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多事之秋的元朝 又遭後院起火 元順帝險些死在自己人刀下

多事之秋的元朝 又遭後院起火 元順帝險些死在自己人刀下

至正十一年(1351)到至正二十一年(1361)的元朝,從紅巾軍起義開始,十年間中原和南方的起義此起彼伏,元朝政府已經控制不住局面了。同時,朱元璋的勢力在一步步的坐大,大明朝已經呼之欲出。

雖然各路起義軍以及把元朝政府折騰的焦頭爛額、疲於應付,但其實至正二十年(1360)以後的元順帝,真正擔心的事情已經不是南方一時蜂起的起義軍了,而是擔心自己隨時會變生肘腋,死在「自己人」的刀下。

多事之秋的元朝 又遭後院起火 元順帝險些死在自己人刀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元順帝

隨著脫脫二次上台以後鈔法改革的失敗,再加上愈剿就愈盛的紅巾軍,中原地區就像一個無底的黑洞,不停地吸蝕著國力,國家財政入不敷出,無論官民,都對自已的生活充滿了怨氣。

這種情況下,很多原來擁兵北方的蒙古諸王不僅對政府遇到的困難毫無體恤理解之意,反而對朝廷政策不斷向中原傾斜而感到不滿。其中陽翟王(一說魯王)阿魯輝帖木兒作為北方勢力較強的宗王,感到順帝已經陷入窘境無法自拔,於是聞風而動,於至正二十年(1360)在木兒古徹溫起兵,向南進軍,準備趁機奪取政權。

多事之秋的元朝 又遭後院起火 元順帝險些死在自己人刀下

阿魯輝帖木兒長期身處北地向來以蒙古正統自居,他給順帝寫了一封長信,裡面列舉順帝若干罪狀,其中寫到「大元的版圖是歷代祖宗皇帝靠著出生入死的爭戰才得來的,你現在隨便就把中原疆土的一半丟掉了,還有什麼臉面坐在皇帝的位子上!依我看來,不如你把皇帝的印璽讓給我,讓我來替你做這個皇帝吧!

元順帝本人以及其祖武宗、其父明宗都曾受到北邊諸王的擁戴,深知北邊諸王兵權在手,其中不乏覬覦帝位、懷抱野心之輩,故此順帝對阿魯輝帖木兒的發難並不感到意外。只是阿魯輝帖木兒的來信,正戳中了順帝的痛處,順帝本意是希望發憤圖強,成為一代明主,結果鬧到這麼一個不可收拾的地步,眼看就連守成之業都難以完成,他內心深處充滿了自責。

多事之秋的元朝 又遭後院起火 元順帝險些死在自己人刀下

此時的順帝已經對自己的政治前途感到深深失望,內心退志已萌,看完阿魯輝帖木兒的來信之後,只是淡淡說了一句「他要是真有天命佑護,我當然可以退位讓賢了」。

然而阿魯輝帖木兒也確實沒有皇帝命,他舉兵沒有多長時間,手下的一個心腹叫作脫歡的就發動了叛亂,把阿魯輝帖木兒抓了起來,獻給順帝。按照慣例,宗王犯罪,為了保留宗室的顏面,通常不會對其處以斬首的極刑。但又不能對罪行姑息,於是就叫人帶著一副弓弦給犯罪的宗王,由派去的人用這副弓弦把宗王絞死,這就是所謂的「賜死」。

多事之秋的元朝 又遭後院起火 元順帝險些死在自己人刀下

宗王一經賜死,當初所犯的罪行就算一筆勾銷,家人也可以得到保全。可是阿魯輝帖木兒在這個多事之秋竟敢高舉叛旗,實在罪不容赦。順帝一反「賜死」的慣例,下令將阿魯輝帖木兒斬首以正典刑,同時也等於敲打了一下其他宗王,讓他們不敢再有所異動。

除了周圍掌握兵權的龐大蒙古宗王勢力以外,順帝更為擔心的反而是自己的至親骨肉,皇后奇氏和皇子愛猷識理達臘。

下一篇談皇后奇氏和皇子愛猷識理達臘是怎樣形成了一股政治勢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鄧海春 的精彩文章:

元朝複雜的帝位傳承 想複述一遍都不容易

TAG:鄧海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