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當原子彈爆炸時,跳進水裡管用嗎?日本人用親身經歷揭開真相

當原子彈爆炸時,跳進水裡管用嗎?日本人用親身經歷揭開真相

「3 2 1 發射!」1945年8月6日,日本廣島的天空中在傳出一句輕微聽不太清楚的聲音之後,一顆看著並不太起眼的被喚作「小男孩」的原子彈從廣島的上空掉落下來,日本人民迎接來了他們的第一個末日,這次的末日還沒過,僅之後的三天,美國又在日本長崎投放下了第二顆喚作為「胖子」的原子彈,日本再一次面臨了末日般的打擊。但終於,人類歷史上最為慘烈的一次世界級大戰,也因此而終結。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僅有的一次原子彈參加戰鬥的事件,但原子彈的威力之大遠遠超乎了此前外界人士們對其的研究和分析,因此,在了解到原子彈的爆炸威力無法抵擋之後,各國人士都是在呼籲抵制和禁止使用核彈最為戰爭的武器。但事不出絕對,當今多國擁有核武器的情況下,在萬分之一的可能中還是會在戰爭中使用,所以對如何在原子彈手中成功逃生成為了人們最為關心的問題。

俗話說「放毒人會解毒」,原子彈的始作俑者,也就是首先製造並使用的美國第一個對其進行了研究,以探索出人們在原子彈手下的成功逃生之路。

美國研究調查發現「卧倒並掩護」是在面臨突如其來的核彈爆炸最好的逃生辦法,也就是說,在已經來不及逃離出核彈爆炸範圍,僅僅只能有兩三秒鐘供給自己反應的危難時刻,能在看到核爆炸的閃光的瞬間用諸如地毯、報紙一類的簡單物品迅速遮住頭部亦或身體重要部位並進行卧倒,是能讓自己從死裡逃生出來的。

這時你們可能會產生一個疑問:爆炸威力之大猶如末日的原子彈,是僅僅靠薄薄的可能還是劣質紙的報紙護住頭就能管用的?怕不會是小編你自己在聊以自慰吧。但在這裡我卻是要鄭重的說:這不只是有效,而且很必要。日本廣島倖存者的親身經歷來告訴你真相。

高藏信子,一名不幸中的萬幸從廣島原子彈爆炸中存活下來的倖存者。據她描述,當時她距離原子彈的爆炸地點僅僅只有300米,可謂是死神距離,但她卻因為自己身處銀行,被鋼筋混凝土的大牆擋住了大部分爆炸衝擊,所以成功的幸免於難,而另外一些人,就在自己身邊幾米的位置,卻是因為在銀行的台階上周圍沒有什麼建築物遮擋,導致被嚴重燒傷,最終無一倖免。

你們可能還是會說,混凝土能擋住爆炸的餘波表示還能理解,畢竟混凝土足夠厚實堅韌,而之前所說的薄薄的報紙彷彿並不能與之防禦力相比較吧?在這裡,小編就要講廣島原子彈爆炸中發生的另外一件事了。

在廣島原子彈爆炸發生以後,前去進行救援和研究的人員在距爆炸點1.3公里處發現了這樣的一個狀況:同一個地方的木質電杆,一邊的被完全燒焦乃至碳化,而另外一邊的卻相對要輕度很多。這一現象讓科學家們產生了興趣,他們對其現象進行了研究發現,這全都是旁邊灌木叢的葉子的功勞,遮擋住了爆炸的熱流,為這邊的木質電杆做到了最有效的防護。

要知道,原子彈的爆炸,最主要就是熱浪的灼燒和類似電磁波的衝擊,這一切都是要通過和身體的直接接觸並作用的,所以,就算是僅僅一張薄薄的報紙都能在原子彈的爆炸熱流中起到有效的作用。當然,如果有更好的遮擋物自然是再好不過了,這裡一直提到的報紙只是作為例子討論而已。然後,再進行「卧倒掩護」,或許,死神都無法耐我何。

再說回題目中的遮擋物,水體,上面都說了原子彈主要是熱浪和電磁波,自然而然的這兩樣的剋星水,對其肯定是能起到有效的防護了,是可以有效選擇的,當然前提是自己會水,不然可就尷尬了。

雖然,在如今科技已經發展到現今的階段,所動用的武器都是毀天滅地等級的,各國是絕不會輕易發生戰爭的,爆發核戰的可能性更是幾乎為零。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對其毫不做防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秦漢唐明 的精彩文章:

一人殺20萬日本人,日本要他道歉,他說:你們何曾向中國人致歉
和珅被嘉慶處死後,嘉慶是如何處置他的8位小妾?其做法令人意外

TAG:周秦漢唐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