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設計壽命3個月,頑強挺過5250天!全程回顧機遇號火星之旅!

設計壽命3個月,頑強挺過5250天!全程回顧機遇號火星之旅!

2004年1月25,是它著陸火星的第一天。

火星探測車-B(MER-B,是它的大名。

92,是它的設計壽命。

2018年6月10,是它和人類永遠失去聯繫的日子。

5250,是它在紅色星球度過的日子。

45.16公里,是它的行駛距離。

毅力谷,是它陷入長眠的地方!

——它就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機遇號火星車

機遇號藝術插圖

出師不利

2004年1月25日,登陸火星的機遇號在子午線高原翻了好幾個跟頭之後,一頭扎進直徑22米的老鷹撞擊坑(Eagle crater.),比原先計劃的著陸地點偏離了整整25公里。在展開登陸平台,拍下地形照片並調查土壤和岩石樣本之後,機遇號慢慢悠悠地向耐力撞擊坑(Endurance crater)開去,並在那裡度過了第一個火星「新年」。

耐力撞擊坑

2005年4月,機遇號陷入沙丘之中。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科學家絞盡腦汁,在6周內嘗試了多種方案,每次讓它的車輪只移動幾厘米,就這樣一點點試探,終於使機遇號成功脫險。

痛失戰友

2005年10月,機遇號開始向維多利亞撞擊坑(Victoria crater)挺進,那裡距離它的最初著陸地點有7公里遠。

維多利亞撞擊坑

2006年9月,機遇號到達維多利亞撞擊坑並沿著它的邊緣順時針走了一圈,2007年9月開始冒險進入撞擊坑考察。一年之後,灰頭土臉的機遇號終於爬出來,又接到一個新的任務:前往東南方12公里之外的奮進撞擊坑(Endeavour crater)。

離開維多利亞撞擊坑

2010年,在前往奮進撞擊坑的途中,機遇號痛失戰友——比它早3周登陸火星的勇氣號火星車陷入流沙動彈不得。漫長的冬天過去之後,勇氣號終於和科學家失去聯絡。

艱苦歲月

2011年8月,機遇號歷盡艱辛,終於抵達奮進撞擊坑的邊緣,意外發現的頁硅酸鹽讓它興奮不已,開始用搭載的科研儀器仔細研究。

奮進撞擊坑中的旋風

2013年5月,機遇號開始攀爬被稱為索蘭德點(Solander Point)的小山,這對於不再年輕的火星車來說並非易事。它的腿腳不太靈便(機械故障),還患有失憶症(快閃記憶體失靈)。2015年1月6日,機遇號再創紀錄,登上135高,坡度達到32°的苦難岬(Cape Tribulation)。到2015年3月,機遇號以每秒0.89厘米的平均速度在火星跑完了一個馬拉松(42.195公里)!

苦難岬

14年光陰轉瞬即逝,在數千萬公里之外的地球上,人們似乎已將機遇號遺忘,年輕威猛的好奇號,新晉明星洞察號,高端大氣的2020火星車佔據了舞台的中心,年老體衰,銹跡斑斑的機遇號只能退到陰暗的角落裡,羨慕地注視著眼前的一切。

機遇號自拍圖

未盡之旅

2018年,一場史無前例的沙塵暴席捲火星,覆蓋範圍達到4100萬平方公里,幾乎相當於美國和俄羅斯領土面積的總和。在火星軌道飛行的探測器拍下了沙塵暴鋪天蓋地襲來的情景。6月10日,能量耗盡的火星車進入休眠模式,和科學家徹底失去聯繫。到那天為止,設計壽命92(地球日)的機遇號已經頑強堅持了5250,行駛距離達45.16公里

火星沙塵暴

當時機遇號正行進在奮進撞擊坑西側的毅力谷中,科學家推測山谷的盡頭可能有液態水或水冰消失之後留下的河道。如果它能夠走出山谷,或許將為我們帶來另一個重大科學發現。可惜這是一段註定無法完成的旅程。

機遇號火星之旅路線圖

一線希望

這場沙塵暴在6周之後才漸漸消退,但機遇號卻沒有從沉睡中醒來。NASA推測它的太陽能電池板上積累了過多的塵土,無法產生足夠的能量。萬般無奈之下,科學家只能將希望寄托在火星天氣上,期待另一場突如其來的沙塵暴能將太陽板吹拂乾淨。

機遇號藝術插圖

在危機四伏的火星上,陽光是機遇號唯一可以依靠的能量來源。它的電池組由16塊鋰電池組成,太陽能板每天最多能產生900瓦時電力,但這個數字隨著零件老化早已下降很多,在火星的冬季甚至降到300瓦時以下。由於一個火星年相當於1.88個地球年,因此火星四季輪迴的時間也接近地球的兩倍,而機遇號迄今為止已在紅色星球熬過了7個冬天。

和冬季的嚴寒相比,火星大氣中漂浮的塵土才是機遇號最大的威脅。當火星運行到近日點附近時,沙塵暴的發生也愈加頻繁。2007年的全球性沙塵暴就使機遇號和和勇氣號的能量水平大幅下降,每天只能勉強運行幾分鐘。

機遇號能見度在沙塵暴中急劇降低

凜冬將至

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曾經在300公里的高空拍下機遇號小小的身影,但科學家卻束手無策。強大的深空網路反覆掃描機遇號用來通信的X波段,並發出深情的「呼喚」,但始終沒有收到任何回應。

NASA清楚地意識到,留給機遇號的時間不多了,因為火星的秋天即將到來,而緊隨秋天腳步的就是無情的冬天,機遇號所在的火星赤道地區溫度將下降到-96℃!2010年的嚴寒曾奪去勇氣號的「生命」,而接下來的冬天很可能會給予機遇號致命一擊。

機遇號藝術插圖

也許機遇號的里程錶將永遠凝固在45公里處,也許未來某一天NASA將不得不宣布火星車使命的終結,也許我們永遠也看不到它振作精神,重新上路的那一天,但機遇號已經贏得全人類的敬意——一台沒有生命和情感的探測器,15年漫長的異世界之旅,消無聲息地離去——它已經成為人類精神的某種隱喻和象徵:希望與絕望交織,孤獨和寂寞相隨,坎坷與坦途共存,一切輝煌終將歸於平淡,所有文明也將化為廢墟,唯有對未知宇宙的探索永不停息!

宇宙往事-專註科學科普|敬請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往事 的精彩文章:

宇宙到底有多大?科學家:一直看,你也許能看到自己的後腦勺!
226光年外發現超級地球!一年31天!NASA:可能存在生命

TAG:宇宙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