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謬論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

謬論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

我們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主要是同盟國(德、奧、意)和協約國(英、法、俄)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而引起的。但細究起來,這些列強都算錯了殖民地的經濟賬,把當時流行的謬論當真理,結果打了一場兩敗俱傷、毫無意義的大戰。

崛起的德國為殖民地煩惱

19世紀後半葉到20世紀初,是歐洲列強瓜分世界的瘋狂時期,到了20世紀開始的時候,殖民國家和他們搶佔的殖民地已佔全世界85%的陸地面積。

各國的殖民地分布是不均衡的,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搶得了大量的殖民地,從一個不大的島國進行對外擴張,在北美大陸、南部非洲、亞洲、澳洲大陸、印度次大陸獲得了很多殖民地;法國則在北部非洲、阿拉伯半島、東南亞也獲得了大片的殖民地。昔日強國西班牙、葡萄牙雖然已經衰落,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它們手裡仍然掌握著大片殖民地。

比較悲催的是新興的美國、德國、日本和義大利這些國家,只佔有了一些面積不大、資源貧乏的「犄角旮旯」。就拿德國來說,僅僅佔領了非洲的幾小塊殖民地,被英法廣闊的殖民地包圍著;此外,德國還佔據了中國山東的膠州灣和大洋洲的新幾內亞的一部分。

這樣的世界格局讓德國人很煩惱,他們認為自己崛起的有點兒晚了,世界上有點價值的地方都已經被搶的差不多了。

搶不到殖民地的資源,德國人只能自力更生,他們發展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化工工業和電氣工業。比如1856年,英國科學家柏琴發明了合成染料,但是英國的企業家卻沒有太大的興趣,因為當時英國可以從殖民地獲得一些天然染料。結果,柏琴的老師霍夫曼把這項發明帶到了德國,德國人如獲至寶,將發明應用到生產中,形成了染料化工行業,到1900年,全世界80%的染料都是從德國的工廠生產的,英國人被遠遠地甩在了後面。

英國的工業不只在染料方面落後於德國,而是在工業總產值上被德國趕上並超過。1870年,英國的工業產量佔世界工業總產量的31.8%,而德國還只佔13.2%。到1914年時,由於美國的產量從佔世界總產量的23.3%,猛增到35.8%,成為新的世界經濟霸主,英國工業產量所佔的比例已快速下降到了14%。不過這段時間,德國的產量卻得到了快速增長,它佔世界總產量的比例還略有上升,達到了14.3%,已經大於昔日霸主英國所佔的比例。

德國產品在地球上的各個市場上同英國展開了激烈的競爭。英國雖然能在自己的殖民地通過各種限制手段,保持本國產品的優勢,但在拉丁美洲、中東和遠東等非英國殖民地的市場上,卻徹底輸給了來勢洶洶的德國商人。

雖然在國際市場上所向披靡,但是德國工廠強大的生產能力超出了國際市場對其產品的需求,生產過剩的麻煩開始纏上了德國。德國人把自己遇到的困難歸咎於英國,因為英國佔有世界上最遼闊的殖民地,想方設法阻撓德國貨進入這些地方。假如英國殖民地能夠向德國貨敞開大門,德國就不會生產過剩了。

殖民地謬論

德國的專家們此時跳了出來,把這種論調上升到了理論高度。1897年,德國地理學家腓特烈?拉策爾把自己對地理的研究擴展到德國工業生產過剩的問題上,並結合當時流行的達爾文主義,提出了「國家有機體」的學說,後來又提出「生存空間」的概念。

他用生物來類比國家,就像生物需要生存空間一樣,國家也需要生存空間。由於世界在向前發展,大國將逐漸拓展自己的空間,小國變得無足輕重。世界歷史總的趨勢是,國家對空間的要求越來越大,這個事實可以從歷史上各重要商業國家的演變得到證明。威尼斯公國、荷蘭共和國、大英帝國都曾經是十分強盛的國家,但從生存空間看,威尼斯只是一個城市,荷蘭是一個三角洲國家,英國是一個島國,而當時越來越強盛的美國是一塊大陸。各強國必須遵從這個趨勢,努力用殖民、合併及征服的手段來拓展生存空間,否則就得敗亡。

這種理論並非德國專家獨有,當時英國的一位專家也提出,國家要生存,必須搶佔殖民地,控制原料產地,並將這些地方變成產品的輸出市場。

這就是當時世界流行的關於殖民地的理論,從經濟角度分析,這種理論正確嗎?

有了殖民地,才有了原材料的來源?

錯!獲得原材料不一定非要政治上控制、軍事上佔領那些地區,通過購買就可以實現。當然,一些人會反駁說,購買太花錢了,佔領殖民地可以直接掠奪。但是,軍事佔領同樣有成本,而且要掠奪殖民地,就得長期控制該地區,維持足夠的駐軍和行政人員,讓殖民地經濟運轉下去,也需要投入資金和物資。此外,還要時刻提防著被其他國家搶了去。實際上,從成本和收益角度看,絕大多數殖民地都是虧本的買賣。

而且,近代歐洲工業最大的原材料來源地,是美國(棉花、煙草、礦產)、南美洲(蔗糖、咖啡、木材)和大洋洲的英國自治領,這些地方在19世紀末的時候,都已經先後獨立或自治了。那些真正的殖民地出產的原材料並不多。

有了殖民地,才有了銷售產品的市場?

錯!賣東西不必非要有自己的殖民地,許多殖民地在建立的時候,也不是為了賣東西,殖民地能消費的歐洲產品其實很有限。比如1914年之前,法國的出口商品中,只有10%是運往法國殖民地的,因為法國的許多殖民地要麼人口太少,要麼人口雖多,但都是生活困難、需要救助的人群,根本沒有消費力。

比較特殊的殖民地是印度,那裡人很多,而且也的確有一部分人對歐洲商品有消費力,比如英國殖民者和印度上層社會人士。印度確實購買了一定量的歐洲產品,但卻不僅僅是從宗主國英國進口的。當時,印度消費者購買的德國貨竟然比英國貨還多,這是讓英國人非常氣惱的一件事。而法國賣給印度的商品也比賣給自己殖民地阿爾及利亞的商品更多。這些事例都說明,就算殖民地是你家的,也不一定就消費你家的產品。

有了殖民地,資本家們積累的剩餘資金才有了投資的地方,才有賺取新利潤的機會?

也不對!英國是當時最大的對外投資國,但是它大部分對外投資都撒向了獨立國家和自治領。1914年前,法國對外投資中,只有不到10%投入到法國殖民地的項目中,它的主要投資都是針對其他歐洲國家的。比如法國對外投資的四分之一以上都投入了俄國,當時的歐洲列強之一。像俄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甚至美國這樣的國家,從投資的角度看,屬於「凈債務人」,他們接收的投資額比對外投資額要多。而德國在自己殖民地上的投資額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但是德國完全被當時殖民地理論的謬誤給蒙蔽了,從上到下叫囂要獲得「太陽下的位置」,也就是要求獲得更多殖民地。

【小資料】自治領

歷史上大英帝國殖民地制度下一種特殊的形式,自治領的內政自治,也有自己的貿易政策和軍隊,只是在外交上不完全獨立。加拿大、澳大利亞都曾經作為自治領而存在。

自治領是這些地區由殖民地慢慢向主權國家過渡的中間形式。

有殖民地,就有面子

那個時期,所有的列強都頭腦發熱,只顧自己的面子,算錯了殖民地的經濟賬。

殖民地少的列強要求重新劃分世界,殖民地多的列強則拚命保住自己的殖民地,這更多是民族心理在作怪,英國覺得自己是世界霸主,不容他國挑釁;法國覺得普法戰爭時受了德國侮辱,一門心思要報復;德國覺得搶的地盤太少,和自己現在的身份不相稱,奧匈帝國覺得自己才是歐洲正統名門正派,沒有點兒殖民地說不過去……那年頭,不搶幾塊殖民地,歐洲列強就會在別的國家面前抬不起頭來。

看看德國在中國的殖民地情況吧。德國人不遠萬里繞過半個地球,跑到中國的山東半島,搶了膠州灣,花費巨資,在當地修建了大量的獨棟別墅。後來,這塊地方被日本人搶去了;再後來,這塊地方回到了中國人民的手中,那些獨棟別墅成為當地著名的旅遊景點,每年吸引大批遊客來參觀,甚至還有來自這個歐洲國家的遊客。德國在這塊殖民地得到了什麼資源嗎?賺到錢了嗎?沒有。

並不是所有人都這麼不理性。德國「鐵血首相」俾斯麥曾經支持法國與英國爭霸,爭奪殖民地,這並不是因為他同意那套殖民地理論,而是想轉移法國的注意力,不讓法國報復德國人。俾斯麥雖然名號「鐵血首相」,但在德意志統一大業完成後,一直主張韜光養晦,,積累家底,不去搶殖民地。但是像俾斯麥這樣有頭腦的政治家實在是太少了,1890年俾斯麥退隱江湖,1898年病逝,此後德國在年輕氣盛的皇帝威廉二世的帶領下,要求重新劃分世界殖民地,漸漸走向癲狂的爭霸之路,幾次在非洲挑事,直接和英法等國起了衝突。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在塞爾維亞被暗殺,歐洲各國的火藥庫相繼點燃,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就為了幾塊沒什麼賺頭的殖民地「骨頭」,歐洲最兇惡的幾條「大狗」咬了起來,這一咬就是四年。

大戰過後,各國經濟一片狼藉,它們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的獨立浪潮也風起雲湧。殖民地謬論真是害慘了歐洲列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精緻小貝竟是植物
為什麼人只有 一根氣管卻有兩個鼻孔?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