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龍」游淺海,恐龍滅絕後的超大型海洋霸主,獵食鯨類維生!

「龍」游淺海,恐龍滅絕後的超大型海洋霸主,獵食鯨類維生!

受BBC的紀錄片一些電影的影響,給大家印象最深的最強海怪莫過於上龍、滄龍和巨齒鯊這幾種。不過近日一則刊於PLOS One的研究報告稱,伊西斯龍王鯨屬始新世後期其中一種頂級海洋捕獵者,齒鯨與其他魚類及鯊魚均是它的食物。

埃及開羅西南150公里的鯨魚谷(著名的鯨魚墳場),以出土多種史前鯨魚化石聞名。這裡在4000萬年前曾是一片汪洋,人們在這裡集中發現大量古代鯨類的化石,其中不乏很多珍貴的已滅絕鯨類的化石,當地在2005年7月已被列入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世界遺產。

恐龍滅絕後的超大型超級掠食者

龍王鯨(學名:Basilosaurus,意為帝王蜥蜴),而伊西斯龍王鯨是龍王鯨屬一種。它們生於3400-38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晚期,屬現代鯨魚近親,長約15-18米、有尖長牙齒,最初發現時曾因已經退化的短小後肢,被誤認為是巨型海洋爬蟲類的化石。

在2010年,一副長15米、有3500萬年曆史的伊西斯龍王鯨(Basilosaurus isis)骸骨,連同其他小型魚類、鯊魚與另一副史前鯨類矛齒鯨(Dorudon atrox)化石被發現,加上以前發現的化石研究表明,其脊椎超長,由70塊骨骼組成,其中7塊是頸椎、18塊為胸椎、20塊薦椎,後面的25塊是尾椎。

根據其所處時代分析:伊西斯龍王鯨的競爭對手是鼠白鯊,安格斯迪鯊的祖先,最後被巨齒鯊鎮壓。

從當年所發掘到的化石表面來看,很難判斷伊西斯龍王鯨是食腐動物,還是如現代虎鯨一樣是海洋中的頂級捕獵者。不過,美國密芝根大學與埃及地質及古生物部的聯合團隊詳細檢驗後發現,鯨魚谷這個遠古淺海區,所有發現的伊西斯龍王鯨均為成年個體,矛齒鯨則近半是幼體,大部份矛齒鯨頭骨均有咬痕。

團隊研究表示這是證明伊西斯龍王鯨以較小型鯨魚為生的直接證據,如現代虎鯨一樣屬頂級捕獵者;而鯨魚谷很有可能是矛齒鯨的生產區,使該海域成為伊西斯龍王鯨的主要覓食地。

「龍」游淺海

對比現代鯨魚,伊西斯龍王鯨更為大型,例如虎鯨只有5-7米長,與之匹敵的可能是13-16米長的座頭鯨,但由於有細長的脊椎骨,曾被推測只能如鰻魚般擺動身體,在海中有有限活動能力。

而且骨骼化石表明,它們有一雙小腿,但它們即不能走路,也不能游泳。所以科學家推測其只能終日悠遊在淺海尋找潛在的獵物。但隨著氣候的變化,加上巨大的體型沒有食物維持,導致種群很快滅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視角 的精彩文章:

東南極州1/8海岸線冰川加速融化,部份冰川高度十年減少3米!
非洲幾棵超千年的古樹幾乎同時死去,氣候變暖或是罪魁禍首!

TAG:魚視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