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期末考前家長4大「毒句」和3大「金句」!說與不說,成績肯定不一樣!

期末考前家長4大「毒句」和3大「金句」!說與不說,成績肯定不一樣!

元旦過後,孩子就要步入學習的尾聲,進入期末複習衝刺階段。相比孩子的緊張程度來說,父母的焦慮反而更重:孩子期末考得不好怎麼辦?

其實,考試的結果早就在平時註定了,但是考試時的心態很大部分也會決定最後的成績!心態穩定成為學霸們取得好成績的最關鍵因素。孩子的心態與家長的言語態度息息相關。所以,在孩子期末考試前,這4大毒句家長就不要再說了,否則孩子的成績更是一落千丈!

毒句一

複習得怎麼樣了?有信心嗎?

毒性:★★★★★

這句考前叮嚀可以說是「出鏡率最高」,但同時也是最毒的「考前毒藥」。

其實家長問出這句話,無外乎是想聽到孩子說「複習好了,放心吧」,讓孩子給自己吃一顆「定心丸」。然而,我們看似不經意的一問,其實會在孩子的心裡激起一系列的情緒。

因為,任何一個學生,無論成績優劣,哪怕是「北大清華種子選手」在考試之前也一定是心裡沒譜的,也一定是認為自己「還有好多要看的東西」,這種不確定是由於「對於未知的考試結果無法預期」,與實力無關。

考試之前,當聽到家長問出「複習得怎樣」類似問題的時候,成績好的孩子,他真的會思考「我複習得怎麼樣了呢?」「還有哪裡不太會做呢?」越想覺得好像還有一些東西不會,進而更加緊張;

而平時成績較差的孩子,面對這樣的問題,他會認為這是家長在向自己「要承諾」,想聽到自己回答「都複習了」。同時孩子知道,這個承諾一定不能輕易給出,否則萬一失利,將會面臨「信用質疑、能力質疑」。

考前詢問複習情況往往是會製造焦慮乃至煩躁,最好的處理方式不是「詢問複習情況」,而是「肯定孩子付出的努力」——比如,「複習得真是用心,辛苦了,別累著」。這樣的鼓勵,往往是肯定孩子的付出,但同時沒有強調結果,既可以令其感到被認可,同時不會有「承諾的風險」。

毒句二

不要緊張,能考上XX也可以

毒性:★★★★☆

曾經不止一次在和家長溝通的時候,聽到家長對我說:「我們孩子最大的問題就是給自己的壓力太大,我都跟他說了,不要緊張,咱們就算考不到第1名,前5也挺好的。」

很多家長會以自己的這句話為傲,認為自己這句話是在讓孩子放下包袱、是在為孩子減壓,甚至認為自己說出這樣的句子是多麼開明、多麼不容易。

能夠鼓勵孩子「降低目標」的家長的確用心良苦,然而不得不說,「降低預期」「降低目標」的話不應當在考前說,因為在考前,你越讓孩子降低目標,孩子越會在意目標。

孩子所有的緊張其實都是源自於對於「目標的未知」,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實現目標,那麼這個時候,如果想給孩子減壓,僅僅「降低目標」是不夠的,而是根本不要再提目標,「忽略目標認可過程」才是考前最好的減壓方式。

因此,考前最好是對孩子說「堅持了這一年真是不容易,能堅持下來的都是勝利」。然後聊聊這一年有什麼時候是最難過想放棄的,後來又怎麼堅持下來的,也可以聊聊作為家長自己的心路歷程。

這個時候,我們就把孩子的注意力由結果轉向了過程、轉向了成長。能夠引導他看到自己的付出與回報,增加信心。

毒句三

早讓你看你不看,現在著急了吧

毒性:★★★★

我在實踐中也見過類似的「叮嚀」,可謂令人髮指。能夠理解,家長其實是出於關心,怕孩子熬夜影響了應考狀態。但是這種「錯把抱怨當成叮囑」的方式一定要克服。無論這個孩子平時表現如何,考前都要「以肯定代替否認」。

當遇到孩子臨時抱佛腳熬夜時,家長無論多麼憤怒都要忍住,說「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再早一點睡明天狀態一好,不會的也有靈感了。」對於他的監督和批評可以放在平時或考後。在考前,「強調積極」是硬道理。

毒句四

考試的時候別忘了XX知識點

毒性:★★★☆

還有一些家長包括老師,在考前容易囑咐孩子平時的易錯點。比如這個孩子平時計算總出錯,或者總是不認真審題,那麼我們在考前就會進行叮嚀。我們說「提醒孩子平時的易錯點」沒有錯,但是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不要專門去強調,一方面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同時他上了考場後,會不自覺地特別在意你提醒過他的東西,反而會忽略你沒囑咐過他的事情。

說到這裡,順便要提醒各位考生一句:考試之前,一定要「複習做過的,少看沒做的」、「複習基礎概念的,少看技術較難的」、「全面過,不要重點看」。也就是說,考前一定要把做過的、基礎的再看一遍,同時要全面過一遍,不要重點看某一個知識點。

因為從教學實踐中觀察,考前看什麼,孩子考場上就會更多地用到什麼。比如語文,10個素材,孩子考前看了5個,他到了考場上就會更傾向於那5個,但是其實可能並不合適。因此,考前與其「片面重點複習」「不如全面迅速過一遍」,真正的重點複習應該放在平時而非臨考。這一點需要家長孩子特別注意。

當然,除了考前4大「毒句」,還有3大「金句」,家長不妨在孩子考試複習前說上一些,對孩子複習備考有幫助。

金句一

努力付出終有回報

複習就是個全面付出的過程,而成績就是結果的一部分。

不管最後成績是否理想,只要肯花精力去複習,去為學習而付出,一定會有滿意的收穫。

但生活中,卻有很多孩子在面臨考試時,會存有一定的僥倖心理。

覺得平常看著不好好學習的同學都能在考試時,瞎貓碰上死耗子,自己沒準也能有這個好運氣呢?

於是在複習時半推半就,得過且過。自然,最後的結果也可想而知。

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

老天是公平的,有沒有吃過苦,努力過,他心知肚明。所以孩子想要取得好成績,還是老老實實的去看書複習吧。

金句二

牢固的基礎是取得好成績的保證

我們都知道建築若想牢固,必然地基要穩。學習也是如此,平時踏踏實實的學習好每一個內容,打好基礎,自然會越壘越高。

而複習就像是最後的塔尖,前面那麼辛苦搭起來的寶塔,已經足夠穩固,後面完完全全可輕鬆的進行最後一步的鑄造。

但如若基礎薄弱,等即便艱難的到達了塔尖,終究也會因站不穩,摔個狗吃屎。

也就是所謂的站得越高,摔得越慘。

所以趁孩子還沒期末考試前,好好利用這段時間,把薄弱的知識點鞏固加深,地基打的牢一些。就算考試遇到了難題,也終究會迎刃而解。

畢竟萬變不離其宗,考試的知識點永遠都是那些。

金句三

正確的學習態度遠大於當前的結果

學習態度對於孩子來說,就像一個引路燈。

對學習敷衍的孩子,通常眼前的燈光清澈明亮,可越往前走,彷彿愈發黑暗。直到,真的再也看不到光芒。

而始終保持良好學習態度的孩子,或許目前燈光昏暗,還看不清前方到底有些什麼。

但只要繼續往前走,光芒就會越來越亮,越來越清晰。直到,那個燈光帶他找到了家的方向。

複習也是一樣,平時好好學習的孩子,如果忽視複習的重要性,反而會容易失掉不該錯的分。

而平時那些不好好學習的孩子,如果正確的把握了複習的訣竅,認真的複習,也能在考試中脫穎而出,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當然,這種情況生活中非常常見,至於原因,無外乎這就是其中一種。

所以說,孩子的學習結果可能一時不理想,但學習態度只要保持長期的正確,終會得到理想的結果。

以上是關於「考前減壓」的一些提醒,我們說,任何一次考試都是孩子、家長、老師體力與精神的雙重考驗。作為大人,只有我們先做到從容積極,孩子才可以輕裝上陣。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在與孩子一起成長。

最後祝福每一位考生從容應考、陽光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理時間 的精彩文章:

胡歌:感情疏離的我,想愛卻害怕受到傷害
抑鬱,就像水燒開後變成的雲和霧

TAG:心理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