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最悲慘的三位名將:死得冤枉,一位被剝皮,一位被凌遲

明朝最悲慘的三位名將:死得冤枉,一位被剝皮,一位被凌遲

明朝的統治時間有276年,期間湧現出了不少名將,他們為大明江山浴血奮戰,但是很多人的下場卻很悲慘。我們從明朝初期、中期、末期三個時間段,各選出一位名將,這三個人大概就是明朝歷史上最悲慘的三位名將了,他們都含冤而死,而且下場極慘,那麼這三位名將都是誰呢?

按照時間順序,咱們先說第一位,他就是明朝的開國功臣、涼國公藍玉!藍玉是常遇春的妻弟,他作戰勇敢,「臨敵勇敢,所向皆捷」,立下不少戰功。洪武十一年,藍玉被封為永昌侯,「食祿二千五百石,予世券」。之後藍玉又以副將的身份,先後征討雲南、東北,逐漸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

明朝最悲慘的三位名將:死得冤枉,一位被剝皮,一位被凌遲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洪武二十一年,藍玉率領十五萬明軍出塞,在捕魚兒海之戰中,大破北元軍隊,自此北元一蹶不振。朱元璋聞訊大喜,「賜敕褒勞,比之衛青、李靖」,但是藍玉出身草莽,居功自傲,做了不少荒唐事,最後只被加封為涼國公。洪武二十六年,錦衣衛指揮蔣瓛上奏,說藍玉與幾位功臣意圖謀反。

最後朱元璋做出判決,將藍玉處死,「列侯以下坐黨夷滅者不可勝數」。為了起到警示作用,朱元璋下詔將藍玉剝皮,然後到全國各地「展覽」。藍玉雖然驕橫不法,但他根本沒有謀反,朱元璋之所以這麼做,就是為了除掉功臣,鞏固明朝的江山。

明朝最悲慘的三位名將:死得冤枉,一位被剝皮,一位被凌遲

第二位是明朝中期的名將于謙!于謙雖然是一介文人,但在最關鍵的時刻,挽救了明朝。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結果發生了「土木堡之變」,明朝幾十萬大軍全軍覆沒。消息傳到北京,人心惶惶,甚至不少人主張遷都南京。這時候,于謙力挽狂瀾,組織北京保衛戰,擊退了瓦剌騎兵。

1457年,石亨、徐有貞等人發動「南宮之變」,擁戴明英宗復辟。于謙成為權力鬥爭的犧牲品,被明英宗以迎立外藩的罪名處死,「死之日,陰霾四合,天下冤之」。後來瓦剌騎兵多次進犯明朝邊塞,明英宗非常擔憂。恭順侯吳瑾對皇帝說:「使于謙在,當不令寇至此。」明英宗聽後,默然不語。

明朝最悲慘的三位名將:死得冤枉,一位被剝皮,一位被凌遲

最後一位是明朝末年的袁崇煥!袁崇煥是萬曆年間的進士,卻對軍事非常感興趣,「為人慷慨負膽略,好談兵,遇老校退卒,輒與論塞上事,曉其厄塞情形,以邊才自許」。當時遼東局勢十分危機,袁崇煥主動請纓,前往遼東任職,深得孫承宗的賞識。自從明朝與後金(清朝)開戰以來,一勝難求,袁崇煥在寧遠之戰中,打破了後金的「不敗金身」。

當然,袁崇煥在遼東期間也犯了不少錯誤,最要命的是他還捲入了黨爭之中。袁崇煥與東林黨的錢龍錫關係很好,錢龍錫是內閣大學士,是閹黨攻擊的目標。1629年,清軍繞過袁崇煥,從龍井關、大安口入關,直抵北京城下。袁崇煥第一時間率軍援救,但卻被朝廷逮捕,最終在閹黨的攻擊下,崇禎帝將袁崇煥凌遲處死,錢龍錫被終身監禁。

參考資料:1.《明史》;2.《明史紀事本末》;3.《明通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橫五千年 的精彩文章:

真實的北宋:滿朝官員納妾成風,好男人只有兩位,還是宰相
李世民晚年,為何想要拔刀自刎?一件事傷透了他的心

TAG:縱橫五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