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如果「霍金」出生在中國,他會有怎樣的命運?還能成為世界偉人嗎

如果「霍金」出生在中國,他會有怎樣的命運?還能成為世界偉人嗎

如果「霍金」出生在中國,他會有怎樣的命運?還能成為世界偉人嗎

大家對於霍金應該都不陌生了,霍金是世界上一位非常偉大的物理學家、思想家和宇宙學家,他為世界多個領域的學術研究做出了非常傑出的貢獻。不過,我們無法忽視的是,他是一名殘疾人。20歲本來應該是一個人最美好的年華,但是他卻非常不幸的患了難以治癒的病症,求醫無果的他只能等待四肢逐漸萎縮。

雖然這樣,他也沒有想過放棄自己的生活,他一邊與病魔抗爭一邊沉迷於對於專業領域的研究中,最終,他在劍橋大學完成了學業,並且成功的留任到學校成為了一名教師。不過,病魔並沒有因此而放過他,在四肢無法動彈之後,他的內臟開始逐漸出現問題,語言能力也喪失了。

但是他還是頑強的一直堅持對於科學的探索,甚至帶著疾病去走訪各個大學,通過語音合成器和其他學者進行專業知識的討論與交流。藉助高端的大腦掌控儀器,他還完成了《時間簡史》等優秀的著作。霍金對於知識從未停止過探尋,他的一生是成功並且值得我們敬佩的。可是,如果霍金出生在中國,他會有什麼樣的命運呢?還能成為世界偉人嗎 ?

首先,我們國家的醫療成本是非常高的,很多重大疾病在醫院治療都會花費非常高昂的醫藥費。我們經常能看到很多本來可以治癒,但是因為家庭無法負擔起醫藥費而不得不放棄治療的情況發生。所以,如果霍金在我們國家,那麼光是高昂的醫藥費就會給他增加很多壓力。

其次,我們國家人民的思想和西方人民很不一樣,早在古代,人們所接受的教育就是尊崇道德哲學,人們思考的是倫理而非科學。所以,這種思想發展到今天,大多數人從小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要思考如何做人,怎麼樣處理和其他人之間的人際關係。這樣的思想體系建成之後,霍金應該就不會有對於哲學、宇宙等方面的見解了。

另外,我們國家對於殘疾人的教育也十分欠缺。根據數據統計,五年內,我們國家通過高考制度晉陞到普通高等院校的學生總共有3245萬人,但是在這麼多學生中,身體有障礙的殘疾人人數僅僅為3.5萬人。也就是說,在高等院校的校園中,殘疾學生的比例僅僅為0.11%。

而同等時期的美國,在高校中殘疾人的比例大約為11%,因為學校中殘疾人佔比較大,學校充分的考慮了殘疾人的感受,會給他們提供很多便利的設施。但是我們國家的殘疾人在高校往往受到的是同情甚至是嘲笑,這樣的生活學習環境,自然也無法鑄就霍金這樣偉大的學者。所以,如果霍金出生在中國,那麼他多半只能做個普通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了冷知識 的精彩文章:

物質只有氣體液體固體3種狀態?科學家:別再這麼認為,有很多!

TAG:知了冷知識 |