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去晉國博物館,看600多年的晉國興衰

去晉國博物館,看600多年的晉國興衰

去晉國博物館,看600多年的晉國興衰

每次去到博物館,就總有一種「幸運」和「難得」之感在心中盤桓。因為留下來的這些「不變」還能與我們在無常現世中相逢,實屬不易。尤其在那些老物件身上,除了映射出時代的文化與氣韻,還承載了太多的興衰和紛紜。過往這般照拂人心,又何嘗不是警醒。

去晉國博物館,看600多年的晉國興衰

張潮的《幽夢影》里寫: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說到諸子,腦海里顯映的除了百家爭鳴, 卻還有分裂的動蕩。前些時日去到山西臨汾的晉國博物館,在曲沃天馬遺址上興建起來的晉國氣象,和那個年代一樣恢宏而凄烈。

晉國博物館最值得看的,便是晉候墓葬。用鮮活的肉身去貼近這些久遠的靈魂,難免會有些陰森拂面,但它們卻在這個暗啞的空間里,描繪出所葬之人一生的榮華和跌宕,也顯映出晉國世代特有的文化禮制。

去晉國博物館,看600多年的晉國興衰

晉侯墓地1號車馬坑—車坑

「橋山滏水,泱泱陵寢「,在臨汾曲沃縣的天馬遺址,共發現了九組墓葬,包括從西周早期第一代晉侯燮父到春秋早期的晉文侯共九代晉侯和夫人,另外還有陪葬墓多座、祭祀坑數十座、車馬坑十座,晉侯墓地是我國目前為止發現的同時期、同規格的墓地中保存最完整、排列最清楚、隨葬品最豐富的一處墓地。晉國博物館重點展示了其中四組。

去晉國博物館,看600多年的晉國興衰

晉侯墓地1號車馬坑—馬坑

據考證記載,作為陪葬品,車馬坑最早出現在商代,直至秦漢時期才開始出現以車模型代替真車真馬殉葬,漢代以後車馬殉葬的禮制徹底退出了歷史舞台。在曲沃發現的這座晉候墓地1號車馬坑,經辨認,馬坑中至少有105匹馬,置放無序,很有可能是致死後才埋入坑內。

去晉國博物館,看600多年的晉國興衰

晉獻候墓

去晉國博物館,看600多年的晉國興衰

而作為墓葬的主角,晉候們及其夫人的墓葬中都埋有青銅器和玉器等,尤其是「玉覆面」成為其一大特點。其墓葬內隨葬的玉器種類繁多、裝飾華美,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西周時期等級最高的玉器,數量在萬件以上。 據了解,玉覆面是我國古代貴族喪葬時常採用的隨葬物,是由多件小玉石器縫綴在絲麻織物上,而後覆蓋在死者臉部的一種葬玉形式。

去晉國博物館,看600多年的晉國興衰

玉覆面在西周時期開始出現,到西周晚期已經有了很大發展,並且形成了基本的定式。據《儀禮·士喪禮》記載,在先秦的喪葬儀式中,要用絲織品製成的「瞑目」 (「覆面」 )和「掩」(「裹首」)來包裹死者的頭臉部位。

去晉國博物館,看600多年的晉國興衰

從晉侯墓中出土的大量玉覆面可知,玉覆面玉件的配置格式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常因墓主身份地位或家境情況的不同而有繁有簡。由於眼睛在人的五官中最為重要,所以不論怎麼簡化,眼玉是不能去掉的。大概人們是想藉助玉石不易腐爛的特性來期望死者的屍體像玉一樣永存,期望他們的靈魂有所歸依。

除了墓葬以外,博物館內還展示有晉國從公元前1040年前後周成王封叔虞於唐、其子燮父稱晉,到公元前376年「晉絕不祀」,歷經600多年最具代表性的歷史文物。

去晉國博物館,看600多年的晉國興衰

晉候鳥尊

鳥是西周時期晉國的圖騰,是連接人與天神的神物。這件鳥尊的主人是唐叔虞之子晉侯燮所擁有的一件高規格祭祀禮器。真品目前館藏於山西博物館。

去晉國博物館,看600多年的晉國興衰

去晉國博物館,看600多年的晉國興衰

鑾鈴—車馬器

TIPS:晉國歷史簡介

晉國(公元前1040年—公元前403年),周朝的諸侯國,周初被周天子封為侯爵,姬姓晉氏 ,首任國君唐叔虞為周武王姬發之子,周成王姬誦之弟。國號初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後改為晉。被左丘明的《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國語·鄭語》和司馬遷的《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共同評價為春秋四強國之一。晉國在晉獻公時期崛起,「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晉文公繼位後在城濮之戰中大敗楚國,一戰而霸。

晉襄公時期先後在餚之戰和彭衙之戰中大敗秦國,繼其父為中原霸主。晉景公時,晉國在邲之戰中敗給老對手楚國,轉而經略北方,在鞌之戰中大敗齊國後,又在晉伐蔡攻楚破沈之戰中攻入楚國本土。晉厲公繼位後連敗秦、狄,並在鄢陵之戰再敗楚國,復霸天下。晉悼公時國勢鼎盛,軍治萬乘,獨霸中原,達到晉國霸業的巔峰。

晉平公以後,晉國范、中行、智、韓、趙、魏六卿之間鬥爭激烈。晉定公時,范、中行兩家首先敗亡。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共滅智氏,晉國已被三家瓜分。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冊封韓、趙、魏為諸侯,史稱「三家分晉」。前349年,末任晉侯晉靜公被殺,晉國覆滅。

晉國鼎盛時期,地域囊括今山西省全部、陝西省東部與北部、河北省中部與南部、河南省西部和北部、山東西北部與內蒙一部的廣大地區 。甚至學者全祖望評春秋五霸時,晉國佔四席,分別是晉文公、晉襄公、晉景公、晉悼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