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滿族人口那麼少,為什麼能統治人口眾多的中國?跟一種制度關係大

滿族人口那麼少,為什麼能統治人口眾多的中國?跟一種制度關係大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明朝滅亡,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攝政王多爾袞率領清軍入關,同年,順治帝遷都北京,從此,清朝取代明朝成為全國統治者。在隨後的二十餘年間平定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之後,又平定三藩之亂、統一鄭氏台灣,逐步掌控全國... ...

最近幾年,熒屏上經常會出現一些以清朝為背景的影視劇,這給廣大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很多人看來,清朝除了服裝、髮式之外,與之前的中原王朝並沒有什麼不同,很多制度都與滅亡的明朝相似,比如:繼承了明代的科舉制、國家機構設置等。然而,清朝卻與之前的王朝有著一個最明顯的區別,那就是:清朝有其視為朝廷根基的「八旗制度」。

與元朝一樣,清朝也是由北方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但是,元朝存在的時間很短,幾乎不到一百年。那麼,為什麼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壽命比滿族人建立的清朝短呢?

也許有人會說:「元朝之所以快速滅亡是因為沒有進行徹底的漢化,沒有學習先進的中原文化,導致元朝水土不服,最終,被朱元璋等人給推翻了。而清朝呢?它的漢化程度很深,且很好的吸收了中原文化,所以,清朝才能夠統治中原這麼久。」

其實,這種理解並不能完全解釋清朝的成功。清朝並沒有完全漢化,「八旗制度」的存在,就是最重要的證據,這是中原文化中所沒有的。甚至可以說,清朝的建立與鞏固,是「八旗制度」不斷完善的結果,如果,沒有「八旗制度」的話,就沒有清朝近三百年的基業。

可以說,「八旗制度」是在清朝建立前,就存在於滿族人生活之中的制度,「八旗」最初是源於滿洲(女真)人的狩獵組織。這種制度的最大特點就是「兵農合一」,能夠使人數較少的滿族人具有更強的戰鬥力和競爭力。

之後,這種制度成為努爾哈赤在四處征戰的過程中,將滿族社會中所涉及的軍事、財政、司法、軍事等社會職能全部融入一起的嚴密組織。依靠著這個組織,清朝由弱到強,成為國祚近三百年的帝國。以至於,歷朝歷代的清朝皇帝都特彆強調:八旗制度是國家的根本。

可以說,八旗制度與清政權相始終,它既是清王朝取勝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使清王朝最終走向衰敗沒落之路。好似老生常談一樣,但卻偏偏沒有被一些史學家所注意,他們總是強調滿族人的漢化是其成功的根本原因,卻忽略了八旗制度在這其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不免讓人嘆息。

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算起,一直到清軍入關這段時間一共只有短短的28年,其崛起速度令人驚詫。以至於,這件事情成為了一個歷史之謎。

很多人都將滿族人的成功歸結於滿族人的驍勇善戰和明朝的腐朽不堪。可是,他們沒有注意到,當時比滿族人更驍勇善戰的人是同為游牧民族的蒙古人。蒙古的大汗林丹汗,甚至在馬上就能統一蒙古各部,可謂是力量最為強大的部落。

但是,努爾哈赤及其繼任者皇太極僅僅依靠八旗制度這一組織優勢就將蒙古各部逐步收服,連黃金家族的最後一個最為驍勇的林丹汗也被擊敗,全部都臣服於後金。所以,「驍勇善戰」只是成功的一個因素,而「八旗制度」的組織優勢才是滿族人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根本原因。

其實,「八旗制度」也是一個創新發展的制度,由於,滿族在改民族名字之前被稱為女真,在歷史上就有女真人建立的金政權,當時的女真人就有一個制度叫做「猛安謀克」制度。後來的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就參照了「猛安謀克」制度,發明了「八旗制度」,將所屬的部族歸於八旗管理,使其成為一個緊密的社會軍事組織。

並且,在這個組織里,所有的人亦兵亦民,外出打仗就是軍人,歸來種田就成為了農民,可以說是打仗生活兩不誤。同時,在八旗之中,所有的人都要自備糧食和武器,減輕了國家的負擔,也提高了作戰效率。到了後來,隨著滿族人建立的後金節節勝利,佔領了大量的土地,也俘獲了大量的人口,原有的八旗制度下的人口過少,已經難以適應形勢的發展了。

所以,即位後的皇太極就進一步革新了八旗制度,相繼建立了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並且,將部分投降的明朝士兵編入到了八旗漢軍里。八旗漢軍擅長使用火器,八旗蒙古擅長馬上作戰,這對於後金來說絕對是如虎添翼。不出幾年,清朝(後金改的國號)就統一了全國。

而此時的八旗制度也與之前有所不同,它已經成為可以吸收各族精英的組織,這就有效的降低了其他各族精英的抵觸情緒,也迅速提高了清朝中樞機構的決策質量。

清朝入關之後,八旗制度作為曾經融合一切的組織,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變化了。面對一個新興的國家,平定各方反叛勢力是其面臨的首要問題,至此,八旗制度的軍事屬性又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因為,此時的清朝已經入主中原,原來兵民合一的形式已經變得不是那麼重要了,中原的大量財富完全可以支撐起八旗士兵的衣食住用,完全可以讓八旗官兵成為職業的軍事力量的存在,這樣就可以更加有效率的提升清朝的統治力量。

所以,清朝統治者就對所有八旗兵丁的一切用度全部承包了下來,八旗兵的收入也被稱為「鐵杆莊稼」。同時,清朝統治者十分注意降低民族矛盾對政治的影響,所以,八旗士兵並不直接參与控制各地,而是由綠營兵直接控制地方。

所謂的「綠營兵」也就是以漢人為主的職業軍人,他們也是國家的正規軍。清朝統治者並不十分信任這些綠營兵,同時,也吸取歷朝歷代地方割據勢力的教訓,在全國的重要中樞地點上駐紮八旗兵,以監視、威懾這些綠營兵。駐防八旗兵有專門的城池與營地,平時完全不與地方來往,以至於,很少有人察覺到他們的存在,這也是駐防八旗的高明之處。

站在前台的是綠營兵,八旗兵僅僅只在非常之時才出現,這樣就降低了民族矛盾的摩擦,可謂十分高明。

對於入關後八旗的駐防制度,雍正帝對此有著很高的評價,說:「八旗駐防的武裝力量,隱然有虎豹在山之勢,八旗兵這樣可以控制綠營兵,而綠營兵又可以控制地方,可謂是以臂使手,以手使指... ...」全國皆在清朝統治者的掌控之中。而清朝統治者對於駐防八旗的要求十分嚴格,不允許他們騷擾當地,完全被隔離在「滿城」里生活。

這樣,就使得駐防八旗只聽命於朝廷,既不與地方百姓爭利益,也杜絕了地方與八旗士兵的相互勾結,真可謂是中央集權加強的最明顯標誌。

清軍入關後,駐防八旗實際上包括了關內和關外兩個體系:

在關外(東三省、蒙古等地)的八旗兵仍然保持著較為樸素的兵民合一的傳統,擁有著最為樸素的戰鬥力。他們對於旗人所謂的「鐵杆莊稼」依賴性較小,也較為自由。

關內的八旗兵則完全依靠國家的糧餉這一「鐵杆莊稼」,逐漸就變得貪圖享受,戰鬥力也有所削弱,慵懶無為之輩頻出。以至於,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後,這些駐防八旗不堪一擊,太平天國勢力所至的地方這些八旗軍幾乎全部覆滅殆盡。

可以說,關外的的駐防八旗與關內的駐防八旗,是同一個政權之下、同一八旗駐防制度中的一體兩面,二者互相配合,互為補充。清朝平定準噶爾部後,在新疆設伊犁駐防,又建了立軍府制度,其所憑藉的主要兵力,就是從關外調撥的名聞天下的索倫、錫伯和察哈爾等族的士兵。

任何事物都有興盛和衰亡的命運,「八旗制度」自然也不例外,清朝的盛衰幾乎和八旗制度的盛衰保持了一致性。

八旗制度的特點就是「以旗統人」,即:「以旗統兵。」

也就是說:「凡隸於八旗者皆可以為兵。」實際上,清代兵有常數,餉有定額,隨著滿族人口的不斷增加,並非所有滿族人都能披甲,而到後來,披甲的人數佔滿族人口的比例愈來愈小。乾隆五十五年漢軍佐領減少到266個,此後終清不改。八旗官兵的額數,清末光緒、宣統時,實存職官約6680人,全國共駐防有817個佐領,兵力達12萬人左右... ...

由於,早期八旗組織內人口較少,國家負擔旗人的生計根本不成問題。但是,隨著後來八旗人口越來越多,八旗兵又不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只能依靠國家的糧餉維持一家生計。而國家統治區越來越大,開支也是天文數字,致使八旗糧餉的發放變得十分困難。至此,旗人生計問題開始出現,且在駐防八旗中十分常見。

清朝統治者對此十分頭疼,其內心的「首崇滿洲」思想,使統治者決心將八旗漢軍中的一些人排除出去,成為民人,不再享受「鐵杆莊稼」的待遇,從而保證大部分滿洲人的生計。這種方式則傷害了被排除出的人心,從而也降低了八旗內部的團結,動搖了八旗的根基。畢竟,八旗漢軍中的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和觀念已經與滿洲人無異,這其實就是內部撕裂受的也是內傷。

之後,為了解決旗人的生計問題,朝廷還開放了「口子」,讓原本屬於綠營兵的編製開放給了旗人,使得旗人侵佔了綠營兵的利益。因為,在清朝統治者眼裡,綠營兵雖然也是國家依靠的重要力量,但是,八旗兵才是親兒子,好事肯定要先想著親兒子。統治者的這種態度,致使兩支國家正規軍事力量之間開始離心離德。

與此同時,綠營兵也在一些品德敗壞的八旗兵的影響下,風氣變得越來越腐敗,從而,這支軍隊也成為了國家的寄生蟲。最終,八旗制度的毀壞成為了多米諾骨牌,國家的軍事力量全部成為了不堪一擊的存在,無論是鴉片戰爭,還是後來的太平天國起義,都重新驗證了現今的八旗制度已經到了不得不改變的時刻。

但是,歷史沒有給八旗制度這個機會,地方軍事力量湘軍、淮軍撐起了清朝的政權大廈,連清朝統治者也對八旗制度失望透頂。

以至於最後,八旗制度幾乎是先於清朝滅亡而覆滅的。

參考資料:

【《八旗制度》、《八旗旗主考實》、《八旗制度興衰始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山社 的精彩文章:

此族一心想將中國抹殺在地圖上,結果,沒到百年他們統統消失無蹤
此人雖為中國名將,但卻心胸狹隘,凡惹了他的人下場異常凄慘

TAG:江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