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教你如何甄別春茶、夏茶和秋茶!

教你如何甄別春茶、夏茶和秋茶!

根據採摘季節的不同,一般茶葉可分為春茶、夏茶和秋茶三種,但季節茶的劃分是不一致的。

有的以節氣分:例如清明至小滿採摘的茶為春茶,小滿至小暑採摘的茶為夏茶,小暑至寒露採摘茶為秋茶。

有的以時間分:於5月底以前採制的為春茶,6月初至7月上旬採制的夏茶,7月中旬以後採制的為秋茶。那麼,如何判斷這三種茶呢?下面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吧!

春 茶:

一般指由越冬後茶樹第一次萌發的芽葉採制而成的茶葉稱為春茶。分早春(明前)和正春(明後)兩種。

早春茶(明前茶):採摘季節應該在公曆的3月5日左右,在農曆二十四節氣中就是「驚蟄」這一天開始的,茶樹冬眠了整整一個冬天,經過春雨這麼輕輕一澆,蘇醒過來吐出嫩芽。

早春茶的大規模採摘是在3月20日左右也就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那時的茶樹大部分都發第二茬芽了。早春茶的採摘工作在「清明」過後十天左右就結束了。

正春茶(明後茶):早春茶的採摘結束後就到了採摘正春茶的時候了。此時到了二十四節氣的「穀雨」隨著降雨量的逐漸增加,茶樹再次發出新芽。至此正春茶(明後茶)開始採摘到5月20日也就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的「小滿」的前一天春茶就全部採摘結束。

春茶特點:綠茶色澤綠潤,紅茶色澤烏潤灰白,芽毫豐滿,條索肥嫩緊實,嫩度優於夏、秋茶;綠茶湯色綠中顯黃,紅茶湯色艷現金圈,茶葉葉底柔軟厚實,正常芽葉多。茶葉沖泡後下沉快,香氣濃烈持久,滋味清醇。

夏 茶(雨水茶):

夏茶指的是夏季生產加工的茶葉,夏茶新梢生長迅速,但很容易老化。茶葉中的氨基酸、維生素的含量明顯減少,花青素、咖啡鹼、茶多酚含量明顯增加,味顯苦澀。

每年5月5日前後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的「立夏「此時春茶採摘已接近尾聲,到了5月21日農曆二十四節氣的「小滿」就進入夏茶的採摘了,夏茶是一年之中產量最高,採摘季節最長的,從「小滿」到立秋後的「白露」前都是夏茶。

夏茶特點:紅茶、綠茶條索鬆散,珠茶顆粒松泡;紅茶色澤紅潤,綠茶色澤灰暗或烏黑;茶葉輕飄鬆寬,嫩梗瘦長。沖泡時茶葉下沉較慢,香氣欠高;綠茶滋味苦澀,湯色青綠,葉底中夾有銅綠色芽葉;紅茶滋味欠厚帶澀,湯色紅暗,葉底較紅亮;不論紅茶還是綠茶,葉底均顯得薄而較硬,對夾葉較多,葉脈較粗,葉緣鋸齒明顯。

秋 茶(谷花茶):

「立秋」後的「白露」隨著降雨量的減少,天氣也逐漸轉涼了,這時就進入了秋茶的採摘季節了,同時茶花也基本含苞欲放了。秋茶從「白露」到「霜降」後「立冬」前採摘就結束了。採制而成的茶葉,內含物質顯得貧乏,在這種情況下,不但茶葉滋味淡薄,而且香氣欠高,葉色較黃。

秋茶特點:綠茶色澤黃綠,紅茶色澤暗紅,茶葉大小不一,葉張輕薄瘦小,香氣較為平和。茶葉沖泡後香氣不高,滋味平淡,葉底夾有銅綠色芽葉,葉張大小不一,對夾葉多,葉緣鋸齒明顯。

古人說:「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白露(指秋茶)」。事實上,由於現代泡茶技藝的發展,春茶的「苦」更受人追捧,更好喝。秋茶的湯色、滋味間於春茶和夏茶之間,香氣平和,在營養成分方面一般不如春茶。總之無論是春茶、夏茶還是秋茶,找到適合自己的都是好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滇藏號 的精彩文章:

茶垢危害大,7個妙招輕鬆搞定!
普洱茶是口感濃烈的好還是清淡的好?

TAG:滇藏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