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教信仰中「道」和「神仙」的關係,你真的了解嗎?

道教信仰中「道」和「神仙」的關係,你真的了解嗎?

世界上的宗教眾多,信仰者亦是千千萬萬,不同的宗教差異很大,但也有一些相似或者類同。

關於不同宗教的分類,世界上眾多宗教學家紛紛提出自己的主張。每個宗教都有自己的特色,適合不同的人群從中探求生命的真諦。

筆者幼時曾隨奶奶一同信仰基督教,高中大學時期又在佛教經卷中探求生命真諦,而靈魂的根底最終選擇了道教。

信仰(資料圖)

就我自己求道的經歷而言,陳耀庭教授在其著作《道教神學概論》中對宗教的分類,與我的認識是最契合的,書中寫到:「世界上的宗教可以分為兩大基本的類型:一類是基於信仰,以神為中心的宗教;一類是基於覺悟,以『神性』為中心的宗教。

前者以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為代表,後者以佛教和道教尤其是禪宗和丹道為代表,因為佛教和道教中有一些民間化的派別,也是以信仰各種不同的神靈為中心的。」

就像我們經常說道教的最高信仰是「道」,而「道」之在我即為「德」。相對於佛教的「四諦」、「八正道」;基督教的「原罪」思想。

「道德」二字毋庸置疑是道教信仰的核心所在,而追慕仙道的道友則以「長生久視」、「與道和真」為最高追求。

既然道教思想的核心是「道德」和「長生」,那我們就不得不去窮其一生去探究這個「道」了。

道的究極終究是什麼,我們不去探討,因為老子在《道德經》開篇便講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教壁畫 《西方諸神將》(資料圖)

俗語有云:「道化賢良佛度愚。」

哪怕是賢良、智慧、富有學識的道人在探究「道」的究極的時候都會感到困惑,更惶恐普通百姓和尋常道人。

更多的人信仰道教是因為信仰道教的神明,而神明作為大道的顯化,以直觀的形象(塑像)和耳熟能詳的故事從不同的方面去詮釋「道」的存在和真諦。

而今天,小道在這裡就簡單論述一下道教信仰中「道」和「神仙」的關係。

1

神仙是「道」的人格化體現

道教的最高信仰是「道」,而「道」又是無形、無相、無名、無狀的。形而上的「道」,玄之又玄,是不易讓人直接理解的。

但若是不能讓人理解,傳播就很成問題。為了教化傳播之需要,同時也為了體現「道」之化生,

「道」可以生成任何形象之物,形象之物是依據「道」且由「道」所生髮,由於人格化、理性化的「道」的出現,人格化之「道」便是神仙了。

道教的神仙信仰直接成為道教信仰理論的關鍵與具體化。

三清殿道教壁畫(資料圖)

《道教義樞》謂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各有本、跡三身,共為六身,六身唯一法身,法身之體即是真道,即是「無累妙心」。

法身非色非心而能色能心,具常存、快樂、自在、清凈四德。對於本跡六身的解釋,《道教源流三字經》云:「曰道身,曰真身,曰報身,乃三身。

應身起,又生身,示妙相,順世困,任聚散,無限量。雲分身,化萬象。前為本,後為跡。隨機顯,常不一。」

百姓常言神仙有萬千種化身,亦可雲大道有無數化身。化身萬千,皆為度化愚迷,廣示超凡之路。

道教用神仙及其理論來解釋道,同時也闡明了道教的宇宙觀、自然觀、世界觀、人生觀以及道德觀和社會觀。

如「三清」、「五老」體現了道教的宇宙觀,「六御」、「天庭」、「地府」則體現道教的社會秩序觀。

有了如王母娘娘、泰山奶奶、媽祖娘娘、慈航觀音、純陽呂祖、關聖帝君等一系列耳熟能詳的神仙及其傳說故事,大道對人的教化就變得簡單系統且深刻了。

道祖太上老君(資料圖)

哪怕是平民百姓,也能夠明白神仙祖師的苦口婆心,堅定信仰者勢必要踐行祖師神仙的教誨,以期健康富貴長壽安康,甚至於長生久視,乘雲登仙了。

2

道教「三清祖師」與中國人的宇宙觀

任何宗教都有最高神明崇拜,若基督教之耶和華,伊斯蘭教之真主安拉,佛教之三世佛。

道教也不例外,當今一般中大型的道教宮觀都會供奉「三清道祖」作為道教的最高尊神。三清即為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

《道教義樞》云:「大羅生玄元始三氣,化為三清天也:一曰輕微天玉清境,始氣所化;二曰禹余天上清境,元氣所成;

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氣所成。從此三氣合生。」三清同時也是道家哲學「三一」學說的象徵。

3

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資料圖)

《歷世真仙體道通鑒》云:「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氣也。此氣化為開闢世界之人,即為盤古;化為主持天界之祖,即為元始。

所以很多人都認為那盤古就是元始天尊。中國人講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元」就是開始的意思。元始天尊手中拿有黍米珠,象徵宇宙初開,混沌一片的無極狀態。對應《道德經》,恰好是「道生一」。

故而元始天尊象徵宇宙從無到有的轉化,故而元始天尊即為「玄元一氣」。這裡對應的是「域中四大」中的「道大」。

4

靈寶天尊

靈寶天尊(資料圖)

古人常說天靈地寶,天為「靈」,地為「寶」。故而靈寶者,象徵天地初開,陰陽始判。靈寶天尊,道經說他是在宇宙未形成之前,從混沌狀態產生的元氣所化生,同時也是「二晨之精氣,九慶之紫煙」。

住在上清境的玄都玉京仙府,其形象一般都是手拿太極圖,或者手持如意。就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的狀態,對應《道德經》,恰好就是「一生二」的狀態。

靈寶天尊象徵天地,陰陽二氣,在此刻,天清地濁,天地尚未交融,萬物尚未生成。這裡對應的是「域中四大」中的「天大」、「地大」。

5

道德天尊

當代道教界習慣性將太上老君與道德天尊等同看待,《太清寶誥》云:「隨方設教,歷劫度人,為皇者師,帝者師,王者師,假名易號。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隱聖顯凡。

道德天尊(資料圖)

總千二百之官君,包萬億重之梵氣,化行今古,著道德凡五千言,主握陰陽,命雷霆用九五數。大悲大願,大聖大慈。

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寶誥將二者神格合二為一,甚至將「老子」的形象也合到其中,但是按照道教神學觀點來看,道德天尊和太上老君應該是有所區分的,而老子作為太上老君化身之一,也終究不宜等同於道德天尊或太上老君。

若「道」指的是宇宙本源,世界本質,類似基督教中的耶和華形象的終究造物者之流。那麼這個「道」就是先天的,而「道之在我即為德」中的「德」則為後天,道德二字乃是先天後天的統一,陰陽二氣交融後的統一。

正所謂「天降陽,地出陰,陰陽和合而萬物生。」所以這個「道德」對應的就是「二生三」的演化過程。這個「三」叫什麼名字?有祖師稱呼其為「沖氣」、「始氣」。

《太上老君開天經》中講道,人誕生在太初時代,太初時代是陰陽二氣交融後產生的,也就是說「人」的出生是在「二生三」這一階段的末尾處。也就是說「三」就是指的「人」。

但是太初時代,只有天地人,萬物眾生都沒有產生,顯然這個「人」,不是指的「人類」的「人」,而是對應著「道德」二字的萬物的「靈」。

呂祖呂洞賓(資料圖)

有了這個「靈魂」,萬物才不是死板的物質,而成為了芸芸眾生。

故而「三生萬物」,開啟了生生不息的歷程。所以道德天尊代表著「二生三」,對應的是「域中四大」中的「人大」,這個「三」就成為了我們萬物眾生的「靈」。

有了「靈」,就有了生命,沒有了「靈」,就成了死物。所以芸芸眾生皆合「道德」而生,芸芸眾生皆為「道德天尊」的一部分。

呂祖曰:「純陽者為仙,純陰者為鬼。」我們人類是陰陽二氣交融而生的,故而半陰半陽,半神半鬼。

通過修行可以達到祛除陰質,達到純陽成仙的目的,這也是道家認為能通過修鍊可以成仙的思想基礎。在道教的三清祖師中只有道德天尊的形象和人間的老子合二為一,八十一化,變為人身,度化眾生。

這也暗喻著道德天尊與「人」本為一體的關係,以及我們人人都具有的「仙根和道性」。

6

結語

丹道修鍊源自身國同治養生思想(資料圖)

中國有一句成語叫「無中生有」,其實這句成語來自於道教,道教認為宇宙的本源為「道」,為「無」。萬類萬物皆是由道演化,道即是「無」。

「無極生太極,無中生大有。」佛教在進入中國時,曾經廣泛吸收道教「無」的觀點用以詮釋佛教的「空」,

故中國化之佛經有云:「真空生妙有」,和道教實乃異曲同工之妙也。關於這個「無」,這個最高的「道」。

中國人最初認為它叫「天帝」,後來演化成了玉皇信仰(老天爺信仰)。也有人稱呼它為太一神,最終演化成了太乙救苦天尊、東皇太一、東華帝君(東王公)等神明。

教團道教形成之初,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誰是最高神的問題困擾著大家,《道藏》中藏有的《太上老君開天經》和《元始天尊開天經》反映了這個深刻的問題。

珍惜人生,用心修鍊(資料圖)

現在再去探討和總結,可以這樣來形容和詮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了。「道」即為「無」,為太上老君,為宇宙之本體、本源、主宰。

「道生一」即「元始天尊」,代表宇宙從無到有的轉化。「一生二」即「靈寶天尊」,代表陰陽二氣始判,天地初分的狀態。

「二生三」即「道德天尊」,天降陽,地出陰,陰陽二氣交感融合而生的「沖氣」,即是我們常說的「靈」。有了這個「靈」,萬物就開始生生不息地開啟了演化繁衍之路,故而「三生萬物」。

萬物的狀態是什麼樣子的呢?答曰:「萬物皆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明白了「道德」二字與道教「三清祖師」的深刻意義,就要更好的讀懂道教,做一名合格的修行人。

道教是積極的宗教,以人為本。故而《道德經》云:「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

故而《妙真經》云:「一切萬物,人最為貴。」故而仙師雲「人人皆有道性,人人皆具仙根。」

既然我們都是神的種子,那麼請珍惜今生的這次機會。只要用心修持,莫管他男女老幼美醜窮富,皆可與道合真。

(編輯:見石)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張宇清:皇帝敕書深刻 天師不負重託
喝一碗臘八粥,感悟道教入世的真精神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