗的說就是

?

冬季的情志應該不溫不火,不喜不怒,蟄伏深沉,不動形色。



除此之外,冬季也是在情緒上給我們自己加油打氣,立志激勵自己的時候,因為這時候你有充足的時間去回想和思考這一年來自己的所得所失,指導自己來年要如何奮進,給自己一個完備的規劃,養精蓄銳,就像一隻蟄伏起來的猛虎一樣。也正好與我們講的腎藏志相應。



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

去寒就溫

是說在冬天我們要避免與外界的寒氣過多的接觸,多待在溫暖的環境中,這樣身體不用過多的與外界的寒氣抗爭,不用耗損太多的陽氣,使陽氣深藏,這樣一來雖然我們所處的大環境是是陰沉寒冷的,但體內的陽氣卻是在不停地修復和壯大,來年開春就有充沛的精力開始發動身體機能,進行新一年的奮鬥。



無泄皮膚,使氣亟奪

是說冬天要避免出汗,是身體過多耗傷氣,這裡的氣,指的還是陽氣。無就是不要的意思,泄皮膚指的就是出汗,因為從皮膚而泄的只有汗液。





(圖片來源於網路,

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



為什麼不讓出汗呢?從中醫上來講陽加之於陰謂之汗,出汗是因為陽氣蒸騰我們體內的陰液導致的,

把我們的身體比喻成一口大鍋,我們的陰液就好比鍋里的水,而陽氣就好比鍋底下的火,火燒著水,水就變成水汽從鍋里冒出來了,這就是出汗了。



那麼出汗勢必會導致陽氣擾動受損,陰液受損,冬季陰氣極盛可以對陰液提供補充,那陽氣從哪補充呢?所以冬天要避免出汗。不然就會使氣亟奪,就是使陽氣耗傷。

這就是冬天所對應與人體的關係,冬季的養生閉藏之道。



說到出汗我又想起來我的一個表姐前兩天給我發了一張圖片,她的背上長了好多紅色小疙瘩,又疼又癢,問我怎麼回事,我馬上想到了她是不是

出汗沒出透

,我一問,果不其然她出汗了,但是冬天裡穿得厚,出的汗把裡邊的衣服弄濕了,後邊原本應該繼續出的汗因為濕衣服的原因就沒有出透,結果就在背上出了好多疙瘩,又疼又癢。而這個病因早在幾千年前《黃帝內經》就說過了,即

汗出見濕,乃生痤痱





?

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這句話說如果不遵從冬季的養生閉藏之道,就會

傷腎

,第二年就會發生痿厥的疾病,

痿厥在中醫上指的是偏枯,就是現代醫學上講的半身不遂,從中醫上來講是筋的疾病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冬季養的

腎五行屬水

,春天生髮季節對應的

肝五行屬木,水生木,

冬天腎沒有養好,第二年肝氣生髮就缺乏足夠的資源,就生髮無力,而肝主筋,

肝氣生髮無力,筋就失去了濡養,就會生病,就容易發生半身不遂之類的疾病




葯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艾灸雖好,切記不可盲目灸,

長按下方指紋,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艾灸密碼】,

為您解密艾灸的前世今生,超全艾灸知識大普及。




■ 

如果覺得不錯,歡迎點贊或分享到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絡穴位 的精彩文章:

九旬清華名教授的夫人斷食結束生命,感悟太多令人無眠
《經絡腧穴學》第62講

TAG:經絡穴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