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又見臘八——煮粥供佛,布施十方

又見臘八——煮粥供佛,布施十方

二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於菩提樹下悟道七七四十九天,並於臘月初八悟道成佛。從此,臘月初八便成為佛教盛大的紀念日,並於民間廣泛流傳。

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前,苦行經年,骨瘦如柴,後受牧羊女之乳糜供養,才得以恢復體力,悟道成佛。後世的佛弟子用五穀雜糧煮粥供佛,布施十方大眾,共濟有情。

所以,很多寺院在這一天都會舉行施粥活動,對於寺院來說,舉辦施粥活動是對佛陀的緬懷,也是對護法善信的感恩。後世佛弟子效彷彿陀領受臘八粥之時,都應該在生活、工作、學習、修為等一切之中反思自己,棄惡從善、去偽存真。

臘八粥的故事

蘇州西園羅漢堂里,迎門有一尊手拿紅布袋、挺著個大肚皮、臉上笑眯眯的和尚塑像,人們稱他是「彌勒笑佛」,也有人叫他「布袋和尚」。相傳「臘八粥」就是由他開始傳下來的。

據說很久以前,蘇州西園戒幢律寺來了個掛單和尚,名叫阿二。他是從天台山國清寺來的,年紀已經四十齣頭,腰圓臂粗,五短身材,身上背著一隻紅布做的乾坤袋。西園寺里的老當家一見阿二和尚,便恭恭敬敬地問:「大法師精通佛經,還是擅長說法?」阿二搔搔頭皮,將頭搖搖。老當家頓了一頓,又問:「你會管香火、侍候施主嗎?」

阿二還是搔搔頭皮,再把頭搖搖。這時,阿二看老當家的臉色不對,知道自己是個不受歡迎的,不過多少年來,一直聽說姑蘇西園是座名寺大院,在這裡可以結交天下名僧,如若來個「推出日頭早關門」,我豈不一路辛苦白費心?所以,他又手合十,對當家師作了一個揖,說:「小僧種田出身,不論何種粗活,都能應付,請當家師作主。」

老當家看看對方還蠻結實,出言吐語也忠厚老誠,心想齋堂里正缺少人手,何不派他去做雜務呢?於是阿二和尚便做了一名「火頭僧」。

像西園這樣大的寺院,吃飯的和尚有五六百。阿二每天起早摸黑,挑水、淘米、洗菜、燒火,忙得團團轉,一有空閑,還要到蔬菜園裡除草澆水。虧得阿二身大力不虧,手腳又勤快多做點事體不在乎。阿二還有個好習慣,每次燒火辰光,眼睛總是盯在稻柴上,只要發現稻穗頭有穀子,哪怕是一粒,也要揀起來,剝去穀殼,然後放在乾坤袋裡;汰過碗盞淘過米,也勿肯立即把水倒掉,先要淀一淀,慢慢地倒掉污水,把剩下來的飯粒、米粒撈出來,攤在蘆席上晒乾,然後也放進乾坤袋裡;在地頭上拾到一粒豆、一棵菜,也總是烘烘烤烤,統統放到乾坤袋裡。阿二每天身不離袋,袋不離身。這樣日復一日,天長日久,經過三年時間的收集,五花八門的食物少說足有兩石半。

有一年陰曆十二月初八,西園寺里所有的和尚,在大殿里講經、拜懺、做道場,十分熱鬧,來做佛事的人也不少,單是施主就有上百名。那天因為管錢糧的和尚也上大殿去念經了,一時糊裡糊塗,竟忘記開倉取米糧。阿二和尚左等右等,都不見那個大和尚的影子。那麼去喊他一聲,也不行,因為對和尚來說,佛法大如天,隨便闖經堂就是觸犯佛法,輕的要執法刑杖三百,重的要敲斷雙腳。阿二雖然老實,這個規矩,他是萬萬不敢破的。怎麼辦呢?這時阿二抬頭望望天,滿天飄起了鵝毛大雪,時間又緊,就是上街去買,也要耽誤幾百人的開飯辰光。阿二前思後想,沒個好辦法,最後想到身邊的乾坤袋,心裡說:「把三年中積攢下來的食物倒入鍋內煮一煮,不就解了這個急嗎?」想到這裡,他高興得一拍大腿跳了起來。

不一會兒,「篤篤篤,」開飯的雲板敲響了。五六百個和尚排著隊進入齋堂。他們心裡都在想:嗯,今朝是佛主得道之日,一定可以吃一頓豐盛的素齋。可是走進齋堂一看:「啥個物事呀!粥勿像粥,飯勿像飯,菜勿像菜!」個個和尚眼睛都定住了,心裡冒火。不過和尚有個規矩,吃飯不可多嘴多舌,叫吃就得吃,不吃也得吃,所以一個個只好閉攏眼睛吃下去。嗨嗨,等到上口一吃,倒是味道蠻好,特別開胃,個個爭先添盛,恨不得連洗鍋水都喝下去。

寺里老當家也覺得蹊蹺,問阿二:「這叫什麼素齋啊?」阿二就原原本本告訴了老當家。老當家聽後,雙手合十說:「善哉!善哉!惜衣有衣,惜食有食,阿二積福,功德無量,真是可敬可佩可賀!」在場的和尚聽了,也個個稱讚阿二和尚那種勤儉節約的精神,一致公認阿二和尚燒的飯是「皆大歡喜」。後來和尚商定,大家平時都要珍惜糧食,到每年陰曆十二月初八都來燒這種粥吃。後來,這種做法傳到老百姓家裡,竟成了一種民間因襲相傳的風俗。這種粥就叫做「臘八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行法師 的精彩文章:

如何做到不生不滅?這是佛教修學功夫最高的目標
雪花飄,臘八到,釋迦牟尼早成道

TAG:廣行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