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三十五、不為宣說障愛語戒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三十五、不為宣說障愛語戒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35)

三十五、不為宣說障愛語戒

文 / 觀諸法如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一:

四十三輕戒

三十五

不為宣說障愛語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見諸有情為求現法、後法事故,廣行非理。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為宣說如實正理,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若由懶惰懈怠所蔽不為宣說,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自無知;若無氣力;若轉請他有力者說;若即彼人自有智力;若彼有餘善友攝受;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若知為說如實正理起嫌恨心,若發惡言,若顛倒受,若無愛敬;若復知彼性弊?戾,不為宣說,皆無違犯。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見諸有情為求現法、後法事故,廣行非理。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的時候,「見諸有情為求現法」,「現法」即「今世」,眾生在今生想得到安樂,比如求福壽、發財等等期望,即現法事,為希求現在得到一些如意的事情。「為求後法」,來生(生報)及後生(後報),眾生為求今生之好處,或求將來生天。得到安樂,或為了後生乃至生生世世得到安樂將來得到什麼如意的事情故。「廣行非理」,然不懂正法,不了解因果,結果所造之事,不但得不到好處,反而造成不合理的事情,成為惡業,非理就是不合乎因果真理之事,廣行不合道理的罪過的事情,是有心造善反成惡業,並非有心造惡。

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為宣說如實正理,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懷嫌恨心懷恚惱心」,這位菩薩看見這個事情以後,對於那個眾生有「嫌恨心」,有「恚惱心」。「不為宣說如實正理」,但是這位菩薩不去告訴他,求現法如意的事情,應該合法的去求,將來得如意的事情,也應該依循正法去尋求去,不應該做惡事,不應該做罪過的事情,「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韓清凈《披尋記》:「見諸有情為求現法後法事故廣行非理等者:謂若有情,於現法中不以正法追求諸欲,即為此故樂行惡行,是名為求現法事故,廣行非理。若求生天及邪解脫,即為此故樂行惡行,或修苦行,如祠祀外道、宿作因論者等是,是名為求後法事故,廣行非理。由不如理作意相應尋伺名非理故。

「見諸有情為求現法後法事故廣行非理等者:謂若有情於現法中不以正法追求諸欲」,有情在現在的生命體,追求更豐富的色、聲、香、味、觸,「及為此故樂行惡行」,為求諸欲,歡喜做種種惡事,「是名為求現法事故廣行非理」。

「若求生天及邪解脫」,若求生到天上去,或者求生到無想天,「即為此故樂行惡行,或修苦行,如祠祀外道宿作因論者」,「祠祀外道」,就是供養天,因為外道認為人間的禍福都由天來決定的,那麼就去供養天,求天給我福,這個就是「祠祀外道」。「宿作因論」,就是宿命論者,今生的不如意都是過去的罪過,現在多修苦行,來消除自己的罪過,將來就解脫了。這些事情,「是名為求後法事故廣行非理」,「由不如理作意相應尋伺名非理故」。

若由懶惰懈怠所蔽不為宣說,非染違犯。

「若由懶惰懈怠所蔽不為宣說」,那是「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

1、若自無知,

若菩薩自己沒有智慧,沒有學習佛法,就不能夠為人宣說佛法了。

2、若無氣力,

知是知了,無力勸說,分量不足,就是說了,他人也不一定接受。

3、若轉請他有力者說,

菩薩若自己無力勸說對方,應想辦法,能找有力量者勸說,找德高望重的人勸說,使對方接受。如此亦不違犯。

4、若即彼人自有智力,

如果菩薩知道對方有善根,將來自己會覺悟、改過。不說亦不違犯。

5、若彼有餘善友攝受,

「若彼有餘善友攝受」,若那個眾生,他自己也有個善知識,通達佛法的,去教導他。

6、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

菩薩以不去教導他為方便,去調伏那個人,叫他出不善處,安立善處,那也可以。

7、若知為說如實正理起嫌恨心,

知道那個眾生,若是為他他宣說正法,他會不高興,「起嫌恨心」

8、若發惡言,

起嫌恨心還沒有完,又發出了惡言。

9、若顛倒受

說出來是正法,他不能正面的接受佛法,反倒是歪曲了佛法的正義,變成了邪知邪見了。

10、若無愛敬。

「若無愛敬」,若是對於所宣說的正法,沒有愛敬心。

韓清凈《披尋記》:若知為說如實正理等者:由說正理令斷惡行,不護彼心,故起嫌恨。或心忿勃,故發惡言。或住見取,故顛倒受。或心憎背,故無愛敬。由是不能令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菩薩知已,故不為說。

「若知為說如實正理等者:由說正理令斷惡行,不獲彼心故起嫌恨」,菩薩為他宣說正法,他不能認同這件事,所以心裏面反而嫌恨菩薩。「或心忿勃」,或者他的心特別的忿怒,「故發惡言」。「或住見取」,或者菩薩說正法,他認為不是正法,他認為他自己的見地是最殊勝的,「住見取」。「故顛倒受」,所以這就是顛倒的、不如正理的接受。「或心憎背故無愛敬」,不高興菩薩說的話。「由是不能令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菩薩知已故不為說」。

11、若復知彼性弊?戾,

若是菩薩知道那個人,性格很壞,「?戾」就是很暴惡的,固執己見,不會聽菩薩的話,所以「不為宣說」,就無違犯。

韓清凈《披尋記》:「若復知彼性?者:自性弊下,難令離欲。自性?,難令調伏。菩薩知已,亦不為說。

「若復知彼性弊?戾者:自性弊下」,就是他的心很壞。「難令離欲」,不容易使令他能夠離欲的。「自性?戾」,心很暴惡的。「難令調伏,菩薩知已,亦不為說」,這樣就不算犯戒。

(註:《披尋記》:悷,《大正藏》:戾)

不為宣說,皆無違犯。

若是以上的情形,不為宣說,皆無違犯。

《菩薩戒本經》:「若菩薩,見眾生造今世後世惡業,以嫌恨心,不為正說,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若自無智;若無力;若使有力者說;若彼自有力;若彼自有善知識;若以方便令彼調伏,如前說;若為正說,於我憎恨;若出惡言;若顛倒受;若無愛敬;若復彼人性弊[- ]戾。

北天目蕅益沙門智旭箋《菩薩戒本經箋要》:「能招現報,名為今世惡業。能招生報後報,名為後世惡業。又殺盜淫妄等,名為今世惡業。願求人中天上五欲長壽而修施戒禪等,名為後世惡業。前之惡業,由於異熟果愚,應為正說世間因果。後之惡業,由於真實義愚,應為正說出世因果也。

能招現報,名為今世惡業。能招生報後報,名為後世惡業。」現在造惡業,現在得果報,這叫今世的惡業,若是現在造的惡業,不是得現報,就是第二生才得果報得惡報,或是第三生以後才得果報,那就叫做後世的惡業。

又殺盜淫妄等,名為今世惡業。願求人中天上五欲長壽而修施戒禪等,名為後世惡業。」如果眾生,造殺盜淫妄的惡業,叫做今世的惡業。眾生的心情,是希望來生能得到人間的富貴,或者來生能生在天上去享天福,他的目的是這樣子,那麼怎麼樣才能滿足自己的願望呢?那麼他修布施、修持戒、修襌定,就叫做後世惡業。這個解釋也很特別。

前之惡業,由於異熟果愚,應為正說世間因果。後之惡業,由於真實義愚,應為正說出世因果也。」前面說能招現報的是今世惡業,能招生報後報的叫後世惡業。這個解釋是由於眾生不相信有善惡果報,他會造這種罪業,菩薩應該怎麼辦?應該為他正說世間的因果,世間的善惡因果的道理來開導他、來轉化他。後邊說這個人修布施、修持戒、修襌定,願求人中天上的果報,這個地方,應該說是善業,但是這個地方說他是惡業,由於什麼理由這樣說?因為這個人將來得人天的福報,雖然享受的好一點,但是不知道人間天上都是苦空無常無我的,也不是個好事情,應該修學聖道,所以菩薩為他開示出世間的聖道,來覺悟他。

「若菩薩見眾生,造今世後世惡業,以嫌恨心不為正說」,菩薩見眾生廣行非理,為求現生之長壽發財,或來生後生之生天快樂等,而造出不合理不合因果之惡業,不為他宣說世間的善惡果報,不為他宣說出世間的因果的道理,「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

「不犯者:」怎麼樣才不犯這條戒呢?

「若自無智」,因自己的智慧不夠,道理未能徹底明白,若眾生有問難,自己亦答不好。若自己智慧不夠,不說是不違犯,若勉強說,會生反效果,則更糟了。

「若無力」,菩薩雖有智慧,也懂得道理,但是福德微弱,人微言輕,說話沒分量,去勸導無效,就是「無力」。

「若使有力者說」,若自己無此力量勸說對方,找德高望重的人勸說,使對方接受。

「若彼自有力」,如果菩薩知道那個造惡業的眾生有善根,他自己有智慧,將來自己會覺悟、改過,菩薩不去度化他,也不算犯戒。

「若彼自有善知識」,如果菩薩知道對方有個善知識是通達佛法的,可以勸導使他改惡向善,那個善知識會去教導他,則不說亦不違犯。

「若以方便令彼調伏,如前說」,就是菩薩以不去教導他為方便,去調伏那個人,叫他出不善處,安立善處,那也可以。

「若為正說於我憎恨」,若是這位菩為對方宣說佛法、正法、說因果,來糾正對方的錯誤,對方聽後不但不能接受、改過,反而生起憎惡、怨恨之心,發出暴惡的語言來誹謗佛法,不但不接受反而又造了一個惡業,若知如此,不說亦不違犯。

「若出惡言」,菩薩為他宣說正法的時候,他不但不接受,反而說出來很多的惡言,來毀辱菩薩。若如此,不對他說亦不違犯。

「若顛倒受」(若顛倒為),如果菩薩為他宣說正法,他不能正面的接受佛法,反倒是歪曲了佛法的正義,變成了邪知邪見了。佛法說空,一切法皆空,本來般若講空是正理,可是聽眾無智慧,聽反了,變成惡取空,認為一切皆空,則不必修行,拜佛、念佛,一切都空還修什麼,即生起顛倒的惡取空見,無法得正面的作用。若知其會生顛倒作為,不說亦不違犯。

「若無愛敬」,若是那個造惡業的眾生,他對菩薩、佛法沒有愛敬之心,沒有恭敬心,菩薩若為他說佛法,他也不會接受。外道或其它宗教家,因他信他的宗教,不信佛教,說了也不接受,如此不說,當然不違犯。

「若復彼人性弊[怡-台 龍]戾」,若是那個人性格很壞,他是一個很野蠻、很暴惡的人,那是不可理喻,只好不說了,那樣子也不算犯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3):三、不敬有德同法戒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