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從科幻到現實,Weta回顧與Magic Leap的MR之路,展望MR遊戲的未來

從科幻到現實,Weta回顧與Magic Leap的MR之路,展望MR遊戲的未來

文章相關引用及參考:thespinoff

《電腦線圈》描述的世界會成為現實嗎?

映維網 2019年01月14日)在推出了首款遊戲作品《Dr Grordbort』s Invaders》之後,Weta Workshop的遊戲部門Weta Gameshop邀請了The Spinoff的巴茲·麥克唐納德(Baz Macdonald)參觀工作室,並向其分享了這個項目的開發過程,同時探討了混合現實遊戲的未來。下面是映維網的具體整理。

走進Weta Gameshop之後,你首先注意到的事情是愛德華七世時代的巨大壁爐,並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蒸汽朋克角色和一系列怪誕、略顯邪惡的機器人,而兩側則是稀奇古怪的外星生物。

這是一個直接來源於「Dr Grorbort』s」宇宙的情景,而Gameshop遊戲總監格雷格·布羅德莫爾(Greg Broadmore)構思和開發這個概念已達十多年。接待我的正是布羅德莫爾,他有力地與我握手致禮,同時濃密的鬍子下咧開了大大的笑容。作為已在Weta Workshop工作過十七年時間的老兵,他曾見證過《指環王》的製作,並經歷了走進新時代、並涵蓋一系列業務的Weta:從道具設計到博物館展覽,再到遊戲開發。

但正如他們在紐西蘭蒂帕帕國家博物館的成功展覽所說明的一樣,Weta的基因里從來沒有因循守舊和墨守成規的存在。對於大多數人的首次進軍遊戲行業,他們都只滿足於為現有的平台開發遊戲,如PS4或Xbox One。但這不是布羅德莫爾或Weta團隊的風格。在過去七年間,他們一直在與Magic Leap合作開發自己的首款遊戲作品。藉助後者的突破性AR頭顯,一場未來派的科幻機器人入侵戰將在你家中打響。

布羅德莫爾引我走進了一個包含「Dr Grordbort』s」漫畫的會議室。本身就十分喜歡遊戲的他解釋道,儘管「Dr Grordbort』s」最初是始於一系列的藏品和漫畫,但他一直希望能夠令這個世界變成現實。在大約十年前,他和Weta負責人理查德·泰勒爵士(於2010年受封)開始向全球範圍的工作室和發行商收購遊戲概念,包括EA。

事實上,這款遊戲本來是有可能與《半條命》和《傳送門》系列開發商Valve合作開發。Weta在2010年左右「試水」與Valve的合作,他們開始著手為Valve熱門作品《軍團要塞2》製作了一系列的模型。布羅德莫爾表示,當他們與Magic Leap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羅尼·阿伯維茨見面時,他們團隊正準備為《軍團要塞2》製作完整的Dr. Grordbort模組。

阿伯維茨當時正在與Weta的影視部門進行合作,而這位創始人當時提出了一個關於增強現實設備的概念,亦即後來的Magic Leap。這已經是八年前的事情,遠在設備(Magic Leap One)正式面世,以及Magic Leap成為矽谷寵兒,甚至是Oculus掀起現代VR革命之前。

布羅德莫爾回憶道:「當(阿伯維茨)第一次告訴我說,他要實現這種允許你握持光槍射擊敵人,並在家中開始這一冒險的頭顯時,我就在想『好吧,你是瘋子。』因為我當時對VR/AR最後的記憶仍然停留在80年代,而我記憶中的體驗可是非常糟糕。」

他繼續說道:「他(阿伯維茨)所描述的純粹只存在於科幻作品之中。」

但這個瘋狂的概念迅速獲得了矽谷的青睞。神秘的Magic Leap一次又一次地獲得了著名投資者的巨額押寶,在2016年的估值已經達到45億美元。在這段旅程之中,Weta一直站在Magic Leap的身邊。

布羅德莫爾表示:「我們幫助他們完成了第一筆融資。當時他們公司只有三個人,或者是四個人,但現在LinkedIn顯示的員工數量已經超過1700人。」

在過去七年時間裡,Weta Workshop開始慢慢地打造自己的遊戲部門,同時開始對混合現實這項媒介進行必要的研發。在此期間,開發團隊從三人擴展至54人的高峰。在前兩年隨著Magic Leap即將發布產品,Weta開始全力研發最終的《Dr Grordbort』s Invaders》。

《Inveders》將「Dr Grordbort』s」世界帶到你的家中。在啟動頭顯後,你將變成一個捍衛家園的戰士,並對抗不斷從地板和牆壁傳送門湧出的機器人襲擊。利用手上的光槍,你需要粉碎敵人的如潮水般的進攻。

經過多年的開發後,Magic Leap One終於在2018年八月登陸美國市場。然後來到十月份的Magic Leap開發者大會,他們宣布《Invaders》將於次日上線。

市場的關注可謂是空前絕後,尤其是因為這些年來天花亂墜的宣傳,以及Magic Leap一次又一次令人目瞪口呆的融資額和投資方,如谷歌、阿里巴巴、JP摩根和淡馬錫等等。在設備正式推出後,CNET的斯科特·斯特恩(Scott Stein)描述了他的初體驗:「儘管Magic Leap萬般吹噓,但它並沒有給我留下震撼心神的感受。」不過,許多科技博主與記者仍然認為儘管存在不足,但Magic Leap令人對未來感到興奮。例如《華爾街日報》的喬安娜·斯特恩(Joanna Stern)就表示Magic Leap「提供了未來我們與技術交互,以及與其他人交互的啟發性一睹」。

布羅德莫爾指出,他們團隊一直都認為首批產品只是屬於「搶先體驗」階段,而圍繞設備建立的宣傳炒作十分有必要,因為所有新技術最大的障礙都在於如何吸引大眾的興趣。

他解釋說:「Magic Leap的挑戰是說服全世界存在這樣一個媒介,亦即空間計算混合現實。我的意思是指,大多數人甚至不知道有這樣一個事物的存在。Magic Leap必須進行炒作宣傳。抱著『順其自然』的心態無法打造出任何革命性的科技。你需要為自己站台,即便你可能最終給人們留下不切實際的期望。」

對於科技媒體因其粗糙而廣泛批評這款設備,布羅德莫爾感到相當沮喪,尤其是當他們在下一版面卻對新款iPhone等設備譽不絕口的時候。

「這種設備已經存在有十年時間,他們只是在打磨同一樣技術,而(Magic Leap)屬於一個全新的領域。它可能略顯粗糙,但它確實是一場革命。」

儘管Magic Leap One的反響不如人意,但《Invaders》本身得到了評論界的稱讚,人們認為它證明了混合現實的可能性。CNET的帕特里克·霍蘭德(Patrick Holland)寫道:「這款遊戲之於Magic Leap就如同《超級馬里奧》之於任天堂。精緻的設計和直觀的控制令遊戲玩起來十分舒爽。」

由於Magic Leap和Weta遊戲部門的緊密合作,兩家公司的短期目標都是儘可能地宣傳普及這項技術及其潛能。事實上,雙方的關係及其目標比外界看來要更為一致,70%的Gameshop員工是受雇於Weta Workshop,30%則屬於Magic Leap(後者主要是工程人員,需要頻繁地訪問Magic Leap專有的代碼庫)。

混合現實普及的一個重大障礙是,令普羅大眾無需操作設備本身即可理解體驗。因此,Weta和Magic Leap計劃今年在美國進行巡迴路演。這對雙方而言顯然是一個長期的戰役,對格雷格·布羅德莫爾同樣如此。他是這一媒介及潛能的真正佈道者,他認為MR的廣泛普及不在於「能不能」,而是在於「什麼時候」。

屏幕是一項很棒的媒介,但與它們進行交互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你需要教導人們如何執行,「如果你遞給不玩遊戲的某人鍵盤和滑鼠,甚至是控制器,這就像是要求他們從零學習如何開車一樣」。但對於混合現實,一切的操作都是自然而然,直觀明了,「這正是混合現實的魅力所在」。

正如Wii之於網球和保齡球遊戲一樣,混合現實把屏幕交互的抽象層提取了出來,並允許人們以本能的方式來與遊戲世界進行交互。布羅德莫爾認為,這意味著技術的普及有望觸及每一個人。「我已經看過很多老人用來玩遊戲,而他們馬上就能上手。」他如是說道。

布羅德莫爾十分興奮地談論了混合現實的潛能。他描述了這樣一個未來:MR系統有望改變周圍世界的紋理,你在日常環境的物理參數下將能傳送至不同的世界與現實。但這項技術不一定需要局限於你的家裡。藉助像Magic Leap這樣的設備,整個世界都有可能實現遊戲化,就如同2007年的日本動畫《電腦線圈》一樣。

隨著《Invaders》的髮型,布羅德莫爾表示他們正在研發三款新遊戲。儘管現在公布項目為時過早,但他表示團隊有興趣將「共享體驗」集成至「Dr Grordbort』s」宇宙。

至於Weta是否將拓展至更為傳統的遊戲開發領域,布羅德莫爾指出他們足夠獨立,如有需要可以獨立於Magic Leap進行開發,但這不是他們已經在考慮的事情。他說:「Magic Leap在我們的DNA之中。我們來這裡是為了開發Magic Leap體驗。自成立以來,我就有想過要不要開發PS4或Xbox One遊戲,而答案是『不』。所有有趣的挑戰都在這個領域。」

Weta Gameshop正在開展的項目同樣會植根於Dr Grordbort』s的宇宙之中。不過,這個工作室的核心原則之一是創新,所以Gameshop有可能在未來的項目中把目光投向新的IP。

他評論說:「對我來說,失敗的定義是研發下一款『星戰』遊戲,這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成功,但我認為這只是一個死胡同。不要誤解我,我熱愛『星球大戰』,只是我已經參與過足夠多像那樣的大作,我明白在這樣的項目中你無法真正按自己的想法做事,而我希望能夠儘可能恣意地、大膽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文章《從科幻到現實,Weta回顧與Magic Leap的MR之路,展望MR遊戲的未來》首發於映維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映維VR 的精彩文章:

驍龍855全部技術規格公布,支持8K體三維VR視頻
Steam年度最佳VR遊戲提名正式出爐,五款VR遊戲登榜

TAG:映維V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