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小魚老師兒童教育乾貨分享系列之一:計算

小魚老師兒童教育乾貨分享系列之一:計算

小魚老師,原名於曉斐,小魚數學的創始人,對兒童數學教育有獨到的見解和思考。她所創辦的小魚數學深受學生家長好評,她的「魔法數學課」成功幫助數萬名孩子學好了數學,愛上了數學。接下來我們將在好玩的數學公眾號給大家分享小魚老師關於兒童教育,尤其是兒童數學教育的系列乾貨文章,圍繞計算、馬虎、開竅、焦慮、奧數、學習、數學思維等大家關心的話題,配以音頻和文字為家長朋友們答疑解惑。

Hello,大家好,我是小魚老師,大家晚上好(音頻為晚上錄製)。說到數學,最讓大家頭疼的應該就是計算了,所以今天的話題就是計算。

首先,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每個年級計算的重點。

確實在每個階段計算的重點不太一樣,所以大家通常也是按照當下正在學習的計算類型在練習,可是這樣真的對嗎?分享一段對話,這是我跟我一個六年級的學生家長的聊天記錄。

我其實也是一邊說一邊突然深刻的意識到計算基礎有多麼重要。因為我還帶兩個六年級的線上班,剛好最近在學解方程,你會發現孩子基本不是因為理解不了方程而出錯,大部分都是基礎運算的錯誤:比如不會拆括弧,這是四則混合運算出了問題;不會乘法分配律,這是乘法三律理解的不透徹;不會方程兩邊同時加減,這是對等量代換沒有把握;不會分數乘除,也是基本乘除和抵消法沒弄明白……

諸如此類的例子太多了,比如很多高年級孩子在做應用題的時候,明明人家問你「還剩多少」,你還是把他們加了起來;明明人家問你「一共多少」,你竟然還是用了減法。你可能覺得,這怎麼可能?一年級就已經知道——「還剩多少」用減法,求「一共」用加法——沒錯,但當他們混合在一堆信息中,分數小數都加進來以後,孩子就蒙了。

所以我就在凱叔講故事上面開了一套計算原理課,同時為了讓更多人受益,還在抖音上開了一分鐘的專欄,隨後公眾號上也會發布。計算原理真的很重要,要從頭掰碎了揉開了,從加法意義開始講起,從小木棒開始理解進位,從好朋友開始講巧算。之前凱叔的同事也說,嗯,學齡前到三年級應該是主要受眾群體,是我非常堅持的要求加上了四五六年級計算薄弱的孩子,因為我真真切切的看到所謂的馬虎,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沒有真切的理解原理。

如果他總算錯五位數的加減乘除,可能是因為6 7=13這種一位數的加減法不熟練,因為複雜計算都是由若干簡單計算組合而成的;

如果他總是把1000看成100,那也許不是他大意,而是他對100是多少、1000是多少並沒有太多概念,錯過了數感培養的最佳時機,以後是很難彌補的。

我為什麼這麼強調原理呢?因為我覺得只有懂了原理才能舉一反三,這不只是計算,學數學,學其他學科都是一樣的,孩子一定要會問為什麼,也一定要能答出為什麼。

比如有的孩子會說他剛學了小九九,不會算14×2,但只要理解了乘法,就應該知道這是兩個14,就能14 14算出來,同理,他甚至可以自己推理14×12,就是12個14,兩位數的乘法是可以自己推理出來的,不一定要等老師教;如果一個孩子用小木棒捆一捆理解了進位這件事,那他就應該能自己推理出一千一萬,就是更大的木棒捆而已。

這是孩子是自己推理出來的,他的記憶就會非常深刻,也就會真正內化成自己的力量。

我其實是一個不推崇知識和方法的老師,知識和方法是學不完的,我更希望把思路帶給孩子。

我經常用一個例子來解釋我們整個小魚數學的課程設計理念。比如我要教孩子使用筷子,傳統的教育方式是,來孩子,這是筷子,你跟我學,像我這樣拿,對,第一步第二步,好了,明白了嗎?然後給你一桌菜,你把這一桌菜吃完你就會使用筷子了。但是我經常想,使用筷子是我們真正要讓孩子學會的嘛?我們是希望他學會吃飯吧!所以我更希望給孩子一碗飯,讓他自己去想怎麼吃到嘴裡,他可能最初會用手抓,嗯,可以啊,達到目的了,但是是不是手髒了?嗯,下面我們來解決一下手髒的問題。那他可能就會去找一個工具往嘴裡扒拉,這其實就是勺子,非常好。但是如果這時候我給你換一碗麵條呢?那這個東西就不方便了,那可能他就會去找兩根棍兒,這不就是筷子嗎?當然,說不定孩子找到了更聰明更好使的方法也不一定啊。這個過程是「慢」的,但我認為這是另外一種「快」。

你可能會說,使用筷子的方法正確嗎?有時候真的也很無奈,「正確」真的重要嗎?

我希望帶給孩子們的是真正解決問題的能力。

所以我一向不怕孩子慢,也不怕孩子走彎路,只要是孩子自己走的,我們引導得好,就都是有意義的。

從前的我相信人生沒有捷徑,現在的我相信人生沒有彎路。真的希望家長朋友們不要太焦慮,把教育這件事交給老師去做,爸爸媽媽們負責陪伴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有任何問題隨時交流,我是小魚,再次感謝大家的傾聽。

好玩的數學

微信號:mathfun

好玩的數學以數學學習為主題,以傳播數學文化為己任,以激發學習者學習數學的興趣為目標,分享有用的數學知識、有趣的數學故事、傳奇的數學人物等,為你展現一個有趣、好玩、豐富多彩的數學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玩的數學 的精彩文章:

祝賀!數學建模登上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殿堂!
數學家阿蒂亞去世,曾宣稱自己證明了黎曼猜想

TAG:好玩的數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